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家宝宝陶陶今年1岁了,活泼可爱,可就是老爱生病。偏偏我和老婆都是独生子女,两个人谁都不会带孩子,一看到陶陶不舒服我就开始发晕。有一次,还闹过陶陶咳嗽一声就马上送急诊的“伟大事迹”。这不,陶陶奶奶——著名儿科医生专程从上海赶来,好好给我们上了一堂儿童发烧保健课——
1问:怎么知道孩子发烧?
宝宝妈妈:我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样知道宝宝发烧了?陶陶又不太会说话,我该怎么知道呢?
课堂讲义:孩子一旦发烧,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蛛丝马迹,你们只要留心,完全能从细处感受出来。最常见的有4个信号:
1.孩子吸奶时妈妈的乳头有灼热感,或者父母用嘴唇接触孩子的额头,感觉热度较平时高;2.孩子的尿量较平时减少,颜色加深;3.孩子脸部潮红,或嘴唇干热,伴有哭闹不安;4.孩子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或口渴思饮。
如果孩子出现了其中的1~2个信号,你就该想到孩子很可能发烧了,必须借助体温表以作出最终的判断。
另外,当孩子出现下列征象,你们也要考虑该测量体温了——大量流汗;皮肤干热;脸色苍白;呼吸过快、过慢或暂停;流鼻涕、鼻塞、咳嗽、声音沙哑,或诉说喉咙痛;情绪改变,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呕吐或拉肚子。
2问:怎样正确测量体温?
宝宝妈妈:那怎么样测量体温呢?我听说有好几种方法,什么测胳肢窝、嘴巴等等,到底哪一种好呢?
课堂讲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所测体温的准确性。通常测温的部位有口腔、肛门与腋窝三处,因而有三种测量方法:
一是测口温法。使用口表,先将表里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放置于舌下,让孩子闭嘴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读取测量结果。不过,太小的孩子含不住体温表;太大的孩子可能会咬碎体温表,吞下水银,故此法不适宜于婴幼儿。
二是测腋温法。使用口表,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擦干孩子腋窝部的汗水,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贴紧皮肤,然后将其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持续5~10分钟后取出。一般正常腋温约在36℃~37℃之间。
三是测肛温法。使用肛表,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让孩子侧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先用肥皂或凡士林等油剂润滑肛表水银端后,轻轻插入肛门内2~3厘米,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折断肛表,持续约2~3分钟后取出,用纸巾擦拭干净,读取体温。注意:插入肛温表后,你们一定要设法保持孩子的体位固定,不能动弹,以免发生肛温表断裂于直肠内等意外事故。优势是测量准确,不足之处是刺激性较大。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或不合作的小儿。
掌握测温时机也很重要。觉察到孩子发烧后,可每隔4小时测一次体温,一天24小时测量6次左右,能让大人比较细致、准确地掌握体温的变化情况。另外,洗澡、进食、运动后不可马上测量体温。一般洗澡或运动后要等半个小时左右;饮用冷、热饮后需等待15分钟以上,所测体温才算准确。
3问:体温多高算发烧?
宝宝妈妈:那到底多高的温度才算发烧呢?有人说是37℃,有的妈妈说是36.6℃,我都搞糊涂了。
课堂讲义:首先你们要弄清体温的正常值,才能作出是否发烧的判断。孩子体温的正常范围如下:肛温:36.5℃~38℃;口温:36℃~37.5℃;腋温:36℃~37℃。
那么,孩子体温多高算发烧呢?那就是当腋温超过37℃,肛温超过38℃,且昼夜间波动超过1℃即为发烧。体温在38℃以下者为低烧,在38℃~39℃者为中度发烧,在39℃~41℃者为高烧,超过41℃者为超高烧。另外,医学将发烧(体温在38.5℃以上)持续2周以上,经过较全面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能确诊者,则称为“原因待查热”或“不明原因热”。
讲完这三堂课,陶陶奶奶最后提醒我们,要预防宝宝肺炎:首先要均衡营养,加强身体锻炼,其次勤开窗户,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凑热闹;最后及时接种各类疫苗。我和宝宝妈妈点头如捣蒜,有这么好的奶奶,宝宝真是太幸福啦!
栏目管理、编辑/曹雯
E-mail:cw_0791@163.com
1问:怎么知道孩子发烧?
宝宝妈妈:我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样知道宝宝发烧了?陶陶又不太会说话,我该怎么知道呢?
课堂讲义:孩子一旦发烧,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一些蛛丝马迹,你们只要留心,完全能从细处感受出来。最常见的有4个信号:
1.孩子吸奶时妈妈的乳头有灼热感,或者父母用嘴唇接触孩子的额头,感觉热度较平时高;2.孩子的尿量较平时减少,颜色加深;3.孩子脸部潮红,或嘴唇干热,伴有哭闹不安;4.孩子食欲下降,进食量减少,或口渴思饮。
如果孩子出现了其中的1~2个信号,你就该想到孩子很可能发烧了,必须借助体温表以作出最终的判断。
另外,当孩子出现下列征象,你们也要考虑该测量体温了——大量流汗;皮肤干热;脸色苍白;呼吸过快、过慢或暂停;流鼻涕、鼻塞、咳嗽、声音沙哑,或诉说喉咙痛;情绪改变,焦躁不安或注意力不集中、无精打采;呕吐或拉肚子。
2问:怎样正确测量体温?
宝宝妈妈:那怎么样测量体温呢?我听说有好几种方法,什么测胳肢窝、嘴巴等等,到底哪一种好呢?
课堂讲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所测体温的准确性。通常测温的部位有口腔、肛门与腋窝三处,因而有三种测量方法:
一是测口温法。使用口表,先将表里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放置于舌下,让孩子闭嘴用鼻呼吸,3分钟后取出读取测量结果。不过,太小的孩子含不住体温表;太大的孩子可能会咬碎体温表,吞下水银,故此法不适宜于婴幼儿。
二是测腋温法。使用口表,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擦干孩子腋窝部的汗水,将体温表的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贴紧皮肤,然后将其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持续5~10分钟后取出。一般正常腋温约在36℃~37℃之间。
三是测肛温法。使用肛表,将水银柱甩到35℃以下,让孩子侧卧或俯卧,露出臀部,先用肥皂或凡士林等油剂润滑肛表水银端后,轻轻插入肛门内2~3厘米,切忌用力过猛,以免折断肛表,持续约2~3分钟后取出,用纸巾擦拭干净,读取体温。注意:插入肛温表后,你们一定要设法保持孩子的体位固定,不能动弹,以免发生肛温表断裂于直肠内等意外事故。优势是测量准确,不足之处是刺激性较大。适合3岁以下的孩子或不合作的小儿。
掌握测温时机也很重要。觉察到孩子发烧后,可每隔4小时测一次体温,一天24小时测量6次左右,能让大人比较细致、准确地掌握体温的变化情况。另外,洗澡、进食、运动后不可马上测量体温。一般洗澡或运动后要等半个小时左右;饮用冷、热饮后需等待15分钟以上,所测体温才算准确。
3问:体温多高算发烧?
宝宝妈妈:那到底多高的温度才算发烧呢?有人说是37℃,有的妈妈说是36.6℃,我都搞糊涂了。
课堂讲义:首先你们要弄清体温的正常值,才能作出是否发烧的判断。孩子体温的正常范围如下:肛温:36.5℃~38℃;口温:36℃~37.5℃;腋温:36℃~37℃。
那么,孩子体温多高算发烧呢?那就是当腋温超过37℃,肛温超过38℃,且昼夜间波动超过1℃即为发烧。体温在38℃以下者为低烧,在38℃~39℃者为中度发烧,在39℃~41℃者为高烧,超过41℃者为超高烧。另外,医学将发烧(体温在38.5℃以上)持续2周以上,经过较全面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未能确诊者,则称为“原因待查热”或“不明原因热”。
讲完这三堂课,陶陶奶奶最后提醒我们,要预防宝宝肺炎:首先要均衡营养,加强身体锻炼,其次勤开窗户,保证室内空气流通,不要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合凑热闹;最后及时接种各类疫苗。我和宝宝妈妈点头如捣蒜,有这么好的奶奶,宝宝真是太幸福啦!
栏目管理、编辑/曹雯
E-mail:cw_07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