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OE地图的斋堂岛海域潮流能发电站规划选址研究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71674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LCOE地图新工具,通过将Delft 3D潮流数值模型与经济参数LCOE相结合,将资源可利用性和经济性结合来进行潮流能发电站的规划选址,并结合LCOE地图参数的变化,对比分析不同参数对潮流能发电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斋堂岛东南部海域是规划潮流能发电站较为理想的区域;提高功率系数和降低建设成本是降低潮流能发电成本应首先考虑的因素.
其他文献
针对光伏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可靠性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N-M光伏直流变换器设备冗余的串联系统方案(在N台光伏发电单元构成的串联系统中,考虑允许M台光伏发电单元故障切除后,剩余N-M台发电单元可继续正常运行的串联系统方案),分析串联系统的运行特性和控制策略,研究N-M串联系统的可靠性。研究表明,N-M光伏直流变换器设备冗余串联系统方案可有效提高串联系统运行可靠性,搭建串联系统仿真模型和实验平台,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N-M光伏直流变换器串联系统方案的可行性。
为有效预测燃料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动态响应,从输出电压与温度进行考察。首先,通过经验公式和实验数据建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输出电压模型,模型中参数使用遗传算法确定。然后,通过燃料电池热平衡方程建立电堆温度模型,模型中热损失方程的空气换热系数使用PID控制器控制并进行数字化仿真。搭建1 kW级带有辅助散热风扇的电堆系统来验证输出电压与温度模型,所获得的输出电压平均误差为0.45 V,输出温度平均误差为0.6℃。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输出电压模型与温度模型能有效预测电堆输出电压与温度,其中电堆温度模型可应用于质子
针对严寒地区所构建的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供暖实验装置,进行热泵独立运行及蓄热水箱-热泵双热源联合运行的供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空气源热泵单独供暖时,当室外温度低于-12℃时系统COPs达到最低,无法满足室内采暖需求;当室外温度在-12~-7℃之间时,室内采暖需求虽可得到满足,但系统COPs仅为1.10~1.44,节能效果不明显;当室外温度大于-7℃时,室内平均温度可达到20℃以上,系统节能性较好;蓄热水箱的加入会影响运行初期机组的稳定性,但可使室温得到快速提升并提高系统的制热性能,在相同运行条件下,
采用磷酸活化法并辅以热解成炭法制备大麻秆活性炭,利用比表面积测试(BET)、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检测手段分析活性炭的性能。结果表明:磷酸能促进大麻秆中半纤维素、纤维素等物质的分解,并在磷酸介入下与纤维素反应形成C—O—P缔合结构,强化炭化过程的骨架强度。磷酸活化也可促进活性炭微孔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增大活性炭的比表面积。由实验可知,活性炭的比表面积最高可达到1465.58 m2/g。活性炭的形成分为浸渍、干燥、预炭化、炭化4个阶段,期间大麻秆中不稳定的成分会发生分解,磷酸会与纤维
为研究榴莲壳水热焦耦合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制备的复合焦作为电极材料的性能,以榴莲壳为碳源,经两步水热法将榴莲壳水热焦与MgAl-LDH复合,制备成MgAl-LDH@BC复合焦,分析其理化特性与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gAl-LDH@BC焦表面以C、O元素为主,C、O原子百分比分别为56.04%和33.94%;复合焦呈层状多孔结构,平均孔径为15.44 nm,BET比表面积为75.51 m2/g;在三电极系统中,6 mol/L KOH为电解质时,MgAl-LDH@BC作为工作电极的循环伏
以3.6 MW水平轴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外场实验的方法,利用遥感测试技术研究大气边界层湍流尺度对大型水平轴风力机功率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轮前方,风轮半径远处风速较1.5倍风轮直径处下降约5%,而轮毂高度处湍流度却增加近1.5倍;同时,基于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数据的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功率谱特性表明,风力机输出功率的波动可分为3个区域,分别为大尺度气象现象影响区、湍流特征与功率波动耦合区和小尺度湍流脉动影响区,其中湍流特征与功率波动耦合区的功率谱出现-2及-5/3-4的斜率,小尺度湍流脉动影
多源数据融合是风电齿轮箱状态预警的有效方法,针对现有机器学习方法在融合风电多源数据时未考虑时序信息导致状态预警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门控循环(GRU)网络融合多源数
食用小麦后运动诱发的过敏反应(WDEIA)是一种罕见的,但可能是严重的由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单独摄入小麦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然而,当摄入小麦后伴随运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摄入乙醇时,将引发瘙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低血压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可致过敏性休克。为避免严重过敏反应,及时准确诊断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常被误诊或诊断延迟。作者较全面地介绍了WDEIA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及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提高对WDEIA的意识,以便及早诊断,有效防治。
臂丛神经(Brachial Plexus, BP)超声图像对比度低、边缘模糊和噪声多的特点导致传统图像分割方法很难取得好的分割效果,虽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模型能够通过特征提取来降低上述特点的影响,但主流的编解码模型忽略了对跳跃连接特征的处理,使编码端不能为解码端提供有用的信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EfficientNetB3搭建U-Net框架,在网络的跳跃连接上使用空洞卷积来去除特征图中的噪
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增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更多的柔性爬坡容量,提出让风电参与提供柔性爬坡容量。采用改进旋转门算法对风电功率爬坡进行辨识,将风电功率爬坡作为系统中提供柔性爬坡容量的有利资源,建立风电提供柔性爬坡容量的优化调度模型。在IEEE-118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风电提供柔性爬坡容量可减少常规机组提供的爬坡容量,降低成本,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验证了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可有效增大风电提供的柔性爬坡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