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玉雕艺术应深化技艺与文化的融合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zwoai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为提升玉雕艺术提出了新的标准,本文通过雕刻技艺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基础,传统文化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灵魂,创新发展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途径的论述,来阐明现代玉雕艺术应深化技艺与玉文化的融合。
  【关键词】玉雕 技艺 文化 融合
  当今社会的空前繁荣安定已为玉雕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舞台,并逐渐赋予了其新的内涵和背景。在现代文化艺术思潮的推动下,玉雕艺术呈现出了新的发展态势,也显示出特有的、鲜明的艺术潜质特征。但是,这种快速的涌起势必带来诸多的新挑战和问题,出现了优质资源枯竭化,设计格式陈旧化,工艺技术同质化,艺术风格复古化等等。这就为新时期如何提升玉雕艺术提出了新的标准。
  一、雕刻技艺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基础
  雕刻技艺历史悠久,是中国工艺美术中一项珍贵的艺术遗产。雕刻技艺种类繁多,如牙雕、玉雕、木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等。木雕、石雕、泥雕、面塑等工藝,有的流传民间,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有的登上大堂,成为高雅的艺术佳品。虽然各种雕刻工艺有所区别,但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利用,臻于完美。
  (1)雕刻技艺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根基
  所谓的技法,就是作者对于形象和空间的处理手法。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地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感受到各种刀法产生的特殊韵昧,循序渐进的将形体挖掘显现出来。刀法好比书法、绘画中的笔触,它能起到加强、丰富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刀法就是雕刻家用来体现自己创作构思的技术手法,也是形象地揭示艺术内容的手段,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2)玉雕工艺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手段
  雕刻的种类和风格虽然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玉雕也有自己独特的雕刻技巧。一是剜脏去绺。剜脏即把玉中的杂质去掉,使玉更纯洁、明亮。绺即玉中之自然裂纹,没有一定形状、方向和规律。玉的加工在选料和雕琢中首先要注重纹绺的处理。二是化瑕为瑜。在诸多玉中,难求晶莹剔透无瑕之玉,化瑕为瑜所创作的作品达到普通玉料所达不到的效果。三是俏色巧用。给人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感觉。四是“多雕”并举。在雕刻中,微雕、圆雕(裸雕)、浮雕、镂雕、链雕、透雕、沉雕、线雕、薄意等技法,经常用于一个雕件,将各种工艺集于一身,或以某一种工艺为主,其它工艺兼备,作品之精正在于此。
  (3)因料施艺是提升現代玉雕艺术的条件
  玉雕为工艺创作,无定形。玉雕需想象,并注于玉石之上,无涂改性。在选料、相料、创意、设计、雕琢等工序,要依据料石的类别、品种、色彩、原始形态、皮色、杂质多少、疏密等去细致审视,确定适合什么题材的设计,勾勒出基本的初级设计题材。在此基础上,打开料石时还要开他的内部质地是否适合于设计的原始设想,本着质变而量变的原则,在原有的设计上加以调整,利用料石的内部质地变化和不可预见的杂色,加以巧色,把不利于原始创意的杂质充分而巧妙地加以利用,使作品更具灵动性,达到“顽石”胜黄金的艺术效应。
  二、传统文化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灵魂
  “玉不琢不成器”,单就玉材来说它没有灵魂,但文化出现在玉器之中就有了灵魂。文化体现出治玉人对所处环境的理解和认知,体现了把现实溶于艺术而高于生活的意境。玉料只代表了质量,文化表现才使一件玉雕作品充满生机。
  (1)传统文化为古老玉器注入了灵魂气息
  玉器是中国精神文化的产物,是传统美德乃至信仰的载体。玉雕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遗存皆有玉器出土。商周时期玉雕工艺得到了质的提升,玉作为礼器和祭祀的必需品被大量使用。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玉雕的文化内涵和外延也随之逐步成形。秦汉将玉雕艺术推向辉煌。玉器被理想化、人格化,玉的“美德”也随之被推广开来。玉雕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低迷后,在唐代开启了新的局面。玉雕兼具实用性和写实性的特征,充满着人情味。宋代玉器清新别致,给人以自然的含蓄之美。元代的玉雕在融合宋代世俗化和典雅的气质面貌外,也融合了蒙古族粗犷、古朴的艺术特色。明清是玉雕与民间文化日趋融合的时期,玉雕题材在此时被赋予各种吉祥寓意,各路工匠大显其技,屡创精品。
  (2)传统文化为现代玉器充盈了生命活力
  任何事物都是在变化中不断发展,又在发展中不断的变化,玉雕艺术也不例外。雕刻艺术的现代风格与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保留了大量传统风格和题材的基础上,还融入了许多具有现代文化元素及文化内涵的题材和内容。当代的艺术创作只有从传统中不断汲取营养才能在世界文化中存活、发展。也只有承载传统文化基因的艺术作品才能获得广泛的认同。以典雅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奖牌为例,我们能看出,玉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瑰宝的代表之一,这些题材的作品逐渐为当代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所接受。现今,玉雕艺术已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以“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阐释着艺术家们对中国梦的美好寄托。
  三、创新发展是提升现代玉雕艺术的途径
  由于玉材的不同,琢玉工具和琢玉技巧的不同,加上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玉器的用途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每个时期玉器的造型及主题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千姿百态,竞相争艳。
  (1)推陈出新传承发展玉雕艺术
  一代代治玉人通过不懈努力将玉雕艺术推向了艺术的巅峰,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现今玉雕艺术中的“拿来主义”的泛滥,对古代玉文化的精髓理解甚少,一味模仿其造型和纹饰,很少有那股内敛的灵感能够体现于作品之上。我们要合理取舍,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在创作玉雕中,还应该注重个人风格的形成,尽可能地发掘创新,鲜明的表达其时代个性。在技能上,显其美感、凸出时代,用艺术的各种不同的信息和手段来激活每一块精美璞石。
  (2)与时俱进传承发展玉雕艺术
  在当今时代,各种文化思潮空前繁盛,玉雕艺术在传承传统之精髓的基础上,弘扬时代正能量、探索未来发展之路,追求真、善、美,立新意、脱俗气,凸显时代特征和精神。新中国建立后还有部分作品体现了新中国精神面貌,改革开放以后反映时代作品越来越少,渐渐销声匿迹了,这类题材在获奖名单上也是微乎其微。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考虑到作品与社会环境的融合,更加关注人文和心理,追求的不仅是表面的形式趣味,更是与自己心灵、情感相对应的语言形态。尽可能地追求作品的寓意性、哲理性,有效拓展观赏者的想象空间,使观赏者能通过自身的修养来完成“二次创作”,探寻到玉文化的真谛。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新思维、新技术、 新观念,完成我们玉雕艺术家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吴建杰,吕士英.中华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J].河北国土资源与海洋科技信,2015,4.
  [2]高山.对玉文化经久不衰的探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8.
  (作者单位:宽甸旭日玉雕工作室)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山水画给人的感觉是宁静而不缺乏活力,淡雅而不缺乏张力。中国绘画追求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中国人从心底渴望心灵的安静,在山水画中远离尘世的喧嚣,找到心灵的驿站。中国山水画强调的是 师自然,源心境,文人习惯在画中表达内心的情感,并将它上升到哲学高度,把对客观事物在主观印象中的感觉,加以提炼、概括,以写实的笔刻画出来,这个写实又讲究内心的实,而表现在画面中的是一种虚,是一种心境,也就是
期刊
[摘要] 随着国家医药体制改革工作的逐步深入,上至医院领导下至普通职工,其思想和利益诉求都不断受到影响和冲击,各种利益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日趋复杂,这对医院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发挥好企业党建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推进企业科学发展成为管理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国有医药企业党建工作进行了简要论述。  [主题词] 新形势下 国有医药企业 党建工作  随着
期刊
游戏,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游戏的存在。而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就是对游戏内容和游戏体会之间的交换和融合。甚至可以这么说,游戏就是孩子成长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元素。  而我们幼儿园教学的开展,也需要具备相当程度的游戏性。或者,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在游戏中得到智慧。  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的活动,这也是幼儿平日里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這类的游戏中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期。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不断推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其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理论结晶。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同时也不可能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自然无法形成系统化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改革开放;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诗学、音乐学等领域都存在着意境这一范畴。所谓“意境”,主要强调意象之美感,虚实之变化,追求气韵生动、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中国艺术歌曲的作曲家们深谙传统美学思维中意境美对于传达作品民族化特征的重要作用,他们有意识地追求这种意境的营造,構造意境中的“真景物、真感情”,且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承担着演唱旋律所不能表达的内容,不仅烘托情景和气氛,并与声乐部融合为一个完美的
期刊
视觉传达设计是一种通过“视觉”进行设计表述的设计,通过结合视觉媒介,文字、图形、色彩等的应用,对设计进行有力的表达,从而达成所要表达的情绪。而影像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往往直接从人们最常接触的真实场景入手提取某些元素進行创造与构成,让观赏者与作品在无声的对话中产生共鸣。随着艺术对当代人们生活影响的不断扩寬,各类艺术专业性的联系逐渐加深互相渗透、相互借鉴。虽然视觉传达设计似乎与影像并不相同,可却与影像有
期刊
内容摘要:陈白露是曹禺戏剧《日出》中贯穿故事情节始终的人物形象,其命运悲剧是全剧的一大亮点。这种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与独特的自身原因,本文旨在通过对陈白露命运悲剧进行客观呈现的同时,发掘其悲剧产生的根本性因素,对旧中国女性生存困境进行人文观照。  关键词:《日出》,陈白露,命运悲剧  《日出》是曹禺四大名剧之一,其中最突出的女性形象便是陈白露这一角色,其悲剧命运是整部话剧的主旋律。相比于曹禺笔下
期刊
摘要:生产完全控制了音乐类型、消费者的品味以及产品被“聆听”的方式。阿多诺认为流行音乐已经完全商品化了,可预测的音乐类型的微小变化可以确保“核心”标准化,同时满足在音乐消费者中寻求新奇的欲望。文化工作者不仅仅是“过滤”对他们没有意义的文化对象,相反,文化材料的象征价值是通过解释性知识框架进行文化建构的,这些解释性知识框架是由调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而产生的。文化中介的作用是通过对品味和愿望的反身监
期刊
摘要:戏曲是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戏曲是由舞台上的演员扮演角色,在歌舞动作中展开冲突。它是属于俗文化的通俗艺术,戏曲艺术是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各种艺术因素中,是以塑造舞台形象的表演艺术为它的审美中心。  关键词:戏曲 豫剧 舞容歌声 动人以情 时空自由  戏曲艺术虽是从表演艺术来的,它也跟所有别的艺术一样,必须拿生活做根据,没有生活的根据,戏曲同样是不能
期刊
那座大山喚作祁连山,“祁连”意即“天”,也有“天山”之称。李白曾赋诗“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祁连山下有座小城唤作凉州。凉州,地处西方,常寒凉也。  对这座山的记忆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放学回家的路,始终向着大山,走了许多年也没有走到,它永远那么近又那么远。山上有一座白塔,小时候觉得白塔很神秘,我想说不定有一位白娘子一样的美人在里面呢!我真的在小时候以为山的另一边住着神仙,他们腾云驾雾,掌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