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后秋水仙素处理对大青杨子代生长性状的影响

来源 :植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__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东北林区选育出速生、优质、抗逆性强的杨树新品种,本研究采用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授粉后的大青杨雌花序,分析诱导后大青杨子代植株光合特性、生长量和叶形态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1)雌花序授粉后24h开始处理,秋水仙素4g·L^-1处理12h后大青杨子代植株的苗高、地径均最大,且与对照差异显著;(2)雌花序授粉后24h开始处理,秋水仙素处理12h后大青杨子代植株蒸腾速率最小,对照蒸腾速率最大;雌花序授粉后24h开始处理,子代植株气孔导度最小,36h后开始处理所得的子代植株气孔导度最大;雌花序授粉后12h
其他文献
大葱雄性不育在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传统方法选育不育系效率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试图建立大葱雄性不育辅助育种的技术体系,加快大葱不育系、保
目的合成系列莨菪烷衍生物,评价其对大鼠气管的拮抗活性及组织选择性(气管/心脏)。方法以3α-羟基-6β-乙酰氧基莨菪烷(A0)为起始物,通过酰化反应合成系列3α-酰氧基-6β-乙酰氧
为探讨野生稻总RNA的提取,笔者尝试了改良SDS、CTAB和TRIzol三种提取方法分别提取长雄野生稻根和叶总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检测,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
应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定位及植物化学技术,研究了远志根不同发育时期的结构特征与远志皂苷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皂苷分布在远志根的薄壁组织细胞中,次生韧皮部是皂苷积累
本文综述了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技术的创立、发展以及应用现状,指出花粉管通道法可以克服农杆菌介导、基因枪等遗传转化方法对组织培养的依赖,通过收获种子获得遗传多样
灰绿藜是广泛分布于中低度盐碱地的一年生经济盐生植物。通过系统研究不同浓度Na Cl处理对灰绿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以及根、茎和叶中Na+浓度的影响,初步阐明灰绿藜对不同浓度Na Cl处理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随着Na Cl浓度的增大,灰绿藜的种子萌发率和单位时间内种子萌发数量均呈下降趋势,种子的萌发时间也会相应延长,种子在500 mmol·L-1Na Cl处理下基本不萌发。最适合灰绿
通过对19个木莲属树种的花粉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拍照,观察描述花粉的形态学特征,测量花粉极轴与赤道轴长度、花粉表面孔穴和突起的密度并据此进行聚类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
目的研究液氮蒸汽熏蒸法(简称气相冷冻法)和直接投入液氮冷冻法(简称液相冷冻法)对人类精子冷冻复苏后运动能力、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25例捐精者的精液标本,按照1:1的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促卵泡激素受体(FSHR)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Asn680Ser多态性与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Ovi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
以拟南芥(Columbia生态型)二倍体(AA,2n=10)为材料,经0.2%秋水仙素处理和细胞学鉴定,成功获得拟南芥同源四倍体(AAAA,2n=20)。以二倍体为对照,通过对拟南芥同源四倍体减数分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