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汗液中的IgE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us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汗液中免疫球蛋白的状况许多作者均曾做过研究,发现有IgG、IgA、IgD和偶见IgM.但未见有IgE的报告.本文作者采用Gleich等的双向抗体放射免疫法测定人血清及汗液中的IgE.受测者共18人,其中11人为皮肤正常和无异位过敏史者,7人为皮肤病患者(4名有异位性皮炎,1名皮炎伴有很高水平的血清IgE,1名瘙痒症,1名银屑病).18人中男12人,女6人,年龄为20~57岁.

其他文献
作者对最近二年中患有寻常疣的24名患者的健康皮肤上进行生化和生理学的检查,并以相同年龄和性别的46个健康人作对照,其结果如下:(1)患寻常疣的病人和健康的对照组相比,皮面脂质的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其中盆烯百分比显著减低,(2)硷的中和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期刊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又名Lyell氏病。本病可与淋巴瘤、曲菌病、中毒、放射、植皮反应、熏蒸剂伴发或诱发。但以往学者认为葡萄球菌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主要见于儿童,而成人则少见。最近研究证实成人皮肤对葡萄球菌产生的毒素也敏感,故成人感染葡萄球菌后,葡萄球菌毒素亦可引起成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然而成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现在一般认为由药物所致。
本文报告口腔粘膜局灶性上皮细胞增生症三例,并复习有关资料。三例均为儿童,一例男孩,年13岁,另二例系两姊妹,分别为9和6岁。怀疑其为病毒感染,但皮损和培养细胞的电子显微镜检查未发现病毒。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少年,Buchner于1973年收集的72例中54例小于18岁,常有家族史。
期刊
既往对寻常疣的治疗方法颇多,但大多数无效且不少是疼痛的,而有些则是危险的.鉴于5-氟尿嘧啶局部应用对良性和恶性皮肤疾患均有疗效,从而提示了对疣的疗效的研究.在该项研究之前,作者曾试用5%氟尿嘧啶软膏在未加封包的情况下治疗过手部的疣,结果无效.嗣后又对6例手部多发性疣采用同样软膏在封包下治疗了许多周,仅一例进步.
期刊
本文报告6例皮肌炎患者,女4,男2,年龄32~48岁,均在甲皱襞处具有特殊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此外尚有甲小皮的肥厚、粗糙及角化过度。作者发现当患者的皮肌炎改善时,上述变化完全消失,而病情恶化时,上述变化又重新出现。
期刊
作者首先略述肠病性肢端皮炎的一般发病情况.自1953年Schlomovitz报告用喹啉制剂口服治疗本病有效,使本病的预后有了改善,但其机理不明.Hansson提出喹啉的效果可能是由于它与毒性色氨酸代谢之间的竞争有关.作者报告1例肠病性肢端皮炎用硫酸锌口服治疗后获得痊愈.患者男18岁(1955年出生)出生后5月开始发病,1岁以后发展为典型的肠病性肢端皮炎,除皮损外,毛发、眉毛、睫毛几乎全部脱落.在2
期刊
本文介绍25例(年龄6~18岁)随访2~103个月(平均26个月)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经验。其中17例为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6例为膜性肾病,2例为局灶性肾小球性肾炎。全部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及局灶性肾小球性肾炎患者均有血尿,但在膜性肾病中仅见到3/6有此变化。10/17例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性肾炎及5/6例膜性肾病患者于病程中曾出现肾病综合征。
此种类型的损害最早是1960年在英国伦敦国际病理学会上由Rees替Wadz报告的。这是一类特殊形态的麻风瘤。1963年Wade作了正式报告。同年在第八届国际麻风会议上再次报告了此类病例。此后在阿根廷、埃塞俄比亚、美国、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均先后观察到此类病例。看来,此种病例并非少见。
期刊
作者指出疣病毒是一种含DNA的病毒,目前有许多抗DNA制剂具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而且毒性较低.本文是应用这类制荆中的一部分治疗顽固性疣的一个试验性研究报告.对24例患者进行了试验性治疗.年龄15~57岁,平均35岁.16例患者疣限局于足部;5例只有手部受累;3例手足均受累.每例患者疣的数目为1~20个.病期1~21年,平均4.6年.
期刊
Mebryl是一种新型的抗组织胺药物。作者选择了荨麻疹、瘙痒症、接触性皮炎、苔癣化湿疹、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患者共86例,年龄在10~60岁之间,分两组进行治疗。每组43例,分别服Mebryl或Dimethindene作对比观察。服法:Mebryl组每次1片(25毫克),每日2次,少数瘙痒剧烈患者为每日3次。Dimethindene组均为每日3次,每次1毫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