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湿地区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

来源 :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ictorhao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量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白洋淀湿地是国家重要生态湿地和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湿地,同时是雄安新区的核心水系,湿地区土壤碳储量的估算研究将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湿地生态恢复提供数据支撑。研究通过对白洋淀湿地7种不同地类的105个土壤剖面进行分层取样,揭示了其湿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白洋淀湿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整体偏低,在各层土壤中,淹水芦苇湿地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植被类型,约为其他类型土壤碳含量的3倍左右。(2
其他文献
<正>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在国防、建筑和精细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诸多制备MMA的工艺方法中,最具应用前景的为混合C4法[1]。异丁烯氧化合
山西杓兰(Cypripedium shanxiense S.C.Chen)隶属于兰科杓兰属,为多年生地生兰类草本植物.植株高约50 cm,茎直立,有3~4枚椭圆形叶片.花序顶生,常有2花,花序梗、苞片、子房上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