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气管造瘘口置入支架急诊治疗气管留置套管后狭窄一例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labing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75岁,主因全喉切除术后7个月,进行性呼吸困难1个月于2009年12月12日急诊入住江苏省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患者7个月前因喉癌(T4N1M0)行全喉部切除和双侧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术后予以颈部气管切开造瘘,留置气管金属套管维持通气.近1个月出现渐进性呼吸困难,患者来耳鼻喉科求治时已经出现显著的呼吸障碍,吸气性“三凹征”明显,气促评级为Ⅳ级,脉氧饱和度( SPO2)高流量吸氧时为70%。

其他文献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的身体健康.随着乳腺癌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的进展,乳腺癌的病死率已逐年下降.在综合治疗中,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占据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全球有超过20亿人口曾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HBV),其中超过3.5亿为慢性感染者[1].HBV慢性感染者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细胞毒化疗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HBV再激活.对于接受乳腺癌辅助化疗的患者,HB
期刊
目的 探讨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可行性,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取腓骨长肌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5例,男30例,女5例,年龄21 ~ 56岁,平均31.8岁.交叉韧带损伤均在C型臂透视下微创操作,手术均取自体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韧带,重建韧带用可吸收螺钉挤压固定.术后评估包括临床检查,Lysholm评分,KT-3000测试,美国足踝外科学会
每年约有新发卒中患者2200万,急性卒中患者对社会的负担是显而易见的.在欧洲,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用于急性卒中后的溶栓治疗是有严格指征的:年龄< 80岁,发病时间<3h.但是根据既往的一些报道和荟萃分析发现,年龄> 80岁,溶栓开始时间>发病时间3h,似乎患者也能从中获益.为此第3次国际卒中试验(IST-3)协作组将部分发病时间<6h,年龄>80岁的溶栓患者均纳入研究,其结果发表
期刊
患者女,60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咳痰、发热伴胸闷、气急5个月”于2010年8月11日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科.患者于2010年2月出现咳嗽、咳痰、发热,体温最高38.7℃,胸部CT示左下肺大片实变、两肺多发斑片影(图1),血气分析示pH 7.32,PCO2 87 mm Hg(1 mm Hg=0.133 kPa),PO2 56 mm Hg,外院以“重症肺炎、Ⅱ型呼吸衰竭”收住院,予气管插
期刊
目的 探讨慢性扩张性脑内血肿(CEICH)的诊断依据和处理原则.方法 对1987年6月至2012年1月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等4家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42例CEICH的资料42例CEICH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病理结果、术后随访等方面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病程22 d至10年,均为慢性起病,其中23例误诊(54.8%),分别误诊为囊性胶质瘤、
患者男,51岁.2011年10月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低回声占位,边界清,大小约51 mm×41 mm,考虑恶性肿瘤,于2011年11月1日入院.2011年11月3日腹部增强MRI提示肝V、Ⅷ段可见分叶状团块状长T1、T2信号影,大小约56 mm×46 mm,弥散加权成像上均呈高信号影,增强后团块影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强化减低,腹膜后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恶性肿瘤.询问病史得知该患者3年前曾行右侧
期刊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罕见的以表现型与朗格汉斯细胞(LC)相似的细胞浸润单一或多器官为特征的克隆增生性疾病[1].该病发病率极低,发病率在儿童为(2 ~10)/100万,成人为(1~2)/100万[2].本研究对1999至2011年33例LCH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28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h于2011年5月22日收入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既往身体健康.体格检查:神志清,双眼向右侧凝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应灵敏,左侧鼻唇沟浅,伸舌右偏,颈软,左侧肢体肌力0级,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双侧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双侧Babinski征(-)。
期刊
目的 分析患儿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分型对泪道探通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系列研究.对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门诊就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741例872眼采用表面麻醉下泪道探通术,对于首次泪道探通失败的患儿于术后4周行再次泪道探通术.根据泪道阻塞情况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并根据首次泪道探通的年龄分组为幼龄组和大龄组.观察不同临床分型、不同组别患儿的首次及再次泪道探通治愈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
病历摘要患者男,77岁,因“活动后胸闷6个月,间断便血4个月”于2011年5月26日入住中日友好医院.患者6个月前开始出现劳累后胸闷、气短.外院动态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ST-T改变,考虑为冠心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症状减轻.患者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鲜血便,每日1次,每次约50 ~80 ml,未见黏液及脓性分泌物,持续3d,伴头晕、心悸、冷汗,无发热、咯血、胸痛、盗汗,给予止血、抑酸等药物治疗6d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