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F仿星器标准磁场位形分析与高能量离子运动轨道模拟

来源 :原子能科学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kagelda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H-1NF仿星器的磁场线圈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了其在标准运行模式下的磁场位形特点,并模拟计算出高能量离子在该标准磁场位形中的典型运动轨道.基于H-1NF仿星器标准磁场位形的磁轴位置和磁面沿环向角的变化规律,以磁轴为旋转轴,按照旋转规律将不同环向角的极向截面旋转后得到一种旋转坐标系下的等效标定极向截面,并将高能量离子的三维运动轨道投影到这种等效标定极向截面上,从而可更加清晰地显示出高能量离子在该磁场位形中的运动轨道特征.结果 表明,H-1NF仿星器中的通行粒子和捕获粒子轨道特征均与一般托卡马克中的相应粒子轨道特征相似,但H-1NF仿星器中的通行粒子轨道在等效标定极向截面上绕几圈后才闭合,H-1NF仿星器中捕获粒子的香蕉轨道没有闭合,且轨道逐渐向磁面外侧漂移,最终可能导致粒子损失.
其他文献
倒置几何结构CT成像系统理论上具有扫描视场大、图像信噪比好、锥束伪影小等优点,但其多焦点、稀疏角的扫描模式亦会带来投影数据截断、稀疏和局部数据冗余等问题.本文利用电子束扫描阵列微焦点射线源和高分辨率小面积探测器等构建了一种新型高分辨率、大视场的倒置几何结构Micro-CT实验系统(IG-Micro-CT).针对该系统多焦点、稀疏角扫描模式下的投影数据截断和稀疏等特点,提出一种图像先验约束的全变分正则化SART迭代CT图像重建算法.首先通过仿真实验对图像重建算法进行了验证,并对阵列微焦点数量、旋转扫描分度数
根据宇宙射线缪子库伦散射角进行核材料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Geant4获取的U、Pb、Fe的缪子库伦散射角数据集,分析缪子散射探测数据的分布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测试了缪子散射探测数据的概率分布函数参数和峭度对不同材料分类的性能,提出基于分布特征的宇宙射线缪子核材料快速检测算法.结果 表明,该算法仅用数量为10000的缪子散射探测数据,能实现对相同厚度的U、Pb、Fe的分类,分类准确率达到98.9%以上.
为有效处理铀转化生产线废水中的氟,并将其含氟量降低至排放限值以下,设计了钙盐絮凝沉淀法和超滤与离子交换法相结合的铀转化生产线含氟废水处理工艺,其主要流程为先使用石灰、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进行石灰絮凝沉淀除去大部分F-,然后利用超滤膜除去废水中的氟化钙微粒,最后利用特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微量F-进行选择性吸附达到进一步除氟的目的 .实验室规模试验和工程化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工艺可使含氟废水中的F-含量降低至2 mg/L以下,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F-含量小于10 mg/L的
BIXS(β射线诱发X射线光谱法)是一种针对材料中氚的无损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探测氚在材料与工作气体(氩气)中诱发的特征X射线与轫致辐射X射线谱计算材料表层(β射线射程范围内)与基体中的氚含量与分布.通常认为氩的Kα特征峰强度与材料表层氚含量呈正比,然而该结论的前提是氚在材料表层均匀分布,而未考虑非均匀分布的情形.本文详细评估了氚在材料表层的深度分布对BIXS能谱中Ar(Kα)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均匀分布的情况下,β射线最大射程的1/10范围内的氚对Ar(Kα)强度的贡献约为50%;在非均匀分布的情况
乙醇胺(ETA)作为碱化剂对减缓核电站二回路系统的腐蚀有良好效果.为增强ETA的缓蚀效果,进一步减少腐蚀产物向蒸汽发生器的迁移,本文研究了3 mg/L ETA与不同浓度(0.1、0.3、0.5、0.8 mg/L)3-甲氧基丙胺(MPA)复合水工况对304L不锈钢的缓蚀特性,通过高压釜高温挂片模拟二回路条件,并通过微分电容曲线与原子力显微镜(AFM)力曲线测试结合的表征手段对其缓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其进行了形貌表征.微分电容曲线表明,ETA+ MPA复合水工况可更好地抑制304L不锈钢表面的腐蚀,溶液中有
为了弥补传统场所α气溶胶实时连续监测技术在后处理等场所239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方面探测能力和响应速度方面的不足,本文开展了基于ICP-MS的空气中239Pu气溶胶连续监测技术研究.通过对气溶胶直接进样方法、ICP-MS连续测量定量方法、238U干扰等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建立了基于ICP-MS、气溶胶直接进样系统和膜去溶雾化器联用的场所239Pu气溶胶活度浓度连续监测技术.在单次测量时间为1 min的情况下,依据ISO 11929(2019)计算得到本系统对239Pu气溶胶判断限和探测限分别为1.2
本文估算了系统级封装(SIP)外壳内,受脉冲X射线辐照产生的电磁干扰(EMI)环境.首先通过蒙特卡罗数值方法计算了可伐合金及印制电路板(PCB)表面受X射线辐照激发电子的产额和能谱,并基于该计算结果开展了电子自洽运动的数值模拟.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和粒子模拟技术(PIC)对电子产生电磁场的过程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电子的运动使得电子发射面附近的EMI环境最强.此外,从频谱可看出,电磁干扰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且频率取决于X射线的时间参数.通过减小SIP外壳的受辐照面积及高度可降低外壳内的EMI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数据重点实验室中子积分实验装置,分别完成了氘氚中子与不同尺寸Fe、W样品作用的泄漏中子飞行时间谱实验测量.利用MCNP-4C程序开展了泄漏中子飞行时间谱的模拟计算,Fe和W的评价数据分别采用CENDL-3.2库及CENDL-3.1库的数据,并将两数据库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重点分析了CENDL-3.2库中Fe和W的数据的改进与不足.结果 表明:对Fe中子评价数据,CENDL-3.2库在弹性散射能区、连续能级非弹性散射能区及分立能级非弹性散射能区,模拟结果均与实验结果符合
裂变位能曲面是裂变核结构性质和裂变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本文使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描述裂变过程中原子核的形状,采用基于Lublin-Strasbourg Drop(LSD)宏观模型和Yukawa-Folded微观模型计算了236U多维裂变位能曲面,研究了位能曲面随不同集体自由度(原子核拉长形变、左右碎片质量不对称度以及颈部宽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温度对位能曲面的影响.在位能曲面基础上采用基于Born-Oppenheimer近似的三维集体模型描述原子核裂变过程,计算了236U裂变碎片质量分布,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
在光伏系统中,提升光伏发电效率的同时减少成本,降低风险是研究光伏发电机组系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因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最大功率跟踪点,配合双闭环控制的策略,来迅速并实时的使得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减少蓄电池损伤的可能性.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验证该策略对光伏系统中蓄电池的控制成果,证明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以及关于蓄电池管控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