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靶向前列腺穿刺活检对前列腺癌诊断的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woba9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TRUS)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前列腺癌提供指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76例患者资料,其中35例行MR引导下经直肠靶向前列腺穿刺(MR组),141例接受TRUS引导下前列腺系统穿刺(TRUS组)。对MR显像结果及病理资料进行总结,分析2种穿刺方式对前列腺癌诊断的影响。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体积及血清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整体诊断阳性率为48.3%,MR组(57.1%)略高于TRUS组(46.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前列腺癌患者检出比例在MR组(60.0%)略高于TRUS组(5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PSA<10 ng/ml的患者中,高级别前列腺癌患者检出比例在MR组(75.0%)高于TRUS组(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PSA<10 ng/ml患者,高级别前列腺癌在MR引导下经直肠靶向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检出率高于TRUS引导穿刺;MR引导下经直肠靶向前列腺穿刺活检可有效诊断高危前列腺癌,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过度诊断及过度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保留膀胱颈和不保留膀胱颈的对比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7月。由2名评价员共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0软件对两种术式对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手术切缘阳性率的影响进行Met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比较经腹膜外途径与经腹途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165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时间顺序,早期79例行采用经腹途径,平均年龄(66.9±6.2)岁,平均体质指数(23.4±2.9)kg/m2,前列腺重量(33.8±16.7)g;后期86例采用经腹膜外途径,平均年龄(66.9±6.2)岁,
期刊
目的探讨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的膀胱癌患者中膀胱癌累及前列腺与膀胱癌合并偶发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11月123例行RC的男性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年龄31~78岁,平均60岁。肿瘤位于膀胱颈和三角区50例。多发膀胱癌61例。膀胱肿瘤>5cm者32例。高级别膀胱癌55例。pT分期:pTx期2例,pTa期9例,pT1期40例,p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下半肾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儿童重复肾输尿管畸形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采用半肾切除术治疗的重复肾患儿53例的临床资料,以门诊单双号分为两组,A组(29例):采用经上腹部横切口的半肾切除术,男12例,女17例,平均年龄(46.0±38.3)个月;伴有输尿管膨出12例,输尿管反流7例,输尿管异位开口9例,反复感染8例。B组(24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左肾静脉狭窄环切开和血管外支架固定术治疗胡桃夹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5例胡桃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28~40岁,平均35岁。均伴长期血尿及腰痛,血尿病史6~72个月,其中3例合并蛋白尿。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左肾静脉在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的流速峰值为110~132 cm/s,平均121cm/s;左肾静脉肾门处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