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双语教育“母语优先”原则对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加拿大是开展双语教育较为成功的国家。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双语教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加拿大开展双语教育的“母语优先”原则以及特征的说明,反映出其经过教学实验研究、行之有效、符合双语教学规律的经验,以期对我国有关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双语教学有所启示,使双语教学在遵循和符合自身独特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发展。
  【关键词】加拿大 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 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83-02
  
  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加拿大法语浸入式双语教育,是使用两种语言(英语——法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育项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层次的双语能力。这一教育项目的实践表明,在单一语言的社会环境和社区中及在家长、学校、政府等提倡的背景下,发展高层次双语能力是可行的。多项有关研究表明,加拿大开展的双语教育实践取得了成功和积极进展。许多双语教学的经验和范例,其影响波及到世界各地,极大地推动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双语教育,陆续被借鉴到澳大利亚、爱尔兰、芬兰、日本、瑞士等国家和地区。一些著名的双语教育专家和第二语言教学专家对加拿大双语教育的成功不断进行研究和总结,得出了实施这种双语教育的八个特征:①学生的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②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大纲内容与标准同普通班母语的教学大纲和标准保持一致;③在双语教育过程中,保持和维护学生的第一语言(母语);④浸入式双语教育项目的开展,是添加型双语教育;⑤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浸入到第二语言中;⑥接受浸入式双语教育的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第二语言水平;⑦浸入式双语教育的教师应是双语人士;⑧课堂文化是当地母语社区的文化。
  著名的第二语言教学专家梅里尔•斯旺(Merrill Swain)从以上八个特征中概括出了成功实施双语教育的三个一般原则(Principles),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母语优先”的原则(The first principle is the principle of“first things first”)。这一原则,被置于实施双语教育三项原则的第一位,首先确定了儿童的第一语言(母语)在其接受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母语优先”就是要确保儿童母语得到足够的发展。就是说,儿童的第一语言(母语)能力应该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儿童早期的学校教育里应该处于领先的地位。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性的还是隐性的,一个人和自己父母之间所说的语言,和家庭成员之间所说的语言,已经产生并形成了一种自身的文化心理。这是他们走进学校进一步接受系统教育的文化、心理、智力基础。
  学校里使用了学生的第一语言(母语),首先创设了一种学习的氛围,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展学习活动,就可以促进学生自尊心的形成和自信心的提高。同时,加拿大的双语学校里还积极鼓励去使用学生的母语。第一个方式就是用学生的母语作为教学的指导用语和教学媒介语,这样,不仅积极利用了学生已经用母语形成的各种日常生活、文化知识结构,扩大了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进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业课程学习能力,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的母语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其次,双语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同自己的家长合作来准备作业。例如,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家庭历史、家庭中的故事、民间传说、甚至笑话等,可以把这些内容带到课堂上来介绍。学校还可以邀请学生家庭所在地的艺术家、运动员和商界人士到学校来同学生们互动交流,这些人都说着和学生一样的语言。这样,把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所居住的社区活动纳入学校的双语教育课程内容的安排里,学生会切身感受到学校的双语教育是真诚地对待他们的语言和文化,会增加他们对自己语言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双语教学活动中来。
  双语教育中“母语优先”的原则,不仅表现在对学生母语文化的尊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情感与智力的健康发展,也体现了学生的第一语言(母语)在促进学生的学业课程学习和第二语言发展上所发挥的作用。
  在双语教学中,使用学生的母语作为学习学业课程内容的指导语和媒介语的基本道理,就是使学生能够理解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理解,并掌握学业课程的内容,还可以同时保持和发展他们的第一语言(母语)能力,第一语言(母语)能力的发展,可以同时促进他们的第二语言。根据加拿大著名的双语教育专家卡明斯博士(J. Cummins, 1987)“依存假设”理论(interdependent hypothesis),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力的水平,部分地取决于第一语言(母语)的水平。譬如,第一语言学术能力较强的人,其第二语言学术能力往往也较强。第一语言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业水平,这些能力也正面影响了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第一语言(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的语言能力。例如读、写的语言技能,文章的构思、布局等,两种语言能力可以互相转化。最困难的是阅读,阅读不仅是获得语言技能的来源,也是同时获得知识的来源。一旦通过第一语言(母语)学会了阅读技能,那么就会很容易地把这种语言技能,以及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转移到第二语言的语境中去。换言之,就是一个人不用再去每一次用一种新语言学习阅读它已经学会了的东西。比如,用一种语言学会了算术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不必用另外一种语言再学习一遍。“共同的潜在语言能力”(The common underlying proficiency),使得语言之间概念的迁移,以及在一些情况下在语言层面上的迁移成为可能。一旦一个人已经学会了怎样运用一种语言作为工具去形成概念,获得抽象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表达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些通过语言思维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就可以被应用到其他任何语言的环境中去。这时两种语言的迁移不仅仅是语言层面上的迁移了。比如概念知识的迁移(例如对植物光合作用知识的理解);元认知和元语言策略上的迁移(例如视觉策略、助记忆手段、词汇习得策略)等。因此,用一种语言学习,有益于两种语言,对发展语言技能及同语言技能相关联的认知能力,还有那些与读、写能力有关的学习活动是大有裨益的。
  概括来说,母语优先的原则,意味着在双语教育中应该保证学生的第一语言的基础。这样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文化情感的环境,在这样的氛围里学习,可保证双语教学顺利的开展,同时,通过第一语言(母语)在认知上和语言上的发展同样可以促进第二语言的发展。
  加拿大双语教育的“母语优先”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的双语教学有积极的启示作用。这一原则突出了学生在接受双语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儿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母语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认知学习发展进步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学校之前,基本是通过母语对家庭关系、亲戚、朋友联系、日常生活常识、自然环境条件、天时气象变化、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等,建立并形成了最基本的认识和观念,且伴随着这些内容,建立了基本的母语的语言系统。这些为学生进入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做好了语言和以生活知识为依托的认知基础。学生进入学校后,在校园中以及校园外,首先面临的就是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师生关系、同学间交往等方面的接受和适应。在这一过程中,必定都是依靠并通过母语来架设并重新构建与之连接的关系、知识、情感桥梁。通过母语走进校园生活、进入新的知识领域、熟悉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与不同的教师和同学建立联系,建立自身的对校级、班级规章制度的准则规范遵守的意识,形成有效的学习行为,喜欢并热爱学校的环境,逐步培养起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和人格。如果学生不能通过母语来认识和融入校园的环境,就不能以正确健康的心理进入到学习氛围中,就不可能产生积极、正常、有效的学习过程。这一切,母语的作用是不能缺失、无可替代的,并起着关键的作用。
  从学生接受教育过程来看,学生在入学前所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各种知识和行为习惯,主要是在家庭环境下父母用母语所培育的。当学生进入学校接受更高一层的系统教育时,必须要依靠在过去的生活经验中所培育形成的知识,对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各种事物、现象已有的意识,这些内容无疑会在接受更多新的、系统的知识并形成概念时起关键的过渡作用。当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必须依靠头脑中原有的图式再激活,同化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才能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显然这种承前启后的学习发展,在学生的早期教育中离开母语是无从实现的。因此,在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中,不能只突出汉语教学,而忽视母语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应该把学生的母语作为双语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资源,双语教学应使两种语言都得到发展。
  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已走过了相当长的路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双语教学,是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途径。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社会生活经济环境及开展双语教学的各种条件不尽相同,在开展双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不断总结本地长期形成的一些独特的经验,而且也应该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双语教育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规律,逐渐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双语教学模式,促进双语教学朝着科学的方向可持续发展。因此,加拿大双语教育的经验可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 Jim. Cummins and Merrill Swain, Longman Group Ltd. Bilingualism in Education: Aspects of theory、research and practice, 1986
  2 Merrill Swain, Sharon Lapkin. Evalua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A Canadian Case Study[M].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85
  3 王莉颖.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4
  4 龙 琪.理科双语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3
其他文献
随着电网的不断建设发展,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在不断提高,对线路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保护业务的运维工作难度也越来越大.文章首先简述了光纤保护通道的分类,接着以实际工作
金陵五月,江北大地,东风吹来满眼春。利好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让南京高新区人精神振奋——5月1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综合改革工程的意见》,对南京高新区发展
【摘要】近年来,科技技术不断进步,促使社会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全新的、先进性的电子装置纷纷开始涌现,并且在整个电力系统当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运用。其本身具备稳定、可靠及故障保护等特点,能够保障电力系统长时间运行,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突出,节能环保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由此就要求电力系统急需发展转型,因此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的好坏不仅与每一位农民息息相关,同时还会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种背景下,需要重视我国基层农田水利灌溉问题,不断改进传统的灌溉方式和方法,从而在确保我国农田灌溉效率和质量的同时,实现对水资源的最大化节约,以促进我国农业及经济建设的更好发展。本文探讨了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农田水利工程;应用  节水灌溉技术
【摘 要】高职英语的有效教学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还应包括精心的教学设计。精心的教学设计能够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81-02     【Abstract】The effective English teaching of vocational schools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随着自动化设备的逐渐普及.工业生产的用电量大大增加,对供电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变压器作为输变电的枢纽,起
这些天,重庆的各大火车站到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的火车票,相对春节后的出行高峰期来说,一票难求的状况得到极大的缓解.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并没有阻挡住中大部分农民工外出打
宗教旅游不仅是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旅游产品。北京有着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本文通过针对不同人群对北京穆斯林旅游资源和产品需求状况的调查,分
【摘要】近年来,膜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超滤膜技术及特点,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生物膜除臭技术的在污水处理厂等方面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膜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  1、前言  作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一项重要方
目前,全球经济正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已率先企稳,经济大环境在不断改善.“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将为钢铁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从省内来看,山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