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内薰:精神上的从容才是创作的源泉

来源 :家居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_d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是必要的,人们不能只单单依靠最低限度的物质生活,这样人类无法被孕育。人生在世,会被各种各样的感觉所刺激,一旦得到灵感,就想继续创作下去。”

  THEARTIST
  谷内薰(Kaoru Taniuchi),日本陶艺家,1983年生于日本奈良,2006年毕业于京都精华大学。曾在奈良、京都学习陶艺,在滋贺县立陶艺之森工作室做驻地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日本奈良。
  日本青年陶艺家谷内薰(Kaoru Taniuchi)是一位看起来非常感性的女性艺术家,她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犹如一首诗,她的作品亦如是。她一直持续不断地努力探索着人、光、色、气味、动态、温度、湿度、时间……这些元素中间存在着的“无形的形”。“在时间和时间之间,在空间和空间之间,在人和人之间,一定存在著各种各样的形。”她将刻有梳痕的黏土板扭转弯曲后做成贝壳、树叶、花朵等有机物形状,作品表面上的无数皱褶和如同生物构造一般的整体形态构成了她独特的风格。谷内薰早期的作品造型经常被联想为海底的软体动物,而近来的作品如同大片的植物叶片舒卷,更加引人注目。“对那些眼睛看不见的‘迹象’,在那里存在的‘空间’,要以自己理解的形状去设想。”



  谷内薰出生于日本奈良,她的作品与人类精神和物质生活息息相关,有着自然而朴实的原生之美。她的创作主要沉浸在装饰艺术和实用器皿的世界中,在制作工艺和材料等领域她认为自己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如果说有什么特别之处,在艺术与设计学科的基础给她带来更多可能。学习陶瓷技艺的过程中,“创作过程的展开是自己的自由发想”。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谷内薰一直安静地创作,她的作品也容纳着东方人的美学精神,追求一种自然、空灵、宁静、超脱的意境。“作品,等同于作者自身,或多或少表现了当时自己的内心。从作品中的明显变化,也可以看出创作者自身的人生经验。”



  受AroundSpace Living晴日堂的邀请,谷内薰的作品来到中国展览,也出现在许多设计师的项目之中。她的作品既可以被当作纯粹的艺术品来欣赏,也可以用作花器或者容器,给生活场景增强张力,也令日常生活的细节充满雅趣。她坦言创作得很随性,“从来没有考虑过作品的功能性,而是优先考虑形态、质感,以及作品本身的存在性。”美、力量、快乐带给她无限源泉,“还是会优先创造让自己内心感动的造型”。
其他文献
一、主题由来和设计思路  幼儿一直对动物有着很浓烈的兴趣。在春暖花开的季节,蜜蜂也开始了忙碌。在带领幼儿春游或在园所植物花卉处散步时,都能看到蜜蜂的身影,幼儿看到蜜蜂时都会很兴奋,想要知道关于它的很多事情,于是这个关于“蜜蜂”的主题就应运而生。  在蜜蜂的外型特征方面,可以从身体颜色和尾刺两个主要方面开展教学。在身体颜色方面,在了解蜜蜂的身体颜色之外,可侧重从动物自我保护方法之警示色方面入手,拓展
期刊
性别角色指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适合位置,以及社会按照其性别所规范的行为模式。可见,性别角色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在文化期许下,适合男性或女性的行为。为什么男孩玩汽车或打球,而女孩只能玩洋娃娃,这是人们面对不同性别时采用不同的期望,而儿童则在不同期许下产生了不同的角色行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下的性别角色模式不同。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文化的传承者,媒体所传达的信息反映
期刊
小院进门后青砖与绿意相融,几座拱形门洞形成有趣味性的视觉焦点。Cassina木质复古推车来自CONCEPT101。正房以一整面墙的落地窗望向小院。入门处的吧台之上是主人的工作空间。主人在北墙上方还留了一排窗,可以引入胡同内光线,让这个小院不是一个孤立的空间。室内以两个拱门区别开三个空间,黑胶唱片柜是主人设计的,可以移开,之后是爱好音乐的主人特别设置的录音室和手工工坊。咖啡桌由丹麦设计师Kristi
期刊
天花板的橄榄绿奠定了公寓的主色调,和玄关处翡翠色油漆形成完美呼应,后者也借此划定出浴室区域。通过添加一个有着三角形玻璃板的斜梁,一楼因此增加了一平方米的空间。厨房家具、原木镶木地板和被涂成黑色的楼梯,部分栏杆被粉刷成了克莱因蓝或者包裹上铜箔。厨房,作为核心空间,以一张镀金桌面的桌子为中心展开,左边是复古落地灯,和Didier Rozaffy 设计的“Oscar”餐具柜,右边摆放着一个希腊- 意大利
期刊
ANDRE FU LIVING  Art Déco Garden 系列André Fu  该系列灵感来自日式禅院与自然共生的特质,禅院中鹅卵石的流畅弧线激发了设计师的视觉想象,铺垫出作品宁静淡雅的内在底蕴。同时,André Fu巧妙地将艺术装饰运动中对于图案的大胆运用融入其中,赋予作品以独特的双重气质。  andrefuliving.comB&B Italia  Allure O’桌  Monic
期刊
“从我做陶瓷艺术的角度来说,无用美学是工艺之美和材料之美。当我开始做一件作品,不太会去想做给谁和用来干什么,而是顺从此刻泥土带给我的感觉,用最契合的方式尽可能地将这种感觉释放出来。泥土是有性格的,实验中很多时候会顺着泥性的引导走向未知,似乎无序又自然而然。”  从卞晓东初次接触陶土到今年已经有11年的时间。在过去的11年里,他钟情于陶瓷的温润,越是薄的陶艺作品,越能呈现出这种质感。他喜欢介绍窑温的
期刊
时值盛夏,又是京都赏竹的好时节。高洁、飘逸、谦卑……竹林轻巧滴落一片墨绿阴翳,孕育东方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与向往。而此时此刻,与竹林为伴的不再只是对其心向往之的人们——京都城中的川崎别墅,正化身Gucci Bamboo House,以一系列GUCCI经典竹节元素手袋及日本艺术家四代田边竹云斋特别打造的竹装置,在庭院旁诉说佛罗伦萨匠心与东方之竹的美妙故事。  二战后的物资紧缺,极度限制了皮具制造商
期刊
THEARTIST  Henk Wolvers,荷兰陶艺家,1953年出生于荷兰,曾在日本名古屋和中国景德镇做驻地艺术家,东方意象和精神给予他很大影响。曾被授予日本伊奈设计奖。www.henkwolvers.com  25年来,生活在荷兰的陶艺家Henk Wolvers一直试图创造具有自由形态、灵活肌理和微妙色彩组合的陶艺作品。对他而言,陶艺的魅力在于产品的精致、白皙、透明,和具有挑战性的实验创造
期刊
THEARTIST  张月薇,1990年出生于中国北京,曾旅居肯尼亚、泰国,现生活、工作于伦敦。2012年于斯莱德美术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获得本科学位,2014年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获得绘画硕士学位。张月薇的作品探究在不断发展的数字时代中,人们如何被动地接收信息,同时当下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在视觉材料泛滥的背景下,张月薇对这些材料加以衍生和复制,探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身份和权
期刊
“‘无用美学’让我想起大学的时候一位老师曾经说过,‘艺术和非艺术的区别就在于,艺术是没有用的。’不追求功能和用途是一种奢侈,但也可以是一种释怀的世界观。放弃一种既定的可能,就会发现更多新的可能性。”  THEARTIST  邹晨(Féline Zou),本科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研究生阶段先后在巴黎和芝加哥学习电影导演与当代艺术。2017年夏开始接触陶艺,主要以手捏和盘筑的方式创作花器等器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