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背景下西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引进的思考

来源 :生产力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分工背景下产业转移的大潮来临,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西部似乎拥有众多的机会,然而机会也意味着挑战,中国制造长期位于价值链底端的微利甚至零利润状态令人堪忧,西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引进长期以来的"低端锁定"和"路径依赖"定局如何突破,力争利用比较优势实现后发的西部在资源开发和运用过程中如何避免资源诅咒,文章将以陕西省这一西部典型省份为例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化与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基本要求和逻辑必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历史证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理论,它必须在一定时代、一定民
旅游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得到重视,逐步成为各国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先导或重要产业。在市场导向下,旅游业在供需的动态平衡中发展,随着城市居民可支配收
文章在分析主要国家官方出口信用机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进出口银行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必要以及若干建议,提出中国进出口银行可以转型为国际合作
德国哲学家康德回答“什么是启蒙”以来,中外学界对于启蒙的涵义和理性原则作出不同的理解和释义。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学理的探讨,又有时代变迁因素的影响。本文从学理和时代
9月8日由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主办,厦门大学经济学院EDP中心承办的诺贝尔经济学家高端论坛在厦门大学隆重举办。论坛特邀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由于诺奖效应,2012年、2013年的莫言研究就像过大年,红火热闹,催生了一大批学术成果。但随着时间推移,诺奖效应也会减弱,根据2014年、2015年的统计,尽管和其他作家相比,莫言依然享有
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在政府政策扶植下率先复苏。然而消费需求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增长水平。文章通过对复苏后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国内消费需求的建模分析得出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我国已成为国际反倾销的头号目标,保护贸易者出于对自身利益在反倾销措施保护下,频繁对我国低成本高效率产品采取行动。文章引用相关数据对国际对华反倾销
文章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选取了影响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有代表性的16项指标,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对全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和聚
区域之间客观存在的经济联系使任何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区域的发展,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经济发展应侧重于对内开放。文章以甘肃为例,提出了欠发达地区应如何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