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来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yzcq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微创技术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2016年12月—2019年12月医院所接收并治疗的80例创伤骨科患者,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前40例为对比组,后4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换药次数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皆小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5.00%)要明显低于对比组(22.50%),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带教中对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院80例肿瘤内科护理护生,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法带教,实验组实施PDCA循环法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带教质量、肿瘤内科护理实习中护理理论、护理技能评分。结果实验组的带教质量比对照组高(t=17.785,P=0.000<0.05)。实验组的带教质量是(95.89±3.89)分,而对照组的带教质量是(82.81±2.55)分。实验组肿瘤内科护理实习中护理理论、护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
目的探究分析艾滋病患者的急救防护措施及减少职业暴露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期间院前急救转诊的100例危重艾滋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选取本院的22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院前防护,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医护人员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危重艾滋病患者50例、医护人员11位。对照组患者/医护人员给予常规的急救护理,试验组患者/医护人员在此基础上增加急救防护措施,对比两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医护人员通过应用急救防护措施,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