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美明德之体——浅谈中国画的文化成因和社会价值

来源 :中国花鸟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ou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漱溟先生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的一切。”又说:“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漫漫形成,非从他受。”中国画独受中国文化滋养,融合了其诸多的文化精华,是“中和之美”的艺术载体。它由中国社会文化培植而成,传承了“中和之美”的艺术精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而今,当我们面对全面西方化、逐物化的世界时,中国画秉持的中国文化价值,对内可陶养国人的情操,矫正时下审美价值的混乱对外可彰显其“中和之美”的文化价值,成为中国文化“明明德于天下”(见《大学》)的重要载体。
其他文献
给出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ZnO压敏电阻粉料的原则工艺流程;对用化学法粉料制作的压敏电阻作了初步电性能检测,在进行8/20μs雷电冲击时发现其单位体积可随较大的冲击能量,并具有小的U1mA变化率
根据湖南省电网实际运行情况,论述了采用ZnO避雷器保护大容量电容器组的切断过电压。由于中性点不接地,各相开关的重燃不是相互独立,且多相重燃电容器过电压最严重,应采用Ⅱ型接线近
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指出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仍然是提高教学质量所迫切需要的。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机遇。从多媒体的定义中,归结出多
由杭州恒庐美术馆主办的“金鉴才国画观摩展”自2007年1月18日至25日在恒庐美术馆展出。这是自金鉴才先生1959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学习绘画48年来首次在杭举办个人画展。
21世纪的教师需要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论高校教育技术的继续发展高利明(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在1996年的北京高校电教年会上,我写了一篇题为“我国教育技术的世纪之交发展”的文章,从比较宏观的角度讨论了我国教育技
大写意花鸟画自同、光之后,领袖中国画坛数十年。前有吴缶翁,后有齐白石、陈师曾、陈年,继之潘天寿、李苦禅等。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写意花鸟画曾一度受到
期刊
科研是一门学科发展的内动力,电教科研是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国农先生是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和瓣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学习他的有关重要论述,对提高电教科研水平,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