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zysan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该善于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实践,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学习资源,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把数学“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让学生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数学学习。
  关键词:数学思考;教学过程;优化策略
  为更加扎实、有效地落实课程培养目标,教师要善于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不遗余力地引发、拓展和推进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数学学习。下面,笔者就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得失,谈谈如何让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
  一、优化课前导入设计,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教师独具匠心的课前设计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形成数学智慧。
  例如,下面的课前活动导入就设计的精彩纷呈。
  (1)“图形的运动”中的“旋转文字”。笔者的名字以旋转的方式形成图案,让学生猜测、感受图形旋转的神奇之美。这样安排,一方面,符合本节课的教学主题“图形的旋转”;另一方面,因为文字的整体性,让学生在想象名字旋转后形成图案的过程中,整体感知、体会旋转运动,感受旋转后的图案美,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同时又对新课旋转的两个知识点——中心、角度有了一定的认识。
  (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练习”中的“我想去看看”。笔者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现场改编“黄山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课件依次播放黄山奇、秀、险等风光图片,点燃了学生的热情。然后,笔者随手拿出一张A4纸提出:A4纸那么小,我想再看看?为学生感受到本节课要思考解决的一定是与长方形的相关问题埋下伏笔,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不留痕迹地将学生置于数学思考中。
  二、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引发学生数学思考
  1.从鲜活的素材中感受数学思考
  数学教学要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课堂,把社会种种的鲜活题材引入到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
  例如,对于“分类”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学生有逛超市、文化商店的经验,看到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货物,旅行或户外活动时也经常看到一些井然有序的农田、茶山。这样就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料,让学生明白最简单的日常劳动生活其实都和数学息息相关。
  又如,“长方形的周长意义”是一节图形研究的基本概念课,继“形”研究之后,还有一个更广的内容——空间。把握这节课主要有五个关键词,即物体、图形、抽象、想象和表述(说、写)。笔者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图形是教材中的严密概念,难以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学生自己对概念的理解和建构,并结合具体生活实例渗透与思考,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提煉和数学应用能力。
  2.从丰富的体验中感悟数学思考
  学生看待问题、理解问题,总是喜欢从直观实物出发。这些实物材料含有大量的数学信息,教师要把它们顺势引入教学探索课堂。一方面,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中的发展情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利用数学材料呈现的形式教学,容易促进学生针对教学内容开展有效学习,他们会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可以摸、可以拿,教学自然能够收到最佳效果。
  例如,观摩评优课例“搭配”的教学过程,两位执教教师都安排了“学生的知识在他手中”的动一动、摆一摆环节:着手安排学生读题和动手操作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对无序到有序,固定十位法到固定个位法的交换法,有了充分感知、体会与思维的凭借,从而体验数学来白生活,数学来白实践,这样的体验探究能够保证有价值、不偏离。随着问题探究的深入,学生收获到的不仅是关于分数的初步认识,烙印在他们脑海里的应该是数学思考的经验、数学思考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更扎实、更有效,教师务必要做好让学生先明晰题意和独立思考,再合作与交流。
  三、优化课堂教学留白,助力学生数学思考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把课堂“空白”大都给了思维敏捷的学生,或者教师用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没有顾及到那些还没来得及思考或者遇到困难的学生。学生很难主动白发产生数学思考,教师作为引导者、合作者,如何通过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挖掘、培养、建构和推进富有生命力的数学思想方法,这无疑为学生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搭建了最好的平台。
  例如,在教学“植树问题”中的例1时,笔者便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了思路留白的4个场景。
  场景1:笔者出示“100÷2”算式后,留白问题“对吗?”让学生再次审视问题。
  场景2:笔者出示“一段四个间隔的线段图”和提出“先画线段图看看”两处显性留白提示,让学生体会到研究问题可以从简单人手(先研究栽5棵树),感受以小见大、化难为易和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通过画线段图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这些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让他们印象深刻。
  场景3:“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的教学内容留白安排,学生容易从“栽树的棵数比间隔数……”顺利得出对应规律。
  场景4:教材留白“这里共有20个间隔,所以一共要栽______棵树?”“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再次经历“思考一优化一化归”的历程,感悟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对后续教学中的“两边不栽,只栽一端”及“路两边都栽”的拓展延伸也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优化课前导入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和课堂教学留白,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丰富学习资源,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才能把数学“冰冷的美丽”转化为“火热的思考”,才能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用最自由的方式享受数学学习。
  参考文献:
  [1]周龙兴,宋进喜.体验的教育学意义与学习主体的确立[J].上海教育科研,2002(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在新时期的发展,德育教育已然成为教育探索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校都在不断探索中寻找适合自己学校教学的发展之路。泰河学校在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中,也在不断尝试和寻找适合自身的德育教育模式,希望能在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中成长与进步。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山水育人;德育教育;组织课程:自身发展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泰河学校于2012年起,深入挖掘山水精髓,提出“山水泰河,大气办学”的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小学语文课堂练笔教学实际,提出立足教材语言表达特色,选择合适的纪录片片段辅助教学,在文本可迁移处、堪发散处、抒情感处、补留白处设计练笔,创新传统练笔形式,凸显课堂练笔实效。  关键词:读写结合:纪录片:辅助教学  在阅读课堂上引入微视频进行练笔,已有不少案例呈现,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倘若其真实性不清、立意不高、制作粗糙,反而更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而以真实为核心要素的纪录片则避免了“戏
期刊
摘要:文章以2017年高考理综全国I卷第32题为例,对试题的解题过程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基于模型建构的高中遗传学生物试题的解题策略。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模型建构;解题策略  一、原题示例  题目某种羊的性别决定为XY型,已知其有角和无角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黑毛和白毛由等位基因(M/m)控制,且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回答下列问题。  (1)公羊中基因型为NN或者Nn的表现为有角,
期刊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文章基于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下的“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教学做出了有效的尝试,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关键词:阅读教学;SMART电子白板;智慧课堂;创新应用  基于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由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的对话和
期刊
摘要:文章从美国发布的《科学教育:基于行为心理学的提高教学和学习的前20条原则》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解读,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启示,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关键词:科学教育;基础教育;教育启示  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主持并发布了《K-12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以下统称《K-12框架》),突破性地提出了科学教育的发展愿景
期刊
摘要:处理声乐作品,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歌词旋律,在更深层次上把握词、曲作家想要表达的情感,最后通过科学的演唱技巧和完整的情感表达来演绎。文章从了解歌曲创作背景、准确朗读歌词等方面入手,探讨在声乐演唱中作品的处理,让声乐作品的演唱更有感染力。  关键词:声乐演唱;作品处理;创作背景;准确朗读  声乐艺术之所以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除了词、曲作家精心的创作之外,还取决于演唱者的表演。判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儿童诗教学,用儿童诗的美来熏陶学生的心灵,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韵律之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儿童诗教学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儿童诗;童趣;童声;重心  兒童诗是诗歌的一种形式,它以学生为对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点。王崧舟老师曾经说过,儿童是诗,诗是儿童。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生活,诗写下的,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下面,笔者结合儿童诗
期刊
摘要:基于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异同,教师应当从创设情境,启迪智慧;合作探究,生长智慧;交流展示,碰撞智慧;归纳总结,生成智慧;学以致用,呵护智慧五个步骤为抓手,立足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构建政治智慧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智慧课堂;构建策略  智慧课堂特指教学活动在运行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智慧,包括我们要实现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以及教学活动的方式
期刊
摘要:文章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进行了探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读前指导  苏轼日:孔子圣人,其必始于观书。小学生要成人成才,也需要书籍的滋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对“阅读”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和阅读积累,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够初步理解、
期刊
摘要: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快乐读书吧”栏目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初步建构属于低段学生的阅读思维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培植、生根、发芽。  关键词:低段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思维;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