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调中复衡理论诊治功能性胃肠病症状重叠的思路和方法

来源 :中医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8400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能性胃肠病(FGIDs)症状重叠现象在临床上非常普遍,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调中复衡理论是在继承脾胃学说和通降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实践所构建的脾胃病治疗理论.基于调中复衡理论,认为脾胃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衡是FGIDs症状重叠现象发生的核心病机,其治疗目标是恢复气机升降平衡及脏腑功能平衡的“两平衡”状态,辨治则以“八纲通胃法”作为具体方法,即以脏腑为纲、多脏腑同调为主,以气血为纲、调气复通降为要,以虚实为纲、补虚泻实为法,以寒热为纲、平调寒热为常.以调中复衡理论为指导,纲目分明,执简驭繁,可为临床诊治FGIDs症状重叠厘清思路.
其他文献
张士卿教授是全国名中医、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第三至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张教授精研经典,法宗仲景,博采古今,自成体系,临床广涉诸科,其擅长儿科.擅长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突出,在同行中享有盛誉.小儿过敏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治疗具有较大优势.张教授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中辨证精当,用药考究,独具特色.总结张教授对小儿过敏性紫癜中医病机认识与辨证论治经验、具体用药特色,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血脂异常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使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明显增加,同时亦增加肿瘤的患病风险,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对血脂异常近年来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药治法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作一概述.“血浊”作为血脂异常的中医学病名为大多数中医学家所接受,其主要病机为脏腑气化失司,气血津液失常,聚湿成浊,形成血浊.治疗多从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输化失常论治,具体治法则有化痰活血法、健脾化浊法、行气活血法、温补脾肾法和滋补肝肾法等.
赵法新主任中医师是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赵法新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导师、赵氏中医万修堂第六代传人,学术上遵从《内经》《难经》,崇仲景,尚东垣,法天士,融各家之长,学识渊博,医术精湛,颇多创新思维.他提出“辨治十法”“积热学说”“卫前学说”,撰著《脾胃六论》《积热病论》.以脾胃、积热立论,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科杂病、温热时病及中医急症.亡阳证是中医内科的危急重症,立当急救,贻误失机会危及生命.针对此证,尝试围绕其中医治疗,在辨明其病因病机的前提下,选取赵老临证中亡阳证验案进
回顾近5年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关文章,阅读包含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针、耳穴、眼针、针刀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对顽固性呃逆的治疗及疗效,分析多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疗效,得出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电针、耳穴、眼针、针刀等中医治疗方法对本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的结论.同时发现,近些年对于该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更多的研究是关于针刺治疗本病的研究,针对顽固性呃逆尚无统一的中医药疗效判定标准,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作用,因此,寻求更加经济安全、方法简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的
目的:通过收集和总结文献,探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从而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治疗方法提供帮助.方法:使用计算机搜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内外发表的关于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整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对于不同分型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对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和中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文献133篇,排除不合格文献97篇
过去的2021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在过去的100年中带领全中国人民走过了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把一个苦难深重的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迈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第二个百年伟大目标.
期刊
咳嗽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主要症状之一,剧烈的顽固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与IPF疾病进展相关.认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是IPF相关咳嗽的发病基础,其中尤以肺肾气虚最为关键;同时脏腑虚损之体又极易内生痰、瘀,或是感受风、寒之邪,导致肺失宣降,加剧咳嗽.临床主张以“虚嗽”论治IPF相关咳嗽,具体疗法包括补肾益精法,重用熟地黄、山茱萸补益肾精、纳气固本止咳;调补肺脾、斡旋中焦气机法,主以黄芪补胸中大气,以半夏泻心汤斡旋中焦气机;宣肺降气、敛肺止咳法,以金沸草散、止嗽散宣肺降气,以五味子、白芍敛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