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咸丰钱成为古钱币收藏一大热点,其中宝苏局咸丰钱显得尤其火爆。江苏省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盛产大米,素有“太湖熟,天下足”之说。江苏宝苏局就设于太湖南岸的苏州府,这是一座有2500年以上历史的江南古城,文化底蕴极其深厚。苏州为清廷下设三大织造衙门之一,由宫廷内务府直接管辖,苏州政治、经济地位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宝苏局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建局时间早,铸钱数量大,是清代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铸钱局。所铸造钱币有显著的地方特色,那就是足重、大祥和铸工讲究。自顺治到光绪的9个皇帝年号,宝苏局是惟一铸造各年号大样特宽缘小平钱(俗称常平式)的钱局。
1853年(咸丰三年)3月20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军攻占南京城,在此定都并改南京为天京。此后的十余年间,长江自武汉起的中下游及周围地区,是太平天国和清军交战的主战场。太平天国在取得局部胜利后,急于夺取国家政权,军事上确立了北上、西进策略,矛头直指位于北京的清政府。战争造成政府财政极度困难,促使了朝廷开铸虚面值大钱的决心。近在咫尺的苏州宝苏局得益于太平军的这一战略,直到咸丰十年六月太平军占领苏州之前,苏州宝苏局运作基本正常,在周边地区处于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宝苏局铸造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咸丰大钱。宝苏局咸丰钱没有按部颁款式铸造,依然以本省特色的宽缘钱为基本特征。所发行大钱版别种类繁多,數量仅次于户部宝泉局,与工部宝源局相当而称雄所有地方钱局。钱币面值种类甚至超过宝源、宝泉中央铸钱局,计有一文、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共9个等级。咸丰时江苏曾经有过两个铸钱局,除在江州的宝苏局之外,于咸丰四年还在苏北淮安府设置了清江浦宝苏分局。从情理上讲,兵荒马乱的年代,铜材、工匠都不好找,一省之内没立两个钱局并无必要。是因为江苏省被太平天国一分为二,清军与太平军在江苏长江以北展开激战,江南、江北大营屡为太平军所破。在苏南的苏州宝苏局不仅要提供保卫苏南的防备开支,即便有富余也不便将物资钱财运送去苏北。因此,在苏北清江浦再开设宝苏分局,铸造钱币为清军提供军饷和应付市面流通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为丰富苏局咸丰大钱品种创造了客观条件。宝苏局咸丰钱特色丰富多彩,
简要归纳如下:
1.小平钱:有缶宝、尔宝,单点通、二点通,直山丰、斜山丰,广穿,宽缘等;
2.当十至当百大钱:有缶宝、尔宝,八贝、连挑贝、出头连挑贝,直山丰、斜山丰,广穿,宽缘、窄缘,钩咸、撇咸、断厂咸,连笔苏、昂头苏,短脚元、分脚元、连脚元,宽字、窄字及多种极其工整端庄的楷书。除宝福局外,没有一个地方铸钱局的特色能与之相比拟,宝苏局咸丰钱为钱币爱好者追捧完全于情理之中。
宝苏局咸丰大钱的多姿多彩是由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等条件为基础,优秀的钱文书法与精美铸工完美结合,多种版别形成大小面值系列钱,观赏性和趣味性突出,近年来为广大钱币收藏者青睐。人们关注宝苏局咸丰钱,版别被细化分类,从而发现其中一些版别钱存世量并不大,某些品种钱币价格因此直线上升。以宝苏局咸丰当百大钱为例,以往只宽缘短脚元当百大钱被认为是样钱和珍品而受到重视,多数品种历来被认为是普通品,远没有当五十大钱有那么多的精品、珍品。其次是钩咸版存世量少于撇咸而价格稍贵,其他品种如行书、断厂咸、小字规制等版别是近几年才为人们珍重。事实上这些品种不仅存世量小,钱币本身的品质也十分优秀。
本文介绍其中“断厂咸”系列大钱,见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此三种不同面值大钱,无论钱文书法、铜色还是钱币造型风格锄口出—辙。主要特征是:
一、铸工精良,大多数此版咸丰钱铸工工整完好,整体质量为宝苏局所铸钱币的中上水平。
二、钱文书写为工整的楷体,端庄且有气势。无论面、背,汉、满文字和面值,书法舒展自如,欣赏拓片更能体会其中韵味。钱文再现毛笔字的章法、笔法,重要条件就是需要精工铸造支持,方能使书法风貌如实再现。
这一版别钱的稀有和非常好的观赏性,使“断厂咸”大钱更显弥足珍贵。除其中当五十大钱稍多见外,当十、当百大钱都不好找。当十大钱虽仅几百元的价格,但因稀少而很不易觅得,当百大钱的价位早已越过千元大关,也非常少见。
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其中当五十大钱重量不仅超过部颁标准,还超过当百大钱,这就是咸丰钱的重要特征之一——无序、多变。同面值大钱在铸造过程中,直径由大变小、钱体由重变轻,时间上可能几个月,也可能几天工夫,这与当时时局急剧恶化及金属材料短缺有关。如拓图所示的是一枚初铸当五十和一枚铸期稍晚的当百大钱,轻重倒置使咸丰钱因此更加繁杂,也更有趣味。
(责编:丁 丑)

1853年(咸丰三年)3月20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军攻占南京城,在此定都并改南京为天京。此后的十余年间,长江自武汉起的中下游及周围地区,是太平天国和清军交战的主战场。太平天国在取得局部胜利后,急于夺取国家政权,军事上确立了北上、西进策略,矛头直指位于北京的清政府。战争造成政府财政极度困难,促使了朝廷开铸虚面值大钱的决心。近在咫尺的苏州宝苏局得益于太平军的这一战略,直到咸丰十年六月太平军占领苏州之前,苏州宝苏局运作基本正常,在周边地区处于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宝苏局铸造了数量可观、质量上乘的咸丰大钱。宝苏局咸丰钱没有按部颁款式铸造,依然以本省特色的宽缘钱为基本特征。所发行大钱版别种类繁多,數量仅次于户部宝泉局,与工部宝源局相当而称雄所有地方钱局。钱币面值种类甚至超过宝源、宝泉中央铸钱局,计有一文、当五、当十、当二十、当三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当千,共9个等级。咸丰时江苏曾经有过两个铸钱局,除在江州的宝苏局之外,于咸丰四年还在苏北淮安府设置了清江浦宝苏分局。从情理上讲,兵荒马乱的年代,铜材、工匠都不好找,一省之内没立两个钱局并无必要。是因为江苏省被太平天国一分为二,清军与太平军在江苏长江以北展开激战,江南、江北大营屡为太平军所破。在苏南的苏州宝苏局不仅要提供保卫苏南的防备开支,即便有富余也不便将物资钱财运送去苏北。因此,在苏北清江浦再开设宝苏分局,铸造钱币为清军提供军饷和应付市面流通的做法也就不难理解了。这也为丰富苏局咸丰大钱品种创造了客观条件。宝苏局咸丰钱特色丰富多彩,
简要归纳如下:
1.小平钱:有缶宝、尔宝,单点通、二点通,直山丰、斜山丰,广穿,宽缘等;
2.当十至当百大钱:有缶宝、尔宝,八贝、连挑贝、出头连挑贝,直山丰、斜山丰,广穿,宽缘、窄缘,钩咸、撇咸、断厂咸,连笔苏、昂头苏,短脚元、分脚元、连脚元,宽字、窄字及多种极其工整端庄的楷书。除宝福局外,没有一个地方铸钱局的特色能与之相比拟,宝苏局咸丰钱为钱币爱好者追捧完全于情理之中。
宝苏局咸丰大钱的多姿多彩是由历史文化和政治经济环境等条件为基础,优秀的钱文书法与精美铸工完美结合,多种版别形成大小面值系列钱,观赏性和趣味性突出,近年来为广大钱币收藏者青睐。人们关注宝苏局咸丰钱,版别被细化分类,从而发现其中一些版别钱存世量并不大,某些品种钱币价格因此直线上升。以宝苏局咸丰当百大钱为例,以往只宽缘短脚元当百大钱被认为是样钱和珍品而受到重视,多数品种历来被认为是普通品,远没有当五十大钱有那么多的精品、珍品。其次是钩咸版存世量少于撇咸而价格稍贵,其他品种如行书、断厂咸、小字规制等版别是近几年才为人们珍重。事实上这些品种不仅存世量小,钱币本身的品质也十分优秀。
本文介绍其中“断厂咸”系列大钱,见当十、当五十、当百三种。此三种不同面值大钱,无论钱文书法、铜色还是钱币造型风格锄口出—辙。主要特征是:
一、铸工精良,大多数此版咸丰钱铸工工整完好,整体质量为宝苏局所铸钱币的中上水平。
二、钱文书写为工整的楷体,端庄且有气势。无论面、背,汉、满文字和面值,书法舒展自如,欣赏拓片更能体会其中韵味。钱文再现毛笔字的章法、笔法,重要条件就是需要精工铸造支持,方能使书法风貌如实再现。
这一版别钱的稀有和非常好的观赏性,使“断厂咸”大钱更显弥足珍贵。除其中当五十大钱稍多见外,当十、当百大钱都不好找。当十大钱虽仅几百元的价格,但因稀少而很不易觅得,当百大钱的价位早已越过千元大关,也非常少见。
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其中当五十大钱重量不仅超过部颁标准,还超过当百大钱,这就是咸丰钱的重要特征之一——无序、多变。同面值大钱在铸造过程中,直径由大变小、钱体由重变轻,时间上可能几个月,也可能几天工夫,这与当时时局急剧恶化及金属材料短缺有关。如拓图所示的是一枚初铸当五十和一枚铸期稍晚的当百大钱,轻重倒置使咸丰钱因此更加繁杂,也更有趣味。
(责编:丁 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