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和柳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on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总是习惯将杨柳放在一起讲。其实杨柳属于不同的树种。柳树一般长在河边,枝条低垂,叶子像小刀;杨树到处都可以生长,枝条是向上的,叶子较宽。传说隋炀帝下令在堤岸上多种垂柳,他姓杨,就赏赐垂柳和他同姓,名为“杨柳”。但此说无据可考,因为早在先秦的《诗经》中就有了“杨柳依依”的句子。
   杨树和柳树果实中的种子都是带白毛的,成熟时随风飘舞,称为杨花或柳絮,形成了“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景色。也是因为这个共同特点,人们习惯把杨柳并称。
   中国人有很深的杨柳情结。隋朝有人写过一首《送别》:“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一种很流行的民间习俗——分别时要折柳相送。后来这种习俗演变成一种时尚,尤其是在文人墨客之间,在他们笔下,留下了许多与“折柳送别”相关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景观。那么,送别为什么要“折柳”呢?原来,一是“柳”与“留”谐音,表示对远行人的挽留;二是柳条随风飘飘,好像在伸手牵着远行人的衣角,依依不舍;还有人提出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即祝愿远行的人到了异地后,能像柳条一样随处可活,很快地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中。
   杨柳向人们展示了无穷的魅力,人们也对杨柳寄寓了丰富的情感,所以古往今来吟咏杨柳的诗词车载斗量。从唐代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到《红楼梦》里薛宝钗的“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真是精品连连,美不胜收。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杨花》则另有一番境界:“不斗秾华不占红,自飞晴野雪濛濛。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前两句描绘了杨花的外在美:它不和谁比斗浓艳的色彩,也不在花园庭院里挤占争抢,只以本色在晴空下、旷野中,如雪片一样,随意飘飞。这样壮阔的美景,蕴含着自信、自在、自尊和自强;后两句用百花来作比较,它們只能任由东风吹残吹落,唯独杨花在风中更加欢腾,更加豪爽。这是人们对杨柳的赞扬,也是杨柳给人们的启示。
其他文献
初作亮相  跳 跳   我家的跳跳是一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狗,可是却给我们带来了不一般的生活体验。   跳跳有个不同寻常的喜好。每天半夜三更,它会偷偷地从自己的狗窝一骨碌爬起来,东嗅嗅,西闻闻,等了解地形后,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我的房间,匍匐前进,如同一个小贼,在干着见不得人的事儿,还不时地四处张望,连呼吸声也变得缓慢了。   等拖鞋得手,跳跳一个完美的一百八十度转身,原地返回,将“战利品”带回狗
期刊
波兰南部有一个小镇叫维利奇卡,在这里有一个从13世纪开始就为波兰皇室提供食盐,深327米超300公里长的盐矿——维利奇卡盐矿。   早在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把维利奇卡盐矿列入世界最高级文化遗产名录,肯定和称赞其岩盐雕刻和辉煌的矿山艺术工程“在全世界都是非凡的”。   这个盐矿地下共分九层,其中有长100多公里的隧道。通道里不时开凿有小广场一样的空间,造型逼真的盐雕陈列其中。盐矿中有房间、
期刊
书很奇妙,仅仅是一些印着字的纸张,捧在手里,没有多少感觉,可当你翻开她,品读她,你就走进了一个多彩的世界。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不仅能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去拥抱人生。一本书,就是一段人生的写照,细细咀嚼,润泽心灵。  书 疗   忧时喜时,都愿意去亲近书。   最近一段时间,迷上了重温。那感觉,像是在重访故人,更是在重访自己。   当忧伤劫持了我,早就学会了“书疗”。抛掉沉重的专业书籍
期刊
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在不断地遇见,那古朴的阁楼、灿烂的文化、美丽的风景、可爱的人们、庄重的信仰,不断给我们带来喜悦、感动和回忆。   犹记得三年前,初秋一个晴好的日子,我和父母在北京市郊人迹罕至的深山中,遇见了一座安宁古朴的小寺院。   我们踱步寺门前,生怕贸然打扰了这里的清静与安宁,轻轻迈过门槛,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木质佛阁,步入,淡淡的檀香涌来,袅袅烟气在一张方桌上升腾,一旁摆放着水果与鲜花,抬眼
期刊
初夏的细雨如烟如雾,远处乡野的屋舍若隐若现。   我举着一把伞,匆匆走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回村的路很难走,车子无法通行,更何况下雨后泥土变得松軟。   我们曾不止一次劝爷爷搬迁,村里要搞开发,邻里乡亲都搬走了,只剩下爷爷固执地赖着,无论是好言相劝还是威逼利诱,爷爷总是板着一张脸一声不吭。   父亲说,爷爷是受不了城里嘈杂的环境,乡下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母亲说,爷爷是舍不得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
期刊
“天道酬勤,水到渠成!”在主持人董卿的赞许声中,2019年2月14日,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来自北京大学的机器人博士陈更终于圆梦,勇夺本赛季的总冠军。   作为唯一一个参加了四季《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早在第一季第一场比赛,陈更就以百人团第一的身份登上舞台,成为观众口中“从函数定理的北大理工女博士到风花雪月的诗词女神”。四年来世事变幻、赛制升级,蓝衣青裙还在这里,优雅、亲切和赤子之心还
期刊
“现在看来,回国,学医,参军,入党,这四条路的正确选择才让我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我庆幸自己的选择,也永远感激党和国家,感谢部队这个大家庭对我的教育培养。”2019年1月14日,97岁高龄的中科院士、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孟超在自己的院士退休仪式上动情地说。   吴老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国际著名肝脏外科学家、国际肝胆胰协会前主席威廉姆斯曾评价说:“吴教授对肝癌的基础研
期刊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嘉肴(yáo) 选贤与能(jǔ)   B.自强(qiǎng) 男有分(fèn)   C.兑命(yuè) 学学半(xué)   D.弗食(fú) 废疾者(fèi)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人不独亲其亲(所以)  弗食,不知其旨(味美、甘美)   B.女有归(归来,回来)  教学相长(增加,促进)   C.谋闭
期刊
明一奇巧人,“简桃核修狭者”雕刻一核舟,赠“余”,“余”惊叹曰“技亦灵怪矣哉”。人之“奇巧”,技艺之“灵怪”,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呢?   1.概括叙述写“奇巧”   (1)概括介绍雕刻者王叔远的“奇巧”。“径寸之木”说明微雕原材料“体积小”;“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说明微雕表现“范围广”;“罔不因势象形”说明构思精巧、善于利用特定原材料进行微雕创作;“各具情态”说明雕刻得逼真。  
期刊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雎鸠( )( )    窈窕( )( )   好逑( )( )    寤寐( )( )   溯洄( )( )    荇菜( )   2.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 篇,包括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