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和内镜特征及转归分析

来源 :中国全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缺血性结肠炎(IC)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特征及转归。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1例I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腹部CT检查结果及转归。结果 IC多发于中老年患者,多数合并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痛,餐后加重,腹泻及便血。非坏疽型IC患者80例和坏疽型IC患者1例。非坏疽型IC结肠镜下常以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纵型溃疡形成等改变为主要表现,病变严重者出现肠壁增厚、结肠袋消失及肠腔狭窄;坏疽型IC结肠镜下表现为黏膜广泛发紫及假性息肉形成,病变部位位于左半结肠,呈节段性分布,患者预后良好。疾病转归与病变部位、程度、有无并发症、伴随基础疾病情况有关。结论 IC的临床及结肠镜表现无明显特异性。临床上对于出现急性下腹痛及便血,既往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基础的患者应警惕IC可能,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可明确诊断,有助于判断预后。治疗后第2次结肠镜检查对IC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食管癌(噎膈)的根本病理机制是血液衰耗,胃脘干槁。瘀血、痰阻、逆气只是其不同阶段派生的不同表现,而非噎膈之本质。以甘润濡养立法的启膈散,从食管癌的本质着眼,在临床上发
目的了解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培训制度及工作现状的满意度评价,探讨适宜我国国情的全科医学发展模式。方法整群抽取2000—2014年参加浙江省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
针对宽带接入网在网络建设、运行维护、用户体验和业务经营等领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降低接入网的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提升用户体验,促进业务创新为目标,研究了基于虚拟化、
九十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的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更加剧烈,国有企业要想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务必要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
介绍了用于液压缸的各种开式和闭式容积回路.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6例,将其随机分为A组(瑞舒伐他汀组)和B组(阿托伐他汀组),各63例,
在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版《革新中国教育》中,著名教育专家肖川在谈到当代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反思一下,有些教育充其量只能算是宣传加规训,它的确可以塑造某一种满足一定需要
<正>引子近几年,各种新阅读媒介、新媒体不断涌现,给纸质图书出版带来了巨大冲击,尽管如此,从整体来看,我国的纸质图书出版仍然是一项巨大的产业。根据中国出版研究院发布的
目的:观察脉冲电磁场治疗骨折后肢体肿胀疼痛和骨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折患者36例,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采用骨折后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脉冲电磁场治疗。
<正>定价:58.00元装帧:平装ISBN:978-7-303-18575-7《近代中国史学述论》是罗志田教授对近代中国史学的新思弩、新探索。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系统梳理了近代中国史学的履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