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感悟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jia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重在积累
  1.在生活中积累
  在教学“生活中的见闻”时,建议学生利用休息日陪母亲逛菜市场,了解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体会母亲“当家”的辛苦。茶余饭后走进社区,了解社区的新鲜事。与好友走进图书馆,感受浓厚的阅读氛围。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变化带给人们的美感。因为,只有亲身经历了,亲自感受了,所见所闻才会跃然于纸上。多姿多彩的生活内容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只有让学生体验生活,学生才能乐于表达生活。
  2.从文本中积累
  “讀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在课后练习题中出现了“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等类似的要求。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摘抄材料的过程中进行积累,而后转化为自己的素材。例如,在教学《索溪峪的野》一课,抓住语句优美段落:“索溪峪,西南紧连张家界,西北毗邻天子山,面积一百四十七平方公里,有景点二百多处。索溪峪山、水、洞自成一体。山,奇峰起伏,交错成趣;水,泉清瀑美,千姿百态;洞,幽深神秘,其妙无比。”学生在反复诵读这一段的基础上抓住“奇峰起伏,交错成趣”“幽深神秘,其妙无比”等语句进行品析,体会作者如此运用辞藻,便赋予这秀丽山水鲜活的生命力,使无限情态尽现眼前。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更能使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得到升华。扩大阅读量是学生积累的重要途径。写作要与阅读密切配合,相辅相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并在阅读中分析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鼓励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此来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贵在练笔
  让学生经常有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好文字这个工具,形成读写能力,并经常记录生活中的事情,最终形成文字。坚持写日记就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事情无大小,用心感受就好,做到说真话吐真情,才能发出心底的本能的呼唤。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环境。譬如,在万物生的春季,与其将学生困在教室内,不如将其解放,让学生尽情地在草地上打个滚,在花丛中闻花香,尽情地拥抱自然。这样的情景一定会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自己的真实感受叙述出来。根据教材特点挖掘写作资源。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文。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训练要点,随文练笔是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诗歌《妈妈的爱》时,可让学生模仿文本模式进行仿写。诗中写道:“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这段小诗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足以唤醒学生对妈妈的爱。教师要抓住让学生练笔的好时机,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爱还像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如此的丰富,因此很容易仿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在这次仿写诗歌的小练笔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件生活中妈妈关爱“你”的事,这样就由写诗歌上升到写一篇记叙文。这样阶梯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
  三、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恰当讲评
  讲评是指导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评。小学语文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讲评过程当中可采取自评、师评、互评方式。其目的在于要抓住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自己的作文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将班级中优秀的作文拿出来作范文,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让每位同学在作文讲评当中都能有所收获,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我们将会一同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将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生命赋予的平凡与感动,最终,获得写作能力上的提高。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组23课《卡罗纳》,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选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课文写了卡罗纳的母亲去世了,卡罗纳来到学校,老师、同学、家长同情关爱卡罗纳的事。课文通过人物对话、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体现了大家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感悟爱,学会爱,进而去表达爱呢?  一、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词句,感悟爱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自读提示:默读课
期刊
1.会写三个生字“兜、哎、橱”,能正确读写“乖巧、围裙、蜷腿、裂缝、填满、橱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关注文中人物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和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期刊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育是初等教育各门课程中,耗时最多、最难教学的一门课程,因此从古至今就有许多有关语文教学的研究方法,语文教师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似乎找到一些窍门,寻到一些捷径。然而,万事万物总是不断向高级发展,语文教学也自然在此之列,正当语文工作者们沾沾自喜的时候,素质教育的提倡一下子席卷全国,老师们的头全蒙了,好像自己已经无法适应这个社会了,当大家从发呆中缓过来时,一些精兵强将又迅速跟上时代
期刊
自制教具不仅具有真实、具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重、难点,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主体实践、合作交流,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制教具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现结合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阐述自制教具在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
期刊
一、课题  新标准小学英语一年级下册第四模块:This is my head.  二、教材简析  熊猫panpan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身体部位名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听、说、认读head,face,mouth,ear,eye,nose,body 等七个词汇,能准确的用英语向朋友介绍五官。  能够运用This is my…/ This is your…与五官词汇结合,在真实情景
期刊
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开发自身潜力,发挥自己能力的机遇。每一位教师在这场改革中都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进自己的教学。为了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老师们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寻求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  自参加“课改”以来,我们一路走得很辛苦。然而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学习和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收获很多。除了在各级教师培训中接触最新观念和了解学科前沿,观摩其他老
期刊
教學内容
期刊
案例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新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2页,第六单元乘法的第8課时,内容是如何列连乘算式,并能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二、学情分析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用分步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本节课内容打下基础,学好本节课内容,可以让学生对更加开阔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三、教材目标  1.知识目标
期刊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光的直线传播》是光现象的第一节,是光学知识的基础。光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缺乏系统的知识网络。所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梳理强化知识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之一。探索光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得出光的传播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物理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二、目标
期刊
课本剧是立足教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结合课堂与课外、集“教、学、演”为一体的一种教学活动。英语课程教学开展课本剧活动对于活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凸显学生主体、紧密教学语境中的人际关系、提升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等有潜在优势,是中学生所喜爱的教学形式之一。  一、英语课本剧的作用  课本剧以其具体化、情境化、生动化的特点,活跃了校园的气氛,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