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诉讼告资格探析

来源 :唯实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根据我国传统诉讼法律体系的规定,环境诉讼原告只能为具有利害关系的个人或组织。然而,由于环境侵权的特殊性,这个制度设计显然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原告资格以放宽的制度设计,满足复杂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环境诉讼;原告;资格
  中图分类号:D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8)12—0092—03
  
  一、我国关于诉讼原告的一般法律规定
  
  在我国,关于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主要来自于《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项规定: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据该条文,只要行政相对人主观上认为具体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即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在这个简单的条文中,需要廓清的有:
  1 该条文对于原告的定义采主观标准,即只要行政相对人主观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依据这一主观标准,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即在具体的个案中,法院在受理的时候也不得以行政相对人实质上未受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为理由而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虽然根据该规定原告资格大大放宽,但并未跳出利益相关的要求,以这样的规定调整由检察院或公益律师作为环境诉讼原告的案例显然显得力不从心。这就要求我们突破常规,设计更为符合实践需要的制度规范。
  2 对于该条文“侵犯”的理解,应认定为包括直接侵犯和间接侵犯。对于合法权益受到直接侵犯的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是没有异议的。而对于合法权益受到间接侵犯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在我国并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且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但按照该条文的规定,结合行政诉讼个案的一些共性,以及新出现的事实,应当是可以的。对此,有学者也曾有同样主张,即这里的侵犯应包括直接侵犯和间接侵犯。这种主张的法律依据即是行政诉讼法的2000年司法解释第12条: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这里的利害关系应认为包括直接和间接关系,才符合立法扩大诉讼原告范围、保护诉讼当事人的立法原意与宗旨。
  另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这个规定对于原告资格的限制要比《行政诉讼法》对原告资格的限制严格得多。
  上述规定是我国关于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一般规定。依据这些规定,在我国凡是受到环境侵权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无疑具有原告资格。但由于环境侵权具有范围广、面积大、侵权对象往往包含不特定公共利益等特殊性质,就使得传统诉讼原告的法律规定远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在这里可以适用我国的其他诉讼制度如诉讼代表人制度以降低成本、提高诉讼效率;即便如此,受到侵害的公共利益应由谁作为原告起诉?目前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并无规定。这些特征都显示环境诉讼的特殊性,呼吁突破现行诉讼制度,制定新的制度以规范不可忽略的环境侵权现实。
  
  二、对环境诉讼原告资格放宽的探讨
  
  由上述论证得知,受到直接侵害的利害关系人,具有环境诉讼原告资格合理合法。那么为了避免单个个体起诉带来的弊端应设计怎样的制度?对于受到侵害的不特定公共利益应由谁作为代表提起诉讼?为此,目前有很多学者想通过对于中外相关理论制度的研究,借鉴其中有益的部分来充实我国在这方面的薄弱环节。其中对于英美国家的集团诉讼、德国的团体诉讼、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等制度无不具有可以借鉴的价值。
  
  1 英美国家的集团诉讼制度
  集团诉讼制度最早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衡平法院,17世纪英国的工业、农业都有相当规模的发展,而且出现了许多垄断性的贸易公司。但是工业革命前的英国,仍是一个以地主庄园为中心的封建主义的农业国家。农民每年要向庄园主缴纳高额地租,同时还要向封建政府、教会交纳赋税,封建剥削制度严重地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国内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并日益激化。1676年采地教区的几名居民代表采地教区的全体居民,对他们的教士向衡平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采地教区居民就其开采煤炭向教士交纳什一税的传统习惯是否公正合理作出判决。结果,衡平法院的大法官废除了传统的什一税,这个判决对于参加诉讼的诉讼代表人和教区内全体居民都具有法律效力。衡平法院的大法官的这一判决导致了集团诉讼制度的产生。
  19世纪初期英国的诉讼代表人制度传人美国,并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称之为集团诉讼制度。美国的《菲尔德法典》将衡平法所创立的集团诉讼制度肯定下来,该法典明确规定:问题是多数人共同的、一般的利益,或者能够成为当事人的人数众多,并且不可能使他们全部出庭,由一个人或几个人代表所有的集团成员的利益提起诉讼或者被诉。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根据美国国会1934年的授权,制定了《美国区法院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该规则采用了诉讼分类法,将集团诉讼分为三种类型,即真实型、虚假型和混合型。所谓真实型集团诉讼,即集团成员享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利益。所谓虚假型集团诉讼,即集团成员之间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连接关系,法院判决只对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对于没有参加诉讼的当事人不具有约束力。所谓混合型集团诉讼,是指集团成员具有某种资格,而对一定财产享有共同的利益。1966年美国又将《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进行了修改,进一步规定了集团诉讼的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以及审查事项等。规定了集团的一个或者数个成员在符合下列条件时方可作为集团诉讼的代表人提起集团诉讼或者被诉:(1)集团人数众多,以至所有集团成员全部参加诉讼实为不可能;(2)所有的集团成员具有共同的法律或事实问题;(3)代表人的诉讼或者抗辩是整个集团的诉讼或者抗辩的典型;(4)代表人将公正并能充分保护所有集团成员的利益。
  按照《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法院受理集团诉讼案件后,对以下几个事项应当进行审查:第一,整个集团成员的利益是否包括那些个别成员在单独诉讼中提起的起诉和抗辩的利益;第二,由集团成员提起诉讼或者被诉,并已开始进行诉讼的争议,是否考虑到了诉讼的性质和诉讼进行的程序;第三,集团成员是否愿意将请求集中到一个特定的法院审理;第四,在集团诉讼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规定的集团诉讼制度,对解决共同利益的多数人的纠纷,保障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保护被投资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德国的团体诉讼制度
  按照德国的《不正当竞争防止法》和《自然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团体诉讼是介于个人和公众利益之间,以某个团体代表他人利益,以代表人的身份起诉或者应诉,这种团体必须具有一定数量的成员,拥有一定资金,并经国家认可。例如,消费 者协会、工会等群众团体组织,可以代表其成员起诉或应诉,而且所要保护的利益必须属于该团体章程所规定的范围以内的。按照德国的法律规定,德国的团体诉讼主要适用以下范围:(1)防止不正当竞争,以保护正当竞争的发展;(2)防止政府的不正当措施,以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3)保护消费者利益,防止伪劣产品和危险品危害公众利益,防止哄抬物价,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3 日本的选定当事人诉讼制度
  日本的民事诉讼法规定,具有共同利益的多数当事人,可以选定一人或者数人代表全体当事人起诉或者应诉,法院作出的判决对全体有共同利益的人具有约束力。
  其实,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亦规定了相似的诉讼代表人制度,包括两种:一种是民事诉讼法第54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在起诉时人数已经确定,可以由当事人推选代表人进行诉讼;另一种是民事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仅适用于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在起诉时尚未确定的共同诉讼,这两种共同诉讼各有其特点。其区别在于第54条规定的共同诉讼在起诉时人数已经确定,而第55条没有。其次第54条规定的共同诉讼包括诉讼标的同一和同种类的诉讼,而第55条诉讼标的只能是同一种类的。第三,第54条规定的共同诉讼,可由全部当事人共同推选代表人参加诉讼,也可由部分当事人推选自己的代表人,推选不出代表人的当事人,在必要的共同诉讼中,可由自己参加诉讼,在普通的共同诉讼中,可由当事人另行起诉;而第55条的规定可由登记的权利人推选诉讼代表人。推选不出代表人的,可由人民法院提出人选与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也可由人民法院在起诉的当事人中指定诉讼代表人。
  鉴于以上相关理论的研究,在环境诉讼中可以建立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以及我国其他部门法的优点且可行的原告制度。即在具体环境行为侵害多数人的合法权益,且每个人参加诉讼成为现实不可能时,可以在受害人中选定代表人或代表集团参加诉讼,但是该代表人或代表集团必须能公正且充分保证其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确定我国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建议
  
  根据环境侵权的特征,建议对于环境诉讼原告应允许多元主体的存在,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1 援用《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代表人的制度。由于环境诉讼当事人人数众多,诉讼标的同一或同种类的特征符合该制度,因此,援用该制度将有很大的便利。一方面,可以避免当事人的重复起诉;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司法机关的工作量。需要注意的是该制度的适用以利害关系人为前提,对于不特定公共利益遭受侵害则可以赋予检察机关以诉讼原告的资格。
  2 赋予检察机关以诉讼原告的资格。首先,检察机关代表国家的意志,而国家具有保护其公民享受优雅环境的义务,因此,在公民遭受环境侵权时,检察机关可以国家的名义提起诉讼。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诉讼,应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情况下提起,这种情况下提起诉讼代表国家的意志,保护的是不特定的公共利益。其次在环境侵权发生时,如果受害人没有提起诉讼,包括受害人无力起诉、不愿起诉等情形时,检察机关也可以代表受害人提起诉讼,这种情况下保护的是具体受害人的利益。另外在很难确定受害人时也可以由检察机关提起诉讼,这种情形下提起的诉讼性质应为公益诉讼的性质。
  3 赋予环境主管部门以诉讼原告的资格。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负有保护国家环境和公共环境资源的义务,而且其掌握具体个案的实质案情,由其担当诉讼原告,保护公共利益和公民的环境利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可以代表国家意志,也可以代表公民的意志,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4 赋予民间环保组织以诉讼原告的资格。民间环保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保护环境利益,赋予其原告资格可以弥补公与私之间的法律真空地带。其诉讼保护的对象可以是不特定的公共利益,也可以是特定的公民个人或组织利益。其性质可以为法律援助的性质。
  目前在我国环境侵权事件时有发生,赋予多元主体以诉讼原告资格,可以编织一个比较好的法律保护之网,使环境侵权及时得到纠正,受害人及时得到救济。
  
  责任编辑 钱国华
其他文献
摘 要:事企分开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江苏公路系统“事改企”的实践表明,突破体制障碍是一项攻坚任务,而稳定养路工则是一项硬任务,其中难点与焦点是养路工的利益问题。在“事改企”过程中,养路工的不稳定既有其自身内在的原因,也有客观环境的外在原因。因此在推进“事改企”的进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公路养护体制的改革及养路工的稳定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公路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摘 要:国内哲学界在“论坛哲学”的个性化过程中,研究范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型,对其追问,“论坛哲学”自身仍旧存在着合法性问题。以“论坛哲学”的个性化直接转接到“讲坛哲学”中使其个性化,越来越成为国内高校哲学导论课程设置的特点,但由于作为根基的“论坛哲学”合法性存在问题,必然导致“讲坛哲学”个性化遮蔽掉马克思主义本质的问题。重新思考“论坛哲学”与“讲坛哲学”的辩证关系,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中促进“讲坛
期刊
作者简介:黄杰(1962- ),男,江苏南京人,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刊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与社会问题。    摘 要:赖昌星和三鹿奶粉之类案件在今天层出不穷不是偶然的。它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伴生物,是社会痼疾和体制缺陷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古老国家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经阶段。当今潜规则的盛行,既带有转型时代的特点,也有传统中国的因素,更有民族心理的负面作用。“潜规则”其实是“钱规则”。如同“镀
期刊
摘 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推动企业科学发展,需要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人人奋发向上、争为发展做贡献的精神,以充分彰显“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营造尊重人、爱护人的浓厚氛围,以深刻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培育团队合作理念,以和谐发展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培育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培育“绿色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努力实现“天人合一”。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着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中旬在无锡召开。会议围绕改革开放30年历史,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党的建设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讨,其研讨主要内容综述如下:关于改革开放的缘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历史阶段和历史经验;关于30年来理论创新、党建制度创新问题;对30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转型、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苏南模式”的探讨等等。 
期刊
摘 要:对近两年来贵阳市非正常上访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重访与缠访数量居高不下;诉求的合理性和行为的违法性交织;部分上访人行为偏激;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影响和危害性较大;处置难度增大。必须通过信访强权、建立健全非正常上访应急处理机制、注重信访维稳考核的科学合理性及建立非正常上访专项资金几方面开展有效工作。  关键词:非正常上访;信访;应急处理机制;社会稳定  中图分类号:C913
期刊
摘 要:社会经济发展理论源于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的理论,其理论及模型的建立强调科学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积累、劳动分工以及制度变迁的作用。但发达国家理论家自身存在的认识论缺陷使其不可能科学完整地建立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及分析模型。因此,必须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理论为实际的反映入手,建立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理论,并以此指导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科学发
期刊
摘 要:政府的区域政策对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江苏省从2001年开始进行的大规模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苏中和苏北地区的经济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政策驱动的苏南产业向苏中和苏北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低劳动成本优势、FDI力度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长效应被强化,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却被弱化。因此,未来江苏省政策调整应注重产业转移的质量,从而增强人力资本对苏中和苏北地区经济增长的
期刊
摘 要:佛教伦理中蕴含着强烈的关注人生、关怀生命等精神价值资源,有益于人们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调适自己的心灵,从而使生命得到真正的安顿。人间佛教的“心灵环保”立足于人心浮躁和困惑的现代社会,以“心灵环保”为方便说法,力图诊治现代人的焦虑、浮躁等社会问题,冀此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品质,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康。  关键词:佛教伦理;生命关怀;人间佛教;“心灵环保”  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道义论的逻辑起点是公共利益,发端于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法与契约论,它们分别表现了对德性的重视与对个人权利的维护。康德完成了最纯粹的道义论伦理体系,为道德而道德是这一体系的核心;二十世纪,罗尔斯继承并充实了康德的道义论体系,力图建构宏大的正义论体系处理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  关键词:自然法;契约论;道义论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