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氧疗,你需了解的知识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程伯是老烟民,患有严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轻微劳动就气喘出汗。过去他三天两头就要住院,可前几天程伯回院复查,只见他气促好转,精神状态也有改观。我打趣他:“程伯,好久不见了,气色挺好,用了什么灵丹妙药啊!”
  程伯开心地说:“就是听了你的劝告,买了一部制氧机,坚持家庭氧疗,还彻底戒了烟,效果真不错。”我这才想起,前年冬天,程伯因气促加重住院,出院时,我建议他买一部制氧机,坚持长期家庭氧疗。现在,他的病情有如此改观,真令人高兴。
  氧疗适宜人群
  有肺部病变的人 如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者,肺间质纤维化、尘肺、肺癌、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低氧血症者。
  有心血管疾病的人 伴有低氧血症的心脏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急性心梗、心绞痛、心衰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因不能有效地把新鲜的血液输送到全身,会出现缺氧情况。补氧可以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预防猝死性冠心病。
  严重贫血的人 人体贫血时血液中红细胞容积减少到正常范围的下限,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携氧量相应减少。严重贫血的人如能及时补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因缺血缺氧导致的疲劳无力、头晕眼花、精神不振等症状。
  另外,高度肥胖和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等引起的低氧血症患者也适合进行氧疗。他们进行长期氧疗可以减轻低氧血症,改善大脑供氧状况,延缓肺心病的发生发展,减轻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功能障碍,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
  长期氧疗方法需讲究
  首选制氧机 目前,市场上有氧气袋、氧气瓶、制氧机、氧力得等多种氧疗产品:氧气袋价格低廉,充气方便,但使用不便,含氧量少,不能长期保存;氧气瓶使用方便,氧气流量任意调节,可以长期保存,但一次性投入较大(几百元到上千元),携带不便;氧力得等化学制氧剂适合外出旅游携带,但氧流量小,持续时间短,平时消耗品较贵。所以,如果需进行长期家庭氧疗,制氧机是最方便、较经济的选择,适用于长时间和固定场所吸氧。如果仅仅是较短时间的家庭氧疗,可采用压缩氧气瓶供氧。
  首选耳套式吸氧 耳套式吸氧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患者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其他三种方法:鼻塞式不易固定;鼻勾式长期用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效果;面罩吸氧导管(松紧带式)使患者有憋气感、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
  氧疗时间及流量
  吸入氧浓度因人而异。吸氧前最好由医生对在家吸入氧浓度和氧流量进行指导,不能自行盲目调节。
  对部分平时没有或仅有轻度低氧血症的患者,每次吸氧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氧流量为1~2升每分钟,每天吸氧为2~3次,也可适当根据身体情况适当增加吸氧次数。健康人群通过正常的呼吸过程,可以给大脑提供足够的氧气,不能把氧气当补品,而盲目吸氧。
  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每日至少吸氧15小时,氧流量为1~2升每分钟,吸入氧浓度为25%~29%,并持续达6个月以上,才能达到纠正低氧血症与心肺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睡前是一天中最好的吸氧时机。心血管疾病常在深夜或凌晨发作,睡前吸氧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作。而且氧气的镇静作用,可以改善睡眠,尤其是对精神紧张、大脑疲劳过度引起的失眠有效。
  注重氧疗细节
  加温加湿 资料表明:加热湿化的氧可使气道内分泌物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所以,长期氧疗者需注意在湿化瓶中盛50~70°C温水,达瓶容积的1/3~1/2即可,每日更换。
  清洗和消毒吸氧工具 家庭制氧机的分子筛需要定时清洗,否则病毒和氧气混在一起,吸附在分子筛上,患者吸氧时会把细菌吸入体内,严重者会造成感染。长期吸氧者应每周更换氧装置中的导管、湿化瓶,并清洗消毒。鼻塞应每日更换,两侧鼻孔交替使用,即这次是左侧,下次是右侧。
  强化安全用氧意识 氧气是助燃气体,使用时应注意防震(避免倾倒撞击)、防热(放在阴凉处,至少距暖气1米)、防火(严禁烟火和易燃品,至少距火炉5米)、防油(氧气表的螺旋口处勿涂油,也勿用带油的手拧螺旋),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前检查氧气导管有无扭曲、阻塞、氧气装置有无漏气、氧气流量浮标是否到位准确。制氧机开启工作时,切勿使流量计浮球置于零位上。
  定期随诊与家庭访视
  在氧疗期间,可从以下四方面判断是否有效:1.呼吸是否平稳,呼吸频率、深度是否正常;2.脉搏是否较前缓慢;3.精神状态是否有好转;4.发绀是否减轻或消失。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测量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以及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来判断氧疗的效果。根据医疗条件,患者每月或3个月到门诊随诊1次,观察症状、体征,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以及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等。
  氧疗患者应正确记录氧疗日记。如氧疗时间、流量以及氧疗后的病情变化,为门诊随访或就诊时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家庭给氧不是万能的,一旦病情变化,不能依靠提高氧流量来缓解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氧疗的同时应辅以其他必要的治疗措施,加强营养,增强体质,务必戒烟。需要长期氧疗的患者多数年老体弱,应注意保暖,室内要定时通风换气。多食用葵花籽油、杏仁、奇异果、红薯等食物。
其他文献
面对中小学生网络失范行为,教育工作者应如何应对?应采取教育、管理与疏导三管齐下的方式对学生的网络行为加以正确引导。青少年网络信息教育的目的就是使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
目的 探讨眼外伤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点,为眼外伤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眼科住院的眼外伤患者1441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男∶女=4.89∶1,高峰年龄25~48岁.职业以体力劳动者为主.眼外伤住院患者以眼钝挫伤和穿孔伤为主,分别占住院部眼外伤的44.90%和39.47%.5年间各相邻年度间眼外伤疾病构成比无明显差异(0.25< P<0.5,a=
目的 探讨对因各种原因需取出原有眼窝填充物者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置换术的适应证和方法.方法 对61例伴原有眼窝填充物因各种原因需取出者同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结果 随访6~175个月,无继发感染和植入物排出现象.6例出现轻度上睑凹陷,其余病例放置义眼片后外观满意.结论 无明显感染症状的需取出原眼眶填充物者,可以在取出眼眶填充物的同时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目的 讨论白内障手术前常规使用的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滴眼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白内障手术前120例(120眼),随机分为6个组.术前分别以4次/d及1次/h两种频率滴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连续3d,检测用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角膜厚度.结果 3种滴眼液按照两种使用频率连用3d,用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中央角膜厚度自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