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来源 :中国循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y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3D打印技术不仅能够提供重要的解剖学信息,而且可以构建出3D的心脏模型,逐渐被应用在先天性心脏病的的诊断和手术治疗。3D打印技术克服了2D技术不能切换角度的缺点,能够更直观地显露出室间隔缺损的具体解剖结构,便于采用个体化治疗措施,根据患者异常解剖学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本文就3D打印技术在室间隔缺损应用的现状和展望与不足做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站式杂交手术治疗冠心病多支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12—03至2015—03期间在本中心行分站式杂交手术的前降支病变及其他非前降支主要血管管径狭窄超过70%的多
碳纳米管是理想的场发射冷阴极材料,阴极的图形阵列化是实现碳纳米管场发射显示器动态全彩视频显示的核心。三极管结构能够更好地进行矩阵寻址显示图像,且与常规的驱动电路相兼
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好的临床研究?一项好的临床研究应该满足两大条件:(1)提出了一项重要的问题。(2)给出了一个可靠的答案。而科学可行的设计是确保上述两条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在临
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S3C44B0微处理器和S1D13506视频控制器的多功能显示终端,具有成本低、配置性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介绍了该终端的整体结构,详细描述了各个组成模块的设
目的:观察心脏收缩力调节(CCM)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兔心肌重构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0只,分为假手术组、心衰组、心衰+CCM组,各组均n=10.假手术组仅开胸,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成为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就TAVI的术中、术后
目的:探讨家兔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时心肌细胞肌浆网兰尼碱受体(RyR2)表达及其释钙功能的改变以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长期干预的意义.方法:27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
目的:观察兔脊髓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0、核转录因子(NF)-κB的变化规律,为后处理干预时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胸主动脉球囊阻断法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4 岁.因"反复胸闷 1 月余,加重 1 h"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吸烟史,否认糖尿病及其他系统疾病史.入院查体:神清,温平,双肺听诊无殊,心率 67 次 /min,律齐,心间
目的:评估肾动脉支架置入术联合规范药物治疗对伴有功能意义的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11-09至2013—03于我院行肾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