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来源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zi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的99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臂丛神经撕脱后疼痛36例,脊髓和/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30例,幻肢痛27例,残肢痛4例,痉挛状态伴疼痛1例,开胸术后胸壁疼痛1例。年龄28~72岁,病程6月~50年。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术后疼痛缓解大于75%为疗效优秀,疼痛缓解50~75%为良好,疼痛缓解小于50%为差。结果:随访1~5年,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患者中,6
其他文献
通过宁德国际会展中心桩基工程的低应变法检测事例,提出了反射波形上出现与入射波反相反射波并不一定仅是土层反应,断桩也可能导致低应变波形出现明显的反相反射波,进而对该
大金山铅锌矿位于泰宁一政和北东东向铜多金属成矿带上,是该成矿带主要的矿种之一,也是闽北地区一个较有价值的矿床。矿床产于早元古代南山组上段,受燕山期北东东向构造控制,属中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的神经源性疼痛,一般疼痛程度严重,普遍治疗效果差,或容易复发[1]。近年来开展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效果肯定,临床应
安溪县铅山铅锌矿区地质普查阶段开展了物探工作(激电中梯剖面、激电测深),发现了激电异常,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推断异常是由隐伏铅锌矿(化)引起,提出了进一步工作的建议,经钻探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