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矿山通风系统的主扇扩散器结构不合理导致效率低,不能有效排除井下污风,威胁到生产作业一线职工安全,同时为了节能降耗、美化矿区环境、改善职工作业条件,提出了三个改造方案,并进行论证对比和方案选择,在不影响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合理安排施工顺序,40h完成改造工程,保障井下作业安全。
关键词:地表主扇;Ⅳ级机站;通风系统;污风;扩散器;扩散塔
召口矿通风系统是以回风侧为主的分区Ⅳ级机站通风系统,Ⅳ级机站为总排风机站,设在地表,称为地表主扇,Ⅲ级机站设在所需分风区域,Ⅱ级机站设置在所需工作点,I级机站为进风机站,设置在进风侧。新鲜风流由主井进入,通过四级通风机站合理布置及在巷道内设置挡风墙、作业点设置局扇等措施,将新鲜风流合理有序分配到井下各作业地点,保障职工安全作业,当新鲜风流冲洗工作面之后变为污风,污风经各回风人行及回风巷道汇集到西副井,通过地表主扇将污风排出。
地表主扇作为Ⅳ级通风机站,安设两台K40-6-NO.18(90kw)通风机,安装在地表西副井井口附近(图1),命名为1#和2#主扇,1#主扇及配电室在地表房屋内,2#主扇在地面以下的坑内与回风硐室齐平。随着井下采准地点的延伸及各作业点的增加,造成井下通风不良地点增多,多次调整井下局部通风机位置及测定通风量分析判断,发现主扇通风能力不足是造成井下污风排不出的主要原因。经过现场测定主扇设备参数,计算其通风能力,发现2#主扇能够高效运行,1#主扇运行效率低。通过查阅基础资料、技改资料及现场查看设备状况,1#主扇通风机为标准设备,扩散器及扩散塔为定制设备,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定制的扩散器及扩散塔的结构不合理,加之扩散器及扩散塔锈蚀破损、流线不合理导致出口涡流不能有效地回收动压、局部阻力损失大、风机装置的运行效率低下,导致1#主扇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生产需要,威胁到生产作业一线职工的安全。鉴于此,我们决定对1#主扇进行改造,使其满足井下通风要求,并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相关规定要求。
一、主扇改造目的及基本要求
(1)满足井下通风要求,能够及时将污风排出。
(2)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6.4.3款的要求:主扇风机房,应设有测量风压、风量、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的仪表。每班都应对扇风机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运转记录。有自动监控及测试的主扇,每两周应进行一次自控系统的检查。
(3)主扇使用原通风机,根据地形定制扩散器2节、圆变方扩散器1节、方形扩散塔1节,在主扇入风口增加控制蝶阀1台(作为调节风门),同时将这些设备全部安装到地面以下(图2 改造后主扇及配电室分布图、图3 改造主扇沉入地下图),使通风机与回风硐室处于同一水平,在进风口侧设置人员出入回风硐室观察口,在扩散器坑设置排水积水坑,以便于风机参数测定及检查、检修,确保主扇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转。
(4)主扇电控柜既能够满足规程第6.4.3.4条的基本要求,又能够便于控制和节能,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二、改造方案对比
根据主扇改造目的及基本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使主扇安全高效运转,符合规程要求,既满足通风安全的需要,又能够节能降耗,在论证了地表主扇从地面机房移入地下的可行性后,提出以下三套设备设施配置购置方案进行选择。
(1)方案一,低配置方案:
(2)方案二,中配置方案:
(3)方案三,高配置方案:
同时以上三个方案要满足以下要求:
(1)仪表柜包含顯示电机前、后轴承及定子测温装置仪表,风量、风压显示仪表等安全规程要求的配置。
(2)扩散器及扩散塔满足现场场地要求,不能过大过长,同时符合风流走向曲线,不能产生涡流现象。
(3)扩散器及扩散塔要有防腐蚀性,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适应污风环境。
(4)扩散器及扩散塔要有隔音棉装置,降低风噪,降低出风口周围工作室职工的身体损害。
根据以上要求,对三个方案进行论证比较:
方案一能够满足《规程》基本要求,调节风量只能使用蝶阀调节,设备投资27.6万元。
方案二是在方案一基础上,将自耦启动柜换为采用变频启动柜,运转中可根据出风量要求调节,节约电能,设备投资30.5万元;
方案三是在方案二基础上,将手动蝶阀改为电动蝶阀,同时增加了远程控制系统,设备投资39万元。
以上三个方案基建施工及设备安装量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工作:(1)将旧配电室设备迁移到新配电室,除1#主扇电气外,其他电气设施能达到正常工作;(2)将现1#主扇拆除,吊运到不妨碍施工位置;(3)拆除地表机房及旧配电室,在此处下挖主扇基础坑(约长16m,宽5.5m,深2.6m);(4)主扇基础地面、预埋件施工;(5)安装主扇、扩散器、扩散塔、蝶阀等设备;(6)蝶阀固定圆管与风洞连接处混凝土密封,主扇基础坑四周立墙施工;(7)主扇通电试车。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井下通风实际,三个方案都能满足井下污风排放要求,同时基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费用基本相同,主要差别在于设备投资,经过综合对比,本着节省投资、节能降耗及系统可靠的原则,鉴于远程控制系统及电动蝶阀的实用性稍差及主扇运转可靠性,选用方案二。
三、结语
地表主扇改造最终采用方案二进行施工。根据井下作业需要,主扇停转时间不能过长,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包括配电室迁移、主扇房屋拆除、配电室房屋拆除、主扇基础坑挖建、主扇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用时40h全部完成,一次试车成功,准时投入运行,保障了井下作业安全。通过此次地表主扇改造工程,在方案选择时,在满足通风技术及安全要求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矿山实际合理选择经济性高的方案,既要保证主扇运转的的安全可靠性,又要提高主扇运转的经济高效性,同时考虑主扇周围环境的美观性及其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王新刚,山东金岭铁矿,工程师,山东省淄博市山东金岭铁矿召口矿
关键词:地表主扇;Ⅳ级机站;通风系统;污风;扩散器;扩散塔
召口矿通风系统是以回风侧为主的分区Ⅳ级机站通风系统,Ⅳ级机站为总排风机站,设在地表,称为地表主扇,Ⅲ级机站设在所需分风区域,Ⅱ级机站设置在所需工作点,I级机站为进风机站,设置在进风侧。新鲜风流由主井进入,通过四级通风机站合理布置及在巷道内设置挡风墙、作业点设置局扇等措施,将新鲜风流合理有序分配到井下各作业地点,保障职工安全作业,当新鲜风流冲洗工作面之后变为污风,污风经各回风人行及回风巷道汇集到西副井,通过地表主扇将污风排出。
地表主扇作为Ⅳ级通风机站,安设两台K40-6-NO.18(90kw)通风机,安装在地表西副井井口附近(图1),命名为1#和2#主扇,1#主扇及配电室在地表房屋内,2#主扇在地面以下的坑内与回风硐室齐平。随着井下采准地点的延伸及各作业点的增加,造成井下通风不良地点增多,多次调整井下局部通风机位置及测定通风量分析判断,发现主扇通风能力不足是造成井下污风排不出的主要原因。经过现场测定主扇设备参数,计算其通风能力,发现2#主扇能够高效运行,1#主扇运行效率低。通过查阅基础资料、技改资料及现场查看设备状况,1#主扇通风机为标准设备,扩散器及扩散塔为定制设备,由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定制的扩散器及扩散塔的结构不合理,加之扩散器及扩散塔锈蚀破损、流线不合理导致出口涡流不能有效地回收动压、局部阻力损失大、风机装置的运行效率低下,导致1#主扇效率低下,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生产需要,威胁到生产作业一线职工的安全。鉴于此,我们决定对1#主扇进行改造,使其满足井下通风要求,并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中相关规定要求。
一、主扇改造目的及基本要求
(1)满足井下通风要求,能够及时将污风排出。
(2)符合《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第6.4.3款的要求:主扇风机房,应设有测量风压、风量、电流、电压和轴承温度等的仪表。每班都应对扇风机运转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运转记录。有自动监控及测试的主扇,每两周应进行一次自控系统的检查。
(3)主扇使用原通风机,根据地形定制扩散器2节、圆变方扩散器1节、方形扩散塔1节,在主扇入风口增加控制蝶阀1台(作为调节风门),同时将这些设备全部安装到地面以下(图2 改造后主扇及配电室分布图、图3 改造主扇沉入地下图),使通风机与回风硐室处于同一水平,在进风口侧设置人员出入回风硐室观察口,在扩散器坑设置排水积水坑,以便于风机参数测定及检查、检修,确保主扇安全、经济高效的运转。
(4)主扇电控柜既能够满足规程第6.4.3.4条的基本要求,又能够便于控制和节能,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要求。
二、改造方案对比
根据主扇改造目的及基本要求,为了能够更好的使主扇安全高效运转,符合规程要求,既满足通风安全的需要,又能够节能降耗,在论证了地表主扇从地面机房移入地下的可行性后,提出以下三套设备设施配置购置方案进行选择。
(1)方案一,低配置方案:
(2)方案二,中配置方案:
(3)方案三,高配置方案:
同时以上三个方案要满足以下要求:
(1)仪表柜包含顯示电机前、后轴承及定子测温装置仪表,风量、风压显示仪表等安全规程要求的配置。
(2)扩散器及扩散塔满足现场场地要求,不能过大过长,同时符合风流走向曲线,不能产生涡流现象。
(3)扩散器及扩散塔要有防腐蚀性,采用镀锌钢板制作,适应污风环境。
(4)扩散器及扩散塔要有隔音棉装置,降低风噪,降低出风口周围工作室职工的身体损害。
根据以上要求,对三个方案进行论证比较:
方案一能够满足《规程》基本要求,调节风量只能使用蝶阀调节,设备投资27.6万元。
方案二是在方案一基础上,将自耦启动柜换为采用变频启动柜,运转中可根据出风量要求调节,节约电能,设备投资30.5万元;
方案三是在方案二基础上,将手动蝶阀改为电动蝶阀,同时增加了远程控制系统,设备投资39万元。
以上三个方案基建施工及设备安装量基本相同,主要有以下工作:(1)将旧配电室设备迁移到新配电室,除1#主扇电气外,其他电气设施能达到正常工作;(2)将现1#主扇拆除,吊运到不妨碍施工位置;(3)拆除地表机房及旧配电室,在此处下挖主扇基础坑(约长16m,宽5.5m,深2.6m);(4)主扇基础地面、预埋件施工;(5)安装主扇、扩散器、扩散塔、蝶阀等设备;(6)蝶阀固定圆管与风洞连接处混凝土密封,主扇基础坑四周立墙施工;(7)主扇通电试车。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井下通风实际,三个方案都能满足井下污风排放要求,同时基建施工及设备安装费用基本相同,主要差别在于设备投资,经过综合对比,本着节省投资、节能降耗及系统可靠的原则,鉴于远程控制系统及电动蝶阀的实用性稍差及主扇运转可靠性,选用方案二。
三、结语
地表主扇改造最终采用方案二进行施工。根据井下作业需要,主扇停转时间不能过长,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包括配电室迁移、主扇房屋拆除、配电室房屋拆除、主扇基础坑挖建、主扇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用时40h全部完成,一次试车成功,准时投入运行,保障了井下作业安全。通过此次地表主扇改造工程,在方案选择时,在满足通风技术及安全要求的情况下,需要根据矿山实际合理选择经济性高的方案,既要保证主扇运转的的安全可靠性,又要提高主扇运转的经济高效性,同时考虑主扇周围环境的美观性及其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王新刚,山东金岭铁矿,工程师,山东省淄博市山东金岭铁矿召口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