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zj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淮安市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以来,学生增加了体育锻炼的时间,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此同时,提升了体育教师地位,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大多数学校都增加了体育经费投入,配备较完善的体育器材设施,家长也愈加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情况与体质健康发展。但在收获显著成效的同时,体育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问题
  1.应试现象严重。部分教师和学生并未将考试看作是促进体育锻炼的有效手段,而仅仅认为其是一门中考科目,出现了“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
  2.过程性考试成为“鸡肋”。体育考试中的过程性考核方案,本是为了引导学校强化重视日常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杜绝仅练习考试科目的应试现象,但在一些学校,过程性评价成了“送分”评价,几乎每名学生都拿到了“满分”的过程性评价。
  3.免缓考学生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考试中设定了免考、缓考政策,但在免缓考认定程序和判定标准方面不够细化,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出现极少数身体健康的学生假装受伤、生病,出具虚假证明材料获得免缓考资格而获得高分的不正常现象,导致考试有失公正。
  4.體育考场设置标准不统一。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各县区体育考试考点之间存在场地、器材条件不均衡、标准不统一等情况,再加上近几年淮安市每年初中毕业生约4万多人,考试时间需要20多天,在此期间有时会碰上雨天、湿滑、大风等天气,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难免会影响考生的正常发挥。
  针对出现的问题,淮安市教育局在总结以往体育中考经验教训,借鉴省内外体育中考改革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多次研讨、广泛论证,方案起草小组历经4个月,8次议论其稿并制订了《淮安市中等学校招生体育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并于2017年开始实行,《方案》)在追求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体育考试制度上有了新的突破。
  二、改革思路
  2017年,淮安市教育局期望通过体育中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促进各行政部门配齐、配足、配好体育师资,促进学校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增强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增强学生健体意识,掌握扎实的运动技术,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成才观,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确保体育中考的公平、公正、公开,提高体育考试的公信力。
  《方案》设计时,坚持了以下几条原则:1.淮安体育考试项目应来自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7年修订)》的规定内容,考生只要积极参加正常的体育课学习,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就应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因此,考试评分标准不宜过高;2.为避免出现“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保证初中体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备考项目不能太少,并且不宜过早确定考试内容;3.为体现学生个体差异,发展学生运动特长,还应给予学生一定的考试项目选择权;4.既要对部分身体伤残的学生关注关爱,也要防止极少数学生弄虚作假钻空子,通过虚假证明蒙混过关得到高分;5.各区、县应设置统一的体育考试标准化考场,防止县区之间考场条件差异悬殊,影响考试公平性。
  三、改革主要变化
  改革主要变化见下表。
  四、实施效果及分析
  《方案》于2017年顺利实施,通过问卷调查及与学校领导、体育教师、考生全面交流,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收获:
  1.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体育中考项目体系。目前,《方案》备考项目共3大类、9个项目,既有涵盖发展耐力、速度、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内容的项目,也有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提高的项目(排球垫球、篮球、足球运球),为完善和丰富初中体育教学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初中体育教学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
  2.重视了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学生体能素质的下降,体现在耐力素质的下降上,耐力素质是反映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中长跑是一项可操作性强的运动项目,对场地条件要求不高,同时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肺活量,并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有较高的锻炼价值。《方案》中将男生1000m跑和女生800m跑作为初二和初三年级学生的必考项目,反映出对学生身体素质尤其是耐力素质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会促进学生耐力素质的提高。
  3.改革了体育过程性考试方法。《方案》把过程性评价改为初二年级进行现场考试,并以满分10分纳入到体育中考总分,项目统一规定为男生1000m跑和女生800m跑。为了鼓励学生坚持参加耐力训练,评分标准与初三相比相对较低,学生经过努力容易取得较满意的成绩,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给予考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方案》规定除了必考项目之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在已经确定的抽考项目中自主选择考试项目,这样既保证学生达到统一的基本要求,又有利于学生体育特长和运动兴趣的发展,培养了终身锻炼的习惯。
其他文献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信息港小学地处东海之滨,钱塘江畔,积蕴江南地利之通达,传承吴越文化之灵秀,与杭州主城区隔江相望,是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教育配套建设的第一所现代化公办小学。学校成立于2013年,2016年9月新校址投入使用,目前有一年级到六年级33个教学班、1300余名学生、90多名教师。  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合理优化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策略,学校近年来积极创设一系列
横箱屈腿腾越是发展学生速度、力量、弹跳、柔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不可或缺的经典教学内容之一,但由于该教材技术难度大、场地器材要求较为复杂和具有一定危险性,以及女生四肢爆发力、肩带力量较弱,害怕受伤容易“望箱生畏”,而且学生对箱的持久恐惧,会引起内外抑制现象,激起失败的消极情绪蔓延,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导致该教材成为高中女生体操器械教学中较难的一个内容,许多体育教师会选择弃
一、案例背景  笔者在小学执教的3年当中,发现每个班几乎都有几个特殊的学生。有的是先天的身体残疾,有的是心理问题,而这就导致了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速度与结果。有一部分这类学生的家长或教师会无奈选择放弃学生,只盼着他们平安长大即可,至于培养他们能有所作为的想法则直接局限于脑海里,因此导致很多所谓的特殊学生失去了更好成长的机会,笔者称他们为“坠落人间的天使”。  二、案例描述  在本学期的第一节体育课上
“三人篮球”有3个特性:适应性强。规则简单,只需1块场地,1副篮球架,6名球员,马上就能吸引众多人的眼球,“三人篮球”比赛可涵盖1对1和2对2。娱乐性强。它起源于20世纪初的黑人嘻哈文化,音乐动感十足,大幅度的变向和晃动,超越想象力的进球,深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向专业化发展。无数具有专业水平的队员引领“三人篮球”不断发展,已经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随着“三人篮球”比赛广泛地在中小学
在完成每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后,体育组按惯例对笔者学校的达标情况进行了分类统计与分析。分析报告显示,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达标率达到94%。在所有测试项目中,原来最薄弱的是50m跑,经过一年的“主题式大课间”“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并加大体育课速度素质练习的比重等针对性措施的综合实施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坐位体前屈成绩却位居所有测试项目的倒数第一。显然,学生的柔韧素质锻炼需要强化。于是,学
我的孩子自五年级练习跳绳开始,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运动成绩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因为跳绳不但提高了他的身体素质,也磨炼了他的意志,给他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动力。  虽然儿子早晚都要训练,但是他通过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每一个跳绳项目他都跳得不错。当跳绳队拿了全国性的荣誉后,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报喜,我听了非常激动,也为他们感到骄傲。一天我接他放学时,看见他大汗淋漓,我的眼泪就在心里流,但是他却很认真地对我
一、案例背景  体育课堂是师生间、生生间不断交往与互动的场所,是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情感不断碰撞的过程,因此课堂是处于一种流变生成的状态。教师预设得再完美,也难以预测到课堂中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不断变化的状况,及时调整教学行为,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笔者执教的一节“投掷实心球”课中曾出现了一次“意外”,这个“意外”让笔者措手不及,但是临场调整却起到了“奇效”,一下让
一、深度学习是改变“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现象的有效途径  笔者经多年教学实践观察发现,小学阶段的體育教师,无论男女老少,均在体能、技能上比小学生有一定的优势,容易使学生产生崇敬乃至崇拜感,从而激发学习动力。而到了中学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体育教师的这种体能优势在快速发育的学生面前几乎已丧失殆尽,如果一味地靠教师的地位优势来命令和调动学生,而没有从智力和思维上引导学生的体育学习,那么,学生不
立定跳远作为检验学生下肢爆发力的练习项目之一,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和中考体育测试的内容之一。学生通过对动作学习的泛化、分化、自动化过程,掌握基本的技术技能,从而形成肌肉记忆。笔者尝试在初中学段二年级的学生立定跳远学习中引入弹力带辅助练习,旨在发展学生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在增强动作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  一、跪姿摆臂  练习目的:提高学生的蹬摆能力,加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师说》  2015年8月,我通过了南京市教师编制考试,成为了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一名体育教师。学校给我们2015年入职的教师们建了一个独立的QQ群,群名称是:北小新教师(年轻小伙伴)。我们从此被贴上:年轻新教师的小标签。  为了我们年轻新教师的发展,学校建立了“师徒结对”制度,在“师徒结对”工作会议上,我遇到了我的第一个师傅:孙瑜老师。因为孙老师还兼任副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