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作物及种植制度气候产量潜力的计算机模拟与分析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eyka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计算机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对江苏省丹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及种植制度的气候产量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的作物气候产量潜力以玉米、单季稻为最高.单季稻对当地的光、热、水资源利用较充分,现实产量达到气候潜力的78.2%.模拟的2种种植制度(麦-单季稻,麦/玉米-稻)的气候潜力表明,三熟比二熟高3000kg/hm~2,排水良好,小麦产量可以达到或接近气候潜力,玉米的气候产量潜力则受到生长期内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较大.在丹阳市引进春玉米的种植制度,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热资源,提高全年产量及改善单一的种植制度。 The climate crop yield potential of major grain crops and planting systems in Danya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was analyzed by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of crop grow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rop yield potential of crop was the highest in maize and single cropping rice.The single cropping rice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local light, The actual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reached 78.2% of the climatic potential, and the climatic potential of the two cropping systems (wheat - single cropping rice, wheat / maize - paddy) showed that the three climates were 3000kg / hm ~ 2 higher than the second cropping, Good, the wheat yield can reach or close to the climatic potential, and the climate potential of corn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growing period. The introduction of spring corn planting system in Danyang City can make full use of local hydrothermal resources and improve Annual prod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monoculture system.
其他文献
截型苜蓿(Medicagotruncatula)是豆科模式植物,被广泛用于豆科作物的生理、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截型苜蓿的再生和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对豆科作物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和作物品种
本文以6×6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各脂肪酸的配合力和部分遗传参数进行了分析和估算,并对各脂肪酸杂种优势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七种主要脂肪酸的遗传均受加性效
通过2010年四个季节代表性月份对福建省罗源湾海域海水中生源要素的分布状况进行了4个航次调查,并对海域生源要素结构和对浮游植物的限制情况进行了讨论和分析。结果表明:罗
本实验的目的是用MOC1基因启动子与合适的载体构建植物表达载体,置于胶乳表达系统中用化学药剂诱导,筛选MOC1基因启动子应答的化学物质,从而鉴定新型诱导型启动子。  通过
摘要:随着网络教育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网络课程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了网络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属性,分析了当前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优势对国内部分行业和部委开展网络课程建设的现状做一简单描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干部培训;网络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一、网络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技
普通水稻的种子萌发,一般一粒种上只长出一个胚芽和一条胚根,多胚现象较为少见。笔者于1982年从一个品种的自然变异后代中获得了多胚水稻种子,并得到中国农科院鲍文奎同志帮
基于作物冠层温度进行植株水分实时监测和快速诊断对于促进精确灌溉技术和提高农业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小麦为对象,基于不同年份、施氮水平和水分处理互作的小麦池栽试验,阐明小麦植株(冠层和叶片)温度指标与水分状况的时空变化特征,定量分析不同植株高度、太阳天顶角下的温度指标与水分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准确、简单的温度指标的小麦水分监测模型,为小麦水分精确诊断和农田自动灌溉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
本试验以双低油菜青油 46 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共设 21个处理,系统地研究了油菜不同施肥水平下的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氮磷钾积累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钾处理叶面积指数、光合势、干物质积累量的大小,均表现为高施氮、钾肥处理>中施氮、钾肥处理>低施氮、钾肥处理>对照,不同施磷处理的表现为随着施磷量的增加而无太大影响。不同施肥水平下各器官氮、磷、钾含量表现为高
本研究以“韩国江原”、“吉林特产”、“龙井当地”、“内蒙桔梗”、“太桔一号”、“三成紫花”和“长安白花”等七个不同的桔梗种质资源的两年生花药为外植体,采用常规压片法及测量花蕾长度的方法,研究不同桔梗种质资源间主枝花蕾小孢子发育时期以及同一种质资源内,主枝与侧枝花蕾小孢子发育时期的差异。通过采用MS和N6基本培养基,分别以6-BA和KT为细胞分裂素、NAA、 IAA和2,4-D为生长素,配制12种不
针对风、光资源随机性强和负荷多变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频率变化频繁、控制难度增大的问题,分析了混合系统的特点,建立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频率控制的自动机模型,并对发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