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中的意象赏析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meo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雨巷》是戴望舒传诵一时的代表作,更被称为“雨巷诗人”。作品创作之时,中国正处于政局动荡时期,中国的革命也屡次遭受失败,作者通过对《雨巷》的描写,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迷茫,表达了作者又感伤又期待的复杂情感。对此,本文对《雨巷》中的意象进行了分析,以供相关学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雨巷;意象;忧郁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2-0-01
  引言:
  意象是组成诗歌的基本单元,是作者将内心的感受与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一种表现,从而达到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的意象感受。作者笔下的《雨巷》,虽然在描绘江南小巷在梅雨时节的样子,但意在通过《雨巷》的描写来将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具象表现,以表达作者对国运的迷惘和希望。
  一、诗歌成因
  我国对巷的定义有严格的区分,北方人称之为胡同,而南方人则称之为巷。国内很多学者认为,老北京胡同会带给人一种怀旧、伤感的情绪,江南小巷也同样会有这种感受。因此,奠定了整首诗歌的感情基调,使其成为了一种忧郁美,但这种情感与作者的童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童年记忆总是最深刻的,也是最影响人的,无论童年是欢乐还是悲伤,对人的思想与气质都会产生久远的影响。作者戴望舒在童年时期得过天花,致使脸上留下了些许疤痕,经常会遭到朋友的嘲笑,使其幼小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在这种情况下,使作者产生了忧郁、自卑等负面心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打开这个心结。直到大学毕业后,戴望舒怀着一腔热血要报效国家,但当时的社会比较黑暗,革命多次失败,使其革命信心发生了动摇。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诗人的忧郁情感迅速爆发,以通过对《雨巷》意象的描绘来表明社会的动荡不安,并对国家的未来感到迷惘,最终形成了《雨巷》这篇经典之作。
  二、《雨巷》意象分析
  (一)凄、悠之情
  凄、悠之情是《雨巷》作品中的典型情感,充分表达了江南小巷悠长、凄切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正符合作品的实际感受,也是最佳情感寄寓。江南的主要气候特征是梅雨,当细雨穿过江南小巷时,形成了一种烟雨朦胧的感受,无法真切看清小巷的实际情况。作者通过将梅雨与江南小巷进行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意象,表达的是对革命未来的朦胧感,以及对中国未来的迷惘。这种组合方式,能充分表达作者的忧郁、苦闷之情。如果单独写江南小巷或梅雨,会使文章的情感比较单一,体会不出作者的复杂情感,也表现不出雨巷的凄切、悠长。
  作者除了在描述雨巷的特点之外,还对油纸伞进行了叙述。虽然油纸伞是寻常之物,但确是人们的必备物品,通过对油纸伞的意象分析可知。伞内的世界才是作者的真实处境,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无可奈何的情感,自“四·一二”事变后,作者展开了逃亡生活,只能在伞下的这一小片天地下生存,无法看到革命胜利的希望。而油纸伞价格低廉、做工粗糙,却能保护这些革命者避免受到“雨”的伤害。充分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但力量太小,从而表达作者对难以取得革命的胜利的忧伤之情。作者将自身的生活与政治相结合,使作品更加富有情感[1]。
  (二)忧郁美
  丁香姑娘是作品中的核心内容,《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变成了美的代表,通过作者的描写,使其传统意象发生了改变,带给人一种物我合一的感受。丁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丁香花香气浓郁、颜色淡雅,很多诗人借物喻人,以表达自身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志愿,也象征着作者自身的革命思想。但丁香花期短暂,往往会使人感到伤感,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因此,丁香的意象是一种集合体,将美好、愁怨、圣洁集结在了一体,以抒发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我国很多的文人墨客都以丁香为主题来进行创作,比如,有陈允平的“丁香共结相似恨,空托绣罗金缕”,韦庄的“竹叶岂能消积恨,丁香空解结同心”等,都是将内心的愁怨、哀伤等情感来寄托于丁香千结中。
  作者在丁香的运用上比较极端,一方面描写了丁香的愁怨,另一方面又在赞美丁香的美好,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忧郁之情。如“结着愁怨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愁怨”。作者将人物化、将物人化,使作品中营造了一种虚实结合的氛围,为丁香姑娘的美披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从而创造了一种忧郁美和朦胧美。如果作者直接描述丁香姑娘的特点,不仅无法表达作者愁怨的情感,还会失去美感的创造。
  作者通过对丁香姑娘虚实结合的描写,来表达作者与丁香姑娘之间若近若远的情感。从“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到“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进这雨巷”。作者描述丁香姑娘时,从希望遇见到遇见、再到远离这一过程,将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丁香姑娘身上,虽然她最后消失了,但对美的追求并没有停止,而是期望下一次重逢。在这一阶段中,不仅表达了丁香姑娘是圣洁爱情的意象,也表达了作者忧郁美的意象[2]。
  丁香姑娘在作品中共有两层含义,一是写作者对爱情的追求,对逝去的美好产生的忧愁、哀怨、凄婉之情。另一点则是对中国革命的绝望与迷惘,尽管如此,作者还是对未来的美好有强烈的追求,使得作品中的忧郁美更加缠绵悱恻,更加深入人心。
  结束语:
  通过上述分析,使我们对《雨巷》这部作品的意象有了更深的了解。整部作品将作者的真情实感进行了描述,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对革命感到迷惘和期待。虽然作品中表达了大量的憂伤、哀怨情感,但旨在告诫人们,要有追求希望的勇气,从而走出这雨巷,去到一个光明宽阔的地方,以迎接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杨兴彪. 丁香空结雨中愁——从《雨巷》看戴望舒诗歌的意境美[J]. 中学语文,2016,(15):128-129.
  [2]周娟,刘明国. 《雨巷》不解,难在丁香结——浅解《雨巷》一文的意境及主旨[J].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1,(Z1):49.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本文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本人多年武术教学经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了中华武术的哲理性,包括:中华武术文化向人们展现出一种积极的世界观、中华武术文化体现出了一种和谐的人生观(以和为贵是中华武术的主旨、中庸之道是中华武术的追求)、中华武术文化树立了一种崇高的价值观即爱国主义精神,希望可以帮
在传统的营销管理研究文献中,对于分销渠道竞争力的研究是比较薄弱的方面。本文以家电业为研究范围,以家电业渠道竞争力为重点研究对象,总结出构成竞争力的因素,有助于理论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2  摘 要 世居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在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文化,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宝库增添了绚丽多姿的宝藏。本文对世居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继承、发展、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藏民族 传统体育  
本文依据管理学的有关理论,分析了当前特区高校科研发展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科研管理的理念、科研管理的模式、科研管理的手段以及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四个
摘 要:舍八日是土家族特有的一个传统节日,去追忆祖先创业的艰辛,缅怀祖先的功绩。作为土家族的民族一员,作家孙建忠通过象征、夸张的手法使“掐普”形象野性十足,时而离奇荒诞,时而回归理性。因此,其魔幻色彩使读者从内心的谷底生发出来。本文结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其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象征;夸张;意识流  作者简介:张煜婷,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2016级硕士研究生。  [中
摘 要:中华民族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实践过程中,创作了大量丰富的文学作品及典故,涵盖了我国古代先民祖辈的文化、认知与思想精神等,所形成的意识形态积极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同时在当今社会,宣传汉语言文学经典的新渠道也层出不穷,有必要探讨当下针对文学经典的深度阅读和情感体验问题。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深层体验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概述了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特点,进而分析了当前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提出了实现我国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文化 传承 发展  武术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文化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
摘 要:鲁迅笔下的子君和丁玲笔下的莎菲相同的,她们都是五四浪潮影响下的叛逆女性,她们无谓当时的封建腐朽的思想和世俗的眼光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在情爱关系中主动选择,在追求女性的解放、自我意识的解放,最后她们的爱情都是以悲剧收场。但是她们也是不同的,子君内心深处有很深的封建思想蒂固,她思想道德上守旧,依附于涓生。而莎菲与子君却是相反的,她不会把男性当成自己生活的唯一依赖,不会依附于任何男性生活,只想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高校武术教学中日益凸显了众多的问题,当前的高校武术教学中呈现出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学内容较为陈旧、教学内容没有新意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众多的高校武术教学现状。在高校武术教学中,教师教学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无法准确的传递出正确丰富的教学内容,从而使得高校武术教学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  摘 要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目前在高校学习中被给予了广泛的重视。在武术教学实践过程中,运用表象训练法,显著提升了高校武术教学的有效性。一般通过术语表象法和动作表想法这两种常用的方法,表象训练法注重运用心理技能训练,来增强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达到提升学生成绩和学习效率的目的。本文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