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去“终身制”关键在细化标准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9日,从重庆市教委召开的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重庆市部分区县,一个“定期注册”周期(5年)内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年度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将注册不合格,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我国教师队伍的建设,实施的是教师资格考试和定期注册制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执行这一制度,不会存在所谓的“教师终身制”。但因为国家相关要求和规划比较笼统,不够细化,再加上执行过程被打折扣等问题,长期以来,除个别严重违法违规的教师被解除资格之外,我们的教师队伍确实存在“一个饭碗端到退休”的情况。当前,重庆继北京、上海、四川、湖南等地之后,开始建立教师考核与考评制度,试点强制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这有利于打破“教师终身制”。
  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得从事教育工作的退出机制,其一,无疑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教师岗位不再是打不破的“铁饭碗”,有了紧迫感,相关从业者才能主动提升自我素质,加强能力与师德建设。其二,教师退出机制有利于盘活人才、盘活教育,有利于推动中国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发展。打破“教师终身制”,也能获得公众包括教师本身的理解与支持,但具体怎么打破?哪些教师需要退出?这些问题应该有一个明确与细化的制度规定。
  很明显,打破“教师终身制”关键在相关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可操作化与细节化。比如相关考核、考评机制要有统一标准,又要针对不同地区有所差异;比如相关考核与考评标准必须遵照民主、科学、公平、公正、合理等原则;比如相关考核工作与程序,必须完全公开;比如相关考核部门的权力,必须得到一定制约与制衡,保证不会出现权力寻租、借考索贿!总之,相关教师考评与考核机制,必须是细化的,甚至是量化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优秀的老师留下,让退出的教师心服。□
  责任编辑:段培华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证券市场是信用与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公众信用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支柱,如何保证和促进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与信任是各国政府的职责所在,也是前进路上的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预先导孔(CCSD-PP2)的11个钻孔岩心样进行了裂变径迹年龄测定,其中10个样品的结果为79.6~52.0 Ma.经数学处理后,初步可以看出裂变径迹年龄随深度的变化趋势
高校同乡会是高校中客观存在的非正式群体,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双向的,既有利又有弊.那么只有正确地把握高校同乡会的特点和利弊,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引导的对策,使其健康
智商,就是IQ(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 。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创造、记忆等能力,它是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在1912年提出的。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则表示越聪明。  ——想检验自己的智商是多少吗?这并不困难,以下就是一例国内较权威的IQ 测试题,请在30分钟内完成(30题),之后你就会知道自己的IQ值是多少了。     1.选出不同类
一、金融稽核中执行符合性测试的意义符合性测试,是稽核人员为了确定被稽核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稽核程序,通常也称为制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