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病人女,35岁.3年前发现气短,活动后加重,症状逐渐加重,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治疗无效.查体:"三凹征"阳性,轻度发绀,桶状胸.CT示气管下段隆凸上方3 cm处1.7 cm×1.5 cm大小软组织肿块,肿块与气管左侧壁广基相连,突入腔内,管腔狭窄,最窄处仅见管腔右前方一线状透亮影,气管内壁光滑(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口插入约25cm处气管左侧壁可见表面光滑、毛细血管丰富,新生物阻塞管腔,镜身
【机 构】
:
014030,内蒙古,包头市第七医院胸外科,014030,内蒙古,包头市第七医院胸外科,014030,内蒙古,包头市第七医院胸外科,014030,内蒙古,包头市第七医院胸外科,014030,内蒙古,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人女,35岁.3年前发现气短,活动后加重,症状逐渐加重,以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治疗无效.查体:"三凹征"阳性,轻度发绀,桶状胸.CT示气管下段隆凸上方3 cm处1.7 cm×1.5 cm大小软组织肿块,肿块与气管左侧壁广基相连,突入腔内,管腔狭窄,最窄处仅见管腔右前方一线状透亮影,气管内壁光滑(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口插入约25cm处气管左侧壁可见表面光滑、毛细血管丰富,新生物阻塞管腔,镜身不能通过。
其他文献
CT检查已成为肝门部胆管癌术前检查的一种重要的手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收治的20例经手术和活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与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所有患者在腹部平扫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包括动脉期和门静脉期,6例行3 ~4 min的延迟期扫描.扫描结束后进行二维和三维重建.观察肿瘤的部位
血细胞洗涤回输器(cell saver)能有效回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中失血和体外循环机内余血,但由于洗涤造成血浆成分丢失,其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LMS)的外科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l999年1月至2003年6月,225例LMS病人接受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4岁.左室射血分数(LVEF)≤0.30 11例.6例急诊手术,其中3例术前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76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149例应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技术,术中改为体外循环5例.其中13例全动脉化、3例全静脉化旁路移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推广应用、数字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先进外科设备的不断更新,精准肝脏外科的理念处于不断优化之中.精准肝切除术不是指具体某一种手术技术或器械,它更强调出血少、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是一种仍在不断完善和优化的现代肝脏外科治疗理念.“手术出血更少、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更好,长期生存更长”应当是精准肝切除术追求的目标和遵循理念之一。
目的 分析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混合痔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杭州医院收治的55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重度混合痔患者单纯使用PPH或联合外痔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定期门诊和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4年6月.结果 55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5 ± 10)min,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胸腺切除术后, 延长气管拔管时间,减少气管切开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78年至2002年12月行MG胸腺切除236例,按时间分A组:1996年12月以前手术者116例,对术后可能发生肌无力危象的高危因素病人施行预防性气管切开;B组:1997年后手术120例,对具发生危象高危因素者采用延长气管拔管时间,并对两组危象发生率及气管切开率进行比较.结果全组发生危象44例(18.
目的 报告1例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病例.方法 2003年7月1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合并Eisenmenger综合征女病人在全麻、中低温、全心肺转流下进行同种异体心肺联合移植术.结果手术顺利,心脏自动复跳,血流动力学平稳.无出血、感染和急性排异反应,术后1 h 清醒,36 h拔除气管插管.第3d下床活动.术后30 d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各项生命指征正常,可在隔离病房内自由活动,术后50 d转普
目的 探讨BRAF激活的长链非编码RNA(BANC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以及对结直肠癌HCT116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6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56例标本中BANCR的表达情况(BANCR高表达组28例、BANCR低表达组28例),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
1986年10月至2000年12月间,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病人118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全组男78例,女40例;年龄28~78岁,平均58.7岁.临床表现有反酸87例,胸骨后和(或)上腹部、剑突后疼痛6例,恶心、反酸40例,进食梗噎感38例。
保留十二指肠和胆管的胰头全切除术(Takada法),手术难度大,在国内开展较少.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福建省漳州正兴医院和漳州市医院对5例患者(1例胰头部肿块型胰腺炎,2例胰管黏液性囊腺瘤伴灶性癌变,2例慢性胰腺炎、胰管多发结石)施行该手术.5例患者采用Takada法切除病变,联合一期行胰管原位重建,其中胆总管探查引流1例.手术时间为210 ~ 330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