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N)对刚玉质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来源 :耐火材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xuan365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料采用电熔白刚玉,基质采用白刚玉细粉、活性α-Al2O3微粉、SiO2微粉及Ti(C,N)微粉,按骨料与基质质量比为7030,α-Al2O3微粉和Ti(C,N)微粉总质量分数固定为10%,制备了Ti(C,N)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和10%的三种刚玉质浇注料,对比了三种材料的常温物理性能、抗碱(K2O)性能及抗渣性能,并借助XRD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材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加入Ti(C,N)后,刚玉质浇注料经1500 ℃ 3 h 热处理后强度显著增大,抗碱(K2O)性能及抗渣性能随Ti(
其他文献
徐冠华院士认为,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是促进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小池塘不可能出鲸鱼,推动地理信息产业的成长壮大。需要潜在的巨大规模的市场。对地理信息的经济行
通过总结所在学校历史教研组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分模块—团队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旨在论述该教学模式在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可行性及有效实施路径。
本刊讯 本刊将于10月8日推出《经天纬地五十年》增刊号,作为献给国家测绘局建局50周年的生日礼物。
期刊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令人振奋,深受鼓舞。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
2002年10月3-5日,由国际现代化学史委员会(Commission o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emistry,简称CHMC)主办的第4届国际现代化学史研讨会在地处美国费城的化学遗产基金会(Chem
摘 要:一直以来,在教育过程中,力求通过大量的训练让学生获得能够尽快得到正确答案的能力,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能力训练。因此,学生在这种讲授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中,渐渐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由此变成了简单的机械劳动。然而,在课堂中教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深刻思考以及数学教学实践,提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
当前我国《物权法》虽规定出于社会公益需要可以征收私人财产,但并未列举公益需要的具体情形,从而引起学界极大的争议。这种规定的不足表现在:与宪法的关系不协调;忽视了我国传统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很多优秀的文化,使我们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了解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提升国民自豪感。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
广西五保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伦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价值目标定位与实际效果的不一致;参与主体责、权、利的界定不明确;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集体利益、整体利益的冲突;救助责任认知
历史上,华南少数民族的社会生产劳动显示出与汉族农业社会不同的社会劳动分工特点,其妇女在农耕纺织、采集渔猎等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究其原因,这与华南地区生态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