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奇金淋巴瘤伴干燥综合征、胸腔积液1例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zh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干燥综合征;胸腔积液
  【中图分类号】R2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403-0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5岁,维吾尔族,主因“反复咳嗽、咳痰、胸痛1年,加重伴乏力1个月”入院,患者于2007年8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症状,痰为少许白色黏液痰,常在晨起或夜间发作,伴胸痛、气促、发热症状,咳嗽时明显,无咯血、呼吸困难症状,其后发现左侧颈部出现无痛性包块就诊外院,住院治疗期间行左颈部包块活检示: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颈胸部CT示:(1)左颈部、大纵膈淋巴瘤;(2)左侧胸腔大量积液。按霍奇金淋巴瘤给予“放疗+化疗”治疗,住院1个月后好转出院,出院后患者间断咳嗽、咳痰、胸痛,未行诊治,本次于1个月前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乏力、气促、低热、盗汗不适,为求诊治,就诊武警南疆指挥部医院。门诊以“霍奇金淋巴瘤”收住我科。患者病程中精神、饮食一般,睡眠欠佳,近1个月自觉皮肤干燥、瘙痒明显,大小便正常,消瘦明显,体重下降约3kg。入科查体:体温38.3℃、脉搏102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3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较差,精神一般,言语清晰,对答切题,自主体位,查体合作,步入病房,全身皮肤有褐色色素沉着,双手及双侧足跖皲裂,皮温增高,皮肤巩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瘀斑,未见肝掌及蜘蛛痣。头颅无畸形,左侧颈部可触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活动度差,无压痛,同侧下颌下也触及一蚕豆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质地中等,活动度可,有压痛,双侧腋下淋巴结无肿大,五官端正,眼睑无浮肿,睑球结膜无充血、水肿,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口唇干燥,无紫绀,口腔粘膜无溃疡及出血,伸舌居中,舌苔薄白,无震颤及偏斜。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颈静脉无怒张,颈动脉无异常搏动,肝静脉回流征阴性。气管居中,甲状腺对称无肿大未触及震颤,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侧胸廓不对称,右胸壁隆起,皮下脂肪较左侧增厚,双侧乳房不对称,右侧乳房发育,左侧乳房未见异常,右侧肋间隙增宽,坐位自第四肋以下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1.5cm,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2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无腹壁静脉曲张,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墨菲氏征阴性肝于右肋下3横指可触及,脾脏未触及,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3~5次/分。脊柱及四肢无畸形,四肢活动自如,無红、肿、压痛、无活动及皮肤感觉障碍,皮肤干燥粗糙,全身可见多出抓痕,双下肢无水肿,跟腱等生理反射存在,布氏征、巴氏征等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RBC 5.58×1012/L,HGB 140g/L,PLT 217×109/L,WBC 9.2×109/L,L5%,N94%,TBIL 16umol/L,TP 70g/L,ALB 37g/L,GLB 33g/L,AST 24U/L,ALT 33U/L,血沉28mm/h。胸部B超提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胸片:右侧从肺尖中外带至肺底可见高密度致密影,右侧肋膈角消失。自身抗体:抗SSA阳性。按照HL临床分期方案,诊断:1.霍奇金淋巴瘤Ⅲ期(B,E,H,D,P);2.干燥综合征;3.右侧胸腔积液。入科后按照ABVD方案化疗,经过6个疗程化疗,患者自诉症状缓解,一般情况可,复查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患者皮肤干燥情况亦缓解,好转出院。
  2 讨论
  霍奇金淋巴瘤(Hogkin lymphoma,HL)是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以淋巴瘤细胞增生引起淋巴结肿大和压迫症状,侵犯器官组织引起各系统症状为表现,可发生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中淋巴结、扁桃体、脾及骨髓最易受到侵犯,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R-S细胞是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1-3]。霍奇金淋巴瘤多见于青年,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和局部肿块是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同时可有相应组织器官压迫的症状。通常霍奇金淋巴瘤从原发部位向临近淋巴结依次转移,其组织分型普遍采用1965年Rye会议的HL分型标准,分为淋巴细胞为主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减少型,其分型和预后关系密切,国内一混合细胞型最为常见,其次为结节硬化型。患者常有发热、消瘦、盗汗等全身症状,30%~40%患者以原因不明的持续发热未起病症状,部分伴有干燥综合征。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是以化疗为主的化疗、放疗结合的综合治疗为基本治疗策略。本例患者以咳嗽、咳痰、胸痛为首发症状,而以发现颈部包块、左侧胸腔积液就诊,经过外院“化疗+放疗”后缓解出院,本次为治疗后复发,表现为右侧胸腔积液伴干燥症状,患者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不适,全身皮肤瘙痒,血沉偏快,入院后经过ABVD方案化疗,患者症状缓解,胸腔积液消退,皮肤干燥情况好转,表明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是化疗可治愈的肿瘤,也表明了ABVD方案对霍奇金淋巴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Jaffe E S,Harris N.L,Stein H.vardiman J.W: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ication of Tumors.Pathology and Genetics of Tumours of tumours of haematopotic and lymphoid tissues. IARC Press:Lyon 2001
  [2] Filler A.C,Diebold J.Histopathology of nodal non-Hodgkin,s lymphoma.3nded Berlin:Springer-Verlag,2004
  [3]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 2402-2410.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孕妇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及阴道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检测联合宫颈长度测量对预测早产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查体孕妇的血浆及阴道分泌物,应用ELISA方法检测CRH和fFN,观察其在妊娠不同时间的变化,并结合不同妊娠结局(早产与足月产)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孕妇早产54例,足月产58例.早产组妊娠24周时宫颈管长度为(2
目的 观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ANP)大鼠胰腺组织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以及大承气汤对其的影响.方法 16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ANP组、地塞米松组、乙酰唑胺组及大承气汤组,每组32只.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方法制备ANP模型.地塞米松组于造模后即刻静脉给予地塞米松4 mg/kg体重;乙酰唑胺组于造模前2h用含乙酰唑胺的生理盐水1ml灌胃;大承气汤组于造模前48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R-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3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45例CINⅡ、53例CIN Ⅲ及68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HR-HPV进行检测,并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R-HPV各亚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CIN Ⅰ患者HR-HPV阳性率为75.00%(24/32),CIN Ⅱ患者HR-HPV阳性率为80.00%(36/45),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 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 CD)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一年四季都发生。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临床症
目的 评价血液肿瘤患儿并发脓毒症时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临床意义.方法 (1)以收入我院PICU的血液肿瘤合并脓毒症患儿(27例)为研究对象,同时期我院血液肿瘤化疗后骨髓抑制继发感染但尚未达到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患儿为非脓毒症组,共14例.(2)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患儿分别在入院24h内留取血清标本,比较两组
代谢组学是继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之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组学方法,因其独特的优势,已广泛应用到肿瘤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筛选之中.目前利用代谢组学方法在胃肠肿瘤患者组织、血液、尿液、粪便中已发现了一些诊断相关生物标志物,有助于胃肠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及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