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有效提升初中物理实验学习效能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因此实验对于完成物理课程的教学任务,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的物理实验教学,仅仅强调知识与技能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科学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笔者认为,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制作某一个特定的“产品”或完成某一项特定的“任务”开展项目学习,能唤醒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一、让项目学习走进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热情,并努力使他们在学习中保持这种热情,是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笔者经常想方设法在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初识家用电器和电路》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以前通过讲授法,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在后期的练习中,无论是电路的纠错,还是电路的设计,总有部分同学会漏掉开关。现在笔者利用项目学习,首先通过播放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的部分视频:“黑土大叔”和“白云大妈”结婚时,家里唯一的电器就是手电筒,以此来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从课桌上的实验器材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器材组装成手电筒。在项目刚开始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的同学漏掉了开关,有的同学在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但他们及时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最后都圆满地解决了问题。通过这样一种学习方式,学生不但真正理解了电路的组成及注意事项,而且理解更深刻,同时也把教师枯燥的讲授变成了探究式学习,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训练科学的思维方式,逐渐拥有科学家的头脑,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培养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他们从中获得了乐趣,收获了成就感,有效地激发了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这样学生也就更愿意学习物理了。
  二、让项目学习走进物理实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让学生认识到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只有自觉、主动深层次地参与学习过程,才能真正发现、理解、感悟、创造与应用。学生在完成物理实验项目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疑问。而解决问题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思维和行为过程。课堂上,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解决问题必需的知识背景,明确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分析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教师要唤起学生对同类知识的记忆,找出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相似块,确定解决的目标,找出问题的本质、核心,从而帮助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比如,在“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教学中,笔者将来自学生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如下分解:
  1.导体的电阻大小可能与哪些因
  素有关?试根据已有知识进行猜测。
  2.导体的电阻与各相关因素关系
  可能是怎样的?试猜测。
  3.如何通过实验确定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试设计实验电路。
  4.在进行导体的电阻与各相关因素关系的实验中,如何控制实验条件?
  5.由本实验可以看到,对多因素的问题,如何控制变量?其基本方法是什么?
  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定会得到发展。
  三、引导学生设计项目实施方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研究认为,“智力是处理讯息的身心潜能”,要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就要在一定的文化情境下,激活这种潜能。物理演示实验是以教师为主的表演和示范操作,是指导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实验,有助于学生直观形象、深入浅出地理解概念、物理原理及其变化规律,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物理素养的提高和创新性潜能的开发。让学生开展实验设计的讨论,可以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学习“密度的应用”时,笔者首先出示了一卷金属丝,问学生:“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材料的吗?”学生开始了各种猜想,如铁丝、铝丝、铅丝等。接着笔者顺势抛出如何判断材料的问题,有学生就提出了测它的密度,于是教师提示学生来设计实验方案。
  方案一:先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读数V1,然后将金属丝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读出读数V2,再用天平测出金属丝的质量m。
  方案二:用天平测出金属丝的质量m,然后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读数V1,将金属丝浸没在量筒中的水里,读出读数V2。
  然后笔者组织大家进行讨论,看哪种方案更好,并说明理由。这个问题解决后,笔者拿出一杯液体,问学生如何测量液体的密度,学生很容易地就模仿测固体密度的方法,设计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然后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从而求出密度。
  方案二:先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然后再测出烧杯的质量,最后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从而求出密度。
  笔者接着让活动小组分析这些方案有什么不足。经过讨论,很快得出了更好的方案。
  方案三:先将液体倒入烧杯测出总质量,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再测出此时烧杯的质量,从而求出密度。
  通过对实验方案设计过程的讨论,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互相合作的精神,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指导学生探索实验项目过程,让学生愿意运用物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学习物理,不应该仅仅是为了考试中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将物理知识与技能应用到生活中,用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这不仅能对学到的知识起到巩固作用,而且也会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同时更有利于他们以后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更好地联系起来。要想真正地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关键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同等重视,而不能纸上谈兵。
  一次暑假,朋友读高中的女儿一个人在家,突然家里的用电器都罢工了,由于物理成绩很不错,孩子就进行了分析。首先看了看邻居家有电,判断出是自己家跳闸了。于是,孩子将家里所有用电器的开关都断开了。可是接下来的问题是,她断开电箱里的总开关后,怎么找也找不到里面的熔断器,所以就没办法检查电熔丝是否熔断。根据她在整个过程中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还是不错的,如果是考试,她一定会全部答对的。这个故事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该把什么样的东西教给我们的孩子?
  通过以上事例,笔者深刻地感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重理论学习而忽略实际应用的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会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走入社会后也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因此,学生作为项目的直接参与者,会因为兴趣爱好,或是心理因素而积极地投入进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转化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交际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培养。通过参与项目学习,学生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得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总之,项目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在完成产品的过程中获得物理知识,让物理学回归生活和社会,能充分体现物理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巨大推动作用,使学生领会到物理学的价值。它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强调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带领学生品味“物在理前开道,理在物间流淌”的意境。当然,项目学习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用探究教学来进行,只有做到把项目学习与其他教学方式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农村留守儿童中有相当一部分不能正确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理想和信念,关注并关爱他们健康成长势在必行。刘奇葆在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
班级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小社会”。对于如何使学生在这个“小社会”健康快乐成长,成为一个亲社会的人,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管理好这个“小社会”就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的课题。  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亲其师则信其道”,班主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榜样的本身就是学生向往追随的对象,能激发学生见贤思齐的上进心。班主任的言行时
目的观察垂体转化基因-1 (PTTG1)对肾细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以及侵袭的影响,探究其在肾细胞癌(RCC)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
针对基于Simulink的纯数字仿真难以精确模拟真实控制对象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实时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实施方案。该系统采用Simulink中的串行通信功能块及高性价比的ADAM-4000模块;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处外固定装置的改良方法和效果,并对比三种材料的利弊。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行气管切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固定材料不同
美术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的生活激发了创作者的灵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去挖掘素材,会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气息,融入情感。同时,生活化的美术教学,增强了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素养,并使生活受到美术艺术的洗礼,获得心灵的陶冶,促进全面发展。那么,初中美术教学走进生活有哪些有效策略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作出如下探究。  创设生活情境,导入美术教学  初中美术教师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在教学中要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