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及兴趣培养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城镇化过程的快速推进,农村人的生存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更是令人担忧。笔者对自己所在学校及周边乡镇学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进行了调查和了解,发现各校普遍存在两极分化严重、分化时间提前、分化速度加快、优生人数不断减少、学困生人数持续增加的现象。学生厌学情绪加巨,不认真学习、不完成作业、甚至考试作弊等不良风气有所抬头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也持续下滑。以上种种情况说明,目前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不够理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及时有效的加以解决。
  二、 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状况恶化的原因分析
  以下几方面因素造成了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恶化。
  1.农村中学生对教育的期望值下降,导致自身学习动力不足。近年来高等教育产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日渐严重,大学毕业生难以就业的严峻现实,及就业后过低的工资待遇,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农村家庭的教育投入和现实结果的强烈反差,使部分农村家长和学生对教育改变命运,知识创造未来的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促生了“读书无用”的错误思潮,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下降,消极的对待一切教育活动,更不用说难度最大的英语学习。
  2.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和监管不力,导致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许多农村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教育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爷爷奶奶身上,而爷爷奶奶由于其自身的身体状况、知识水平和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实际情况,很难对学生的家庭学习和思想动态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必要的监管,造成了學生学习能力下降,良好的学习习惯难以养成的客观事实。
  3.学校英语学习氛围及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和培养有待加强。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侵蚀,学校英语教学的负担也大大增加,同时为了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老师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功课补习的行为已被明令禁止。所以,积极有效的调动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成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建设和英语课堂教育改革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探索和研究,以保证英语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三、 应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几点思考
  1.把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切入点。思想决定行动,目标产生动力,针对“新的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潮对学生产生的危害,广大英语教师应利用一切机会,通过和学生交流、谈心,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能自觉的跟上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时代主旋律。
  2.把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突破点。目前,农村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缺失,弱化了学校教育的努力和效果,为此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及时有效的向学生家长宣传教育的新动向和学校的新举措,了解家长对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争取家长对学校英语教学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等方面的沟通,从而有效解决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问题,为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扫清障碍。
  3.把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建设和高效自主的英语教学改革作为培养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主战场。我们应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洪流中去,要充分学习名校的先进经验,积极在校园内开展“疯狂英语、每日展示、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英语竞赛”等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推进和活跃校园英语学习氛围建设,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校园环境,同时应进一步加大英语课堂教学改革,还课堂主体于学生,变“讲授”为“引导”,变“接受”为“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形成由“厌学”到“乐学”,由“乐学”到“好学”,由“好学”到“学好”的有效转变,形成英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汉滨建民办河西初级中学
  编辑 薛小琴
其他文献
"五巧"实际上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达到启迪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挖掘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根据燃气轮机实际的运行状态,从数据驱动的角度提出基于人工智能的方法,来确定压气机压比基准值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离线水洗计划。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燃气轮
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堂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案例研究,同时它也是教师进行校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活动载体。课例研究致力于以科学的研究手段解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它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从小处、细处、实处捕捉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本文就自己在教研组
对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现有研究,无论是总量研究还是结构研究都没有从发展的角度去考察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对我国1989年~2003年的公共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
一、师德内容上出新,讲究人文化社会的发展是无限的,师德内容也必须及时更新,因此"注入新内容"已经成为师德建设的第一要求.新时期下师德内容的核心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