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桂术甘汤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来源 :中成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790858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伤寒论》名方苓桂术甘汤 (茯苓 ,桂枝 ,白术 ,甘草 )的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 ,确定方中各药味的君臣佐使关系和质量控制指标。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味进行药味与药量同时加减拆方 ,选择小鼠常压耐缺氧、对抗氯仿所致小鼠心律失常和利尿三项药理指标对所得 1 6个处方进行药理实验 :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 (CCOR)将所得药理数据和组方药味及药量相关联 ,探讨复方苓桂术甘汤的配伍机制 ;同时对各处方进行HPLC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各指纹峰的峰面积 (即各化合物的含量 )相关联 ,探讨复方苓桂术甘汤的药效物质基础 ,并确定其质量控制指标。结果 :确定了方中以茯苓为君 ,以桂枝为臣 ,佐以白术 ,使以甘草的配伍关系 ,与对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 ;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从 50个色谱峰中选取 1 7个作为药效物质基础 ,其中桂皮酸、甘草酸和去氢土莫酸被确定为质量控制指标。结论 :本研究为探讨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其他文献
<正>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部分中药品种的混乱,正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人们常论及中药材的“正品”、“代用品”和“伪品”;但对其真正的含义,古今却很少有人加以论述。为
期刊
本文对目前已发现的天然线性二芳基庚烷类化合物在植物中的分布及其结构特征、生源合成途径和药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的综述。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distribution an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是叶圣陶写给所有教师的一句名言,一直激励着笔者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拓宽自己的思路和攀登.
本文是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法学院约瑟芬 R·朴秋桃教授于1987年4月1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的"中美刑事法律讨论会"上作的学术报告,特予以发表,以供参考。
为了研究东濮凹陷的盆地结构、断裂活动及其对沉积的控制作用,开展了地震资料解释、非地震物探资料分析、钻井岩心和测井曲线分析。结果表明:①东濮凹陷古近纪盆地具有多断、
<正> 我们采取蒸汽保温灭菌、原药材灭菌、红外线灭菌、迴流灭菌等四种方法对杭州第二中药厂生产的“养血愈风酒”进行了灭菌实验。一、灭菌方法1.蒸汽保温灭菌:将成品药酒置
期刊
“敬畏”是一种审美态度,它包含有庄严恭敬的态度与忧患意识。庄严恭谨的态度使个体处于清醒状态并保持理性思索,使个体时时对周围事事物物保持开放的心境与敏锐的觉知,容易
在分析数字图书馆个性化门户服务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一个基于MyLibrary的高校数字图书馆个性化门户服务框架,并分析了
总的来看,近十几年来,海峡两岸的民商事交往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两岸双方加入WTO、实现“三通”后。两岸的民商事交往将进一步扩大。随着两岸民商事交往的扩大和发展,必然会
文章综述了龟龄集的历史沿革及现代药理研究概况。关于本品的起源应于明代,有方士邵元节根据“云籍七筏”的增删而取名,以后一直在山西太谷县的广盛、广升聚以及广升誊、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