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新课程,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的教改实践。笔者深刻感受到高效课堂既可以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能使其发展身心,开发潜能。因此,教师必须尽快适应新型课堂的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此背景下,有效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成了教师关注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教改实践;教师;驾驭课堂;探究
我校高效课堂的特点表现为:一是教师讲的内容少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见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专注于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二是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走下讲坛,来到学生中间。课堂上,教师不再居高临下,机械地传达教材内容,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和谐地讨论和探索,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学生变得活跃了,然而有的教师却不适应了,“这课堂简直成了自由市场了,学生太不好管理了”。“气氛是活跃了,可是课堂任务却常常完不成了”。因此,管理好课堂,让其“乱”而有序,并且高效,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一、由传统教师向新型教师转变
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教师在课堂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比如听课时任何学生不得打断教师,学生不能交头接耳,有不懂的问题只能问教师,等等。而每一节优秀的课堂,无不贯穿着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张扬个性。教师要转变思想,由教学中的权威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一定会使课堂更有活力,更高效。
二、引导学生热爱课堂
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障。教师最初过于强调课堂紀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而在新课程课堂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变得活跃了,但有的教师认为学生难以管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改变之前的管理模式,由原先的教师管理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控制。在合作式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学。为引导学生自律,在小组分配时,教师要认真考虑全班每位学生的详细情况,小组成员优秀生与学困生的搭配比例要合理,以便该小组可以真正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安排好每个小组的组长、记录员、计时员和汇报员。小组分配完毕后,教师要首先辅导优秀生如何帮助其他同学,辅导小组长如何开展讨论。在组内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必要时参与组内讨论,保证小组讨论正常开展。学生的纪律自觉性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可以形成,因此教师应从长远角度考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自我判断的状态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明确导学案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本环节的学习目标,要求达到的程度和所需的时间。例如,在冀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Unit2 Lesson13中,笔者是这样设计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树及其他植物的重要性。那么,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本节课带给你什么启示呢?请用英语表达出来,要求不少于3句话(目标)。学生自行思考1分钟,然后用3分钟(时间明确)交流意见,组长、计时员负责协调、计时。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记录,在4分钟内讨论、记录。计时员宣布时间到,每个学生必须立即停止。从学生满意的笑容中,笔者看到学生均有不少收获,汇报结果令人满意。
四、课堂评价要及时、正确、积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特别要对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评价要恰到好处,不要以简单的“good”“OK”“对”“错”进行评价,或对答错的学生仅进行批评指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其他学生帮助补充,教师也可以协助点拨。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带有鼓励性,以便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收获感和参与课堂的满足感。
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勤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有何收获,有何不足,该如何改进,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如何,等等。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从教学主体到教学主导,从知识权威到学习伙伴的转变。教师要以新的教学观、师生观和人才观改变自己,从而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关键词:教改实践;教师;驾驭课堂;探究
我校高效课堂的特点表现为:一是教师讲的内容少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见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学生专注于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二是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走下讲坛,来到学生中间。课堂上,教师不再居高临下,机械地传达教材内容,而是在学习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和谐地讨论和探索,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学生变得活跃了,然而有的教师却不适应了,“这课堂简直成了自由市场了,学生太不好管理了”。“气氛是活跃了,可是课堂任务却常常完不成了”。因此,管理好课堂,让其“乱”而有序,并且高效,需要教师具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一、由传统教师向新型教师转变
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教师在课堂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比如听课时任何学生不得打断教师,学生不能交头接耳,有不懂的问题只能问教师,等等。而每一节优秀的课堂,无不贯穿着学生情感与思维的参与。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张扬个性。教师要转变思想,由教学中的权威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教师一定会使课堂更有活力,更高效。
二、引导学生热爱课堂
课堂纪律是高效课堂的保障。教师最初过于强调课堂紀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而在新课程课堂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变得活跃了,但有的教师认为学生难以管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改变之前的管理模式,由原先的教师管理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控制。在合作式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学。为引导学生自律,在小组分配时,教师要认真考虑全班每位学生的详细情况,小组成员优秀生与学困生的搭配比例要合理,以便该小组可以真正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同时,教师要安排好每个小组的组长、记录员、计时员和汇报员。小组分配完毕后,教师要首先辅导优秀生如何帮助其他同学,辅导小组长如何开展讨论。在组内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巡视,必要时参与组内讨论,保证小组讨论正常开展。学生的纪律自觉性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可以形成,因此教师应从长远角度考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与自我判断的状态下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明确导学案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本环节的学习目标,要求达到的程度和所需的时间。例如,在冀教版八年级英语教材Unit2 Lesson13中,笔者是这样设计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的:
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了解了树及其他植物的重要性。那么,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本节课带给你什么启示呢?请用英语表达出来,要求不少于3句话(目标)。学生自行思考1分钟,然后用3分钟(时间明确)交流意见,组长、计时员负责协调、计时。教师要求每位学生都要记录,在4分钟内讨论、记录。计时员宣布时间到,每个学生必须立即停止。从学生满意的笑容中,笔者看到学生均有不少收获,汇报结果令人满意。
四、课堂评价要及时、正确、积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价。教师特别要对学生回答问题和讨论问题等方面进行及时评价。评价要恰到好处,不要以简单的“good”“OK”“对”“错”进行评价,或对答错的学生仅进行批评指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让其他学生帮助补充,教师也可以协助点拨。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带有鼓励性,以便让每位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收获感和参与课堂的满足感。
五、及时反思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勤于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有何收获,有何不足,该如何改进,学生的表现和反应如何,等等。教师应及时总结经验与不足,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学习。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实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从教学主体到教学主导,从知识权威到学习伙伴的转变。教师要以新的教学观、师生观和人才观改变自己,从而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