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期待重启再出发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youreadygolao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3日,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新阶段的退耕还林工作是会议部署的重点之一。14年前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累计完成造林任务4.41亿亩,使占国土面积82%的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提高3个多百分点,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明显减轻。如今退耕还林工程面临“政策陆续到期”,新周期退耕还林能否接续备受关注。
  退耕还林是迄今为止我国投资最大的生态恢复及惠农项目。截至2012年年底,中央已累计投入3247亿元,2279个县1.24亿农民直接受益,全国1.39亿亩陡坡耕地和严重沙化地恢复了植被。
  这一成绩的取得非一蹴而就,14年间历经波折。
  为应对盲目毁林开垦和进行陡坡地、沙化地耕种引发的严重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维护生态安全,政府一直在酝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998年那场罕见的特大洪水加速了这项重大工程的启动。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启动试点,2002年在25个省份及新疆建设兵团全面实施,严格执行“退耕还林、封山绿化”等政策措施,实现了从毁林开荒向退耕还林的历史转变。
  但是在退耕还林的前期也出现诸多问题,鉴于此,2007年,国家暂停了退耕造林任务。国务院决定将退耕还林工程转入巩固成果阶段,提出了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和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两大目标,延长了对退耕农户的直接补助政策。
  去年以来,重启退耕还林工程的呼声再起。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上,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也表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
  补贴政策持续给力
  虽然历经调整变化,在这项重大生态工程推广过程中,国家对于退耕农户的直补始终坚持。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周鸿升介绍,在退耕还林工程第一个建设周期,国家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粮食补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粮食(原粮)的标准,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150公斤,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为100公斤。
  从2004年起,将向退耕户补助的粮食改为现金补助,中央按每公斤粮食(原粮)1.40元计算,包干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还无偿向退耕户提供现金补助: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20元,同时向退耕户提供种苗和造林费补助,补助标准按每亩50元计算。
  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继续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70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为: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
  中央财政还安排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
  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荒山造林、封山育林的种苗造林补助标准。
  农民不仅享有退耕土地上的林木(草)所有权,退耕土地还林后的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14年坚持不懈的退耕还林正在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如今,陕西延安、贵州毕节、甘肃定西等生态恶劣、经济贫困的地区,逐步走上了坡耕地减少、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生态改善的良性发展道路。
  退耕还林工程把农民请下山,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退耕还林的农户已经获得户均7000元政策补助,同时,后续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如退耕还林培育的经济林、用材林、竹林以及林下种植、养殖业,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新疆若羌县农牧民因退耕种枣,2010年农民人均红枣收入达3万多元。
  退耕还林后的“粮下川”,调整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保障和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工程区,很多省市提高了复种指数和粮食单产,实现了减地不减收。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退耕还林25个省市工程区粮食总产量2010年反而比1998年增产5213万吨,退耕还林并未造成粮食减产,而非退耕还林6省市却减产1795万吨。
  退耕还林还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山区、沙区农民改变了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大大增加了木本粮油、干鲜果品和肉奶产量,生产结构由以粮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粮食生产由广种薄收向精耕细作转变;畜牧业生产由自由放牧向舍饲圈养转变。
  巩固成果继续推进
  然而,历经14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将面临“政策陆续到期”。目前,我国还有大面积的坡耕地和沙化耕地在继续耕种,水土流失仍然是我国最突出的生态问题。
  目前,亟待退耕还林的还有6500万亩陡坡耕地,4000多万亩严重沙化耕地,但大都是“难啃的骨头”。周鸿升介绍,“按照规划设想,至2020年我国将完成治理8000万亩25度以上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完成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亿亩、封山育林1亿亩,将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增加2.6个百分点,并累计建成2600万亩稳产高产基本口粮田。”
  “7年时间,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仍很紧迫。”周鸿升表示,各地和广大退耕农户对退耕还林的积极性都很高,迫切要求继续增加退耕任务,很多省份也已向国务院递交了重启退耕还林工作的报告。实际上,去年9月国务院第217次常务会议就要求,适当安排“十二五”时期重点生态脆弱区退耕还林任务。这次会议还决定,自2013年起,适当提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部分项目的补助标准。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统筹安排新的退耕还林任务。
  “退耕还林政策能够延续,关键是要做到‘要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这是退耕还林工程的核心目标。”周鸿升说。
  国家林业局起草的退耕还林工程“十二五”建设规划提出:5个类型区共同通过坡改梯、“淤地坝”等方式,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提高粮食单产,实现粮食自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岩溶石漠化地区和重点风沙区三大区域,更着重强调发展特色林业产业、设施农业和生态移民的问题,以利于生态状况较好的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目标;同时,也便于生态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和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地区减轻人口压力。
  “新周期的退耕还林工程将更加科学和完善。国家林业局将切实巩固已有退耕还林成果,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将有更大作为!”周鸿升说。
  来源:2013年7月23日《经济日报》
其他文献
"五一"前后是黄瓜消费的一个高峰期,其价格虽比不上春节,但效益仍较高。现将此茬黄瓜的栽培技术介绍一下。一、品种选择应选择抗病、高产、早熟、耐寒性强且耐高温的品种,如
资产证券化是企业(卖方)不流能的存量资产或可预见的未来收构造和转变成为资本市场上可销售和流通的金融产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存量资产被卖给一个特设交易载体(SPV)或中介机
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对同一经济源泉的不同纳税人的重复征税.如对股份公司和股东个人的征税.从法律的角度看,股份公司作为法人和股东个人作为自然人是分属不同经济实体,对属于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贸易自由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增长很快,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十强之一,经济的开放度和依存度不断提高.但是,无论进口还是出口,始终存在这样那样的障
农村宅基地或将实行自愿有偿退出。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草案)》(征求意见稿)(下称“草案”)并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草案》提出,集体经济组织可以根据有稳定的其他居住条件的宅基地使用权人申请,采取置换、奖励、补助或者城镇购房补贴等方式协商收回空闲或者多余的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流转一直是农村土地利用难题。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农村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农民使用,一户一宅,免费使用,
▲《小康桥》播出频率:山东广播经济频道:AM 594 FM济南96、泰山98.2、蒙山93.9、大泽山97.9、昆嵛山103.8 ▲《小康桥》播出时间:每天14:00~15:00首播.次日5:00~6:00重播▲《
山东省确定,从今年开始,力争用10~20年的时间,建成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带动全省渔业产业升级。
大棚黄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和生理充水等原因,常在叶片上形成多角病斑。其症状共同点是发生初期均为小斑点,中后期形成多角病斑。虽然症状非
【正】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哲学史家、莱布尼茨哲学专家、翻译家、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法国研究》顾问、博士生导师陈修斋,于1993年8月23日上午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