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剪纸传承人刘士标口述史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x_lp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摘要】:在刘士标剪纸艺术博物馆里,刘士标先生为我们讲述了他艺术生涯的几次转变,介绍了他作品背后的故事,回忆了当年在全国大炼钢铁背景下他的创作过程,还讲述了他对现在剪纸艺术传承现状的担忧和看法。刘士标先生对于艺术的追求延续了六十年,同时,他的剪纸艺术之路也深受特色社会主义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刘士标;口述史;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士标,男,1940年生于湖北高级工艺美术师,长期从事企业文化工作,曾任武钢画院院长,系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湖北省剪纸艺委会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委会副主任,湖北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湖北省、武汉市美术家协会会员。2011年被《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授予“湖北创意推动人物”,同时被湖北省推荐为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刘士标六十年剪纸艺术生涯,其创作颇丰,尤其以工业剪纸题材作品独树一帜,在国内外多次展出,影响极大,相继被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博物馆、艺术馆及国内多家艺术馆收藏。他主编有《武钢剪纸》《湖北剪纸》《长江三峡风光》《江城大武汉》《美丽青山》《百喜图》《刘士标剪纸艺术》等二十多部作品专集,先后荣获建国五十周年剪纸展览会金奖、第八届中国艺术节金奖、“首义魂”全国大展功勋奖等多项大奖,其作品、论文被收入《中国美术年签》《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工艺美术大全》《世界华人艺术家成就博览大全》等选集。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协联合授予的“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授予的“新中国剪纸艺术家”等称号,并被评为湖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汉剪纸代表性传承人。
  采访时间:2016年11月9日
  采访地点:刘士标剪纸艺术博物馆
  采写:汪涵 张妮 曾君
  摄录:姚红果 周环
  张妮(简称张):刘老师您好!
  刘士标(简称刘):你们好!
  张:刘老师你是什么机缘巧合下接触到剪纸的?
  刘:我的老家是湖北监利的,小时候隔壁有人剪纸,我就开始喜欢了。
  张:剪纸分很多流派吧?
  刘:不是分流派,这个是孝感的,这个是仙桃的,这个是鄂州的,这三个地方的剪纸都是雕花剪纸,它这个都是联合国批了的,国家和联合国都认定的,湖北最好的剪纸是雕花剪纸,可是这些剪纸都是几百年以前的,就这么留下来。它这个不分流派,就是湖北主要是雕花剪纸,和其他的地方手法不一样,东北的呀,湖北的呀,黑龙江的呀,上海的呀,各个地方都不一样。它分地区,我们湖北主要是雕花剪纸。
  汪涵(简称汪):它剪得都还很生活化。
  刘:這是鞋花,这是鞋垫,这一围兜,这是给小孩用的,这个是帽子,这些是拿来卖的,就是以前农民啊,用来做鞋垫。这个是鄂州的,这个原来都是历史的东西,这都慢慢的变了,各个地方都有大量的东西,它都有上千种。
  周环(简称周):这里为什么会有刺绣?
  刘:这是剪纸变的,进化以后就变成这个样子,变成刺绣,變成刺绣这个样花就是剪纸,这是当时我们湖北历史上变成的样子。可是我参加工作以后,我就把剪纸走向了几步,走了几步。那是我们在仙桃,我们召开了一个会,就是这个非遗啊,我们现在的人不容易接受,在现在人们不容易适用,现在哪个还把枕头拿来画,绣了花的枕头啊,现在根本都被淘汰了,现在就是如何继承它的手法,继承它的民间工艺。以前剪纸那是贴近农村人的生活,到城市呢,它搞不上了,城市哪个剪那个贴窗花,哪个穿花鞋子,哪个戴兜兜。不过有一些家庭,他会帮他的孙子啊,重孙啊,做一些这个东西。过去那些老婆婆死了,她会做一些花鞋子,现在的人死了,他根本不计较这些东西。我呢,就是把这些东西呢,把它转变了,把它搞适用。
  张:现在你们的工具有改变吗?
  刘:有改变,但是你还是要继承他的东西,他的东西你还是不能忘记,不能丢掉,不过现在呢,都有一些自动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呢,好多都变了。不过呢,不管你再怎么变,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剪一般的东西,鞋花呀生肖呀蝴蝶呀,我的爷爷是怎么样剪的,我的父亲是怎么样剪的,我就是怎么样剪的,一直传下来。现在我们搞的东西就不一样了,和以前比呢,要在继承它的基础上,才能发挥自己的东西。因为我以前是武钢的,武钢是炼钢炼铁,出钢材的,我就把它篆下来,是第一个用民间的剪纸来反映钢铁,是怎么样生产的,是怎么样劳动,人们是怎么样用钢铁来享受物质家庭啊,环境啊,这是第一步我走的,从五六年开始走的。要不走这样呢,你的工厂你是呆不下,他让你干什么你不干试下,那领导也不支持你,所以我后来反映了工业,反映了生产,反映了劳动,反映了场景。那时候一直到北京展览,我去了的,因为它们为武钢争了光。现在在全国,只要是工业剪纸,就是武钢剪纸,就是刘士标剪纸。因为联合国在九五年,就给我一级了,湖北省就是我一个,是我把它从一个民间的剪纸变成了工业剪纸,现在只要是工业剪纸,全国都知道,刘士标剪纸。
  周:您退休以后还做工业剪纸吗?
  刘:我退休以后啊,后来我就转成剪风光,凡是一些到湖北来旅游的呀,买的纪念品都是外地造的,反映湖北的、武汉的不多,后来省里就交代了我这个任务,要搞风光剪纸。搞风光剪纸呢,这里有四本珍藏册,有我出的四本书,都是实物的,不是拍照的,所以蛮贵,我那四本大概价值一千多万吧。我没有赚钱,我只帮忙设计、加工,这个销售呢,都是政府的各个部门在搞的。
  汪:老师您这个《长江三峡风光》做了多长时间?
  刘:我这个这次参加的国际展览,在汉阳,在国际展览会上,是非遗,反映长江的这个,这个前前后后,我花了五年时间。这一张作品啊,我花了五年时间搞的。这个是从荆州到重庆,整个长江两岸的风光啊,我都搞了。因为我原来当那个院长的时候啊,都去采风,这就是原来的采风,后来我还专门到海外做了展览,这幅作品整个装起来就是十米。从荆州到重庆,两岸的风光,三个峡都有,沿岸的主要风光都有。   曾:刘老师,这幅是什么呢?
  刘:这一幅可以说是我的开天河吧,这叫藏书票,这个藏书票只有我国的国画、书法,后来我就把它加工成剪纸。我是开了个先河,它这个藏书票起的作用是什么,就是国际通用的呢,就是你认为哪本书你喜欢,你就用一张藏书票来记载这个。像鲁迅啊这些大文人,他们看书呀,保管书呀,都是用藏书票。我以前这个有四百多套,他们都要卖,现在都没有了。这个是日本哟,美国哟,这几个国家都通用的。他们一些老的艺术家呀,老的作家呀,都用这个。
  汪:您是怎么想到要做工业剪纸的?
  刘:毛主席五八年来武钢视察的时候他就讲了,武钢不但要生产钢铁,你们还要生产其他的东西,这个指示从五八年到现在都还在用。你单纯搞钢铁,那钢铁不值钱的时候,那我还可以造机器呀,修高楼呀,造机器呀,制造车床啊,汽车啊,所以现在钢铁行业的武钢都搞。
  张:刘老师,您为我们讲解一下幅《炉火正红》吧。
  刘:这些是工业剪纸,这个展厅全部都是工业剪纸。这都是七几年的作品,这就是炼钢工人,当年的炼钢工人多造孽啊,穿的都是呢子大衣,在上千吨的钢铁旁边,在操作。这几幅作品呢,是我最得意的几幅作品,美术杂志啊,还有人民日报啊,都来采访这个,这都是七几年的作品。这个是炼钢的钢水包,这个钢水包里面倒出来的钢水,就制造了这些东西——缝纫机哦,自行车哦,最后有飞船,有潜水艇。当时记者来采访的时候,就问三四十年前,你怎么知道你的钢铁可以搞人造卫星啊这些东西?我说那个时候啊,人们不知道什么叫做人造卫星,只知道将来可能有这些东西。我们剪纸就用民间的那些手法呀,把它美化了,别人拿个铁锹来加原料,当时戴的手套都是帆布手套哦,很难受那样子,我们拿来就把它美化了。
  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幅《井下采矿》吧。
  刘:这个是矿山,开矿。矿石都是从山底下一两百米,几百米的位置开出来,这是矿井。老工人来看了以后,他就知道‘我这一辈子是怎样走过来的’,很有感触,还有的带孙子来看。这样的情况当时在我们国家还是非常先进的,我就把这些钢铁原来有人工操作,到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到自动化,把这个都记载了下来,反映了历史。这是当年的工人,都穿着帆布衣服,帆布里头还带有呢子,它才隔热,人要和上千度的高温隔热。
  我们国家五八年的钢铁才是七千万吨,那个时候是“超英赶美”,我们那时候毛主席提出来口号“三年超过英国,五年赶过美国”,可是现在,七亿吨啊,原来七千万吨都还要把家里的铁刀、锅砸了来炼铁,还是原来那种苦的精神,才造就了现在好的条件。这确实很不容易,我们主要是记载了这么一个过程。
  我们在德国的时候,他们建了一个博物馆,它那个博物馆是直接下地,原来那个开矿的原石都保留,都有记载,我们现在的黄石、大冶的矿产也有记载,它那个就是像国外学习的这种。钢板是怎样轧成的,我把它都用剪纸表现出来了,这里是炼铁,铁水倒出来以后,这里是轧钢,这里一卷卷的就是轧出来的钢。我零七年在德国进博物馆的时候,德国的专家和日本的专家来看了以后,“哦”他说这是武钢的。这一点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搞的东西,他们看了以后认得。
  曾:这幅《钢铁是这样轧成的》说的是什么?
  刘:这是轧钢,这个民间的东西我是把它用上了,像这些热气啊,我采用一些民间的手段把它用上了,美化它。因为总的这个东西还是很枯燥的,你只有这样子才能把它搞活。这个是挖铁矿的机器,这个是用来装矿石的,它生产出来就是造机床,造钢轨。我的一生我感到很荣幸的就是,我能做这些东西,把它做出来了。开始不准的,国家还反对,后来就好了。
  汪:您在剪纸创作生涯过程中遭遇过什么很大的挫折吗?
  刘:刚开始我们这些创作工业的这些画家都不承认,你这个剪纸本来就是婆婆妈妈的一些东西,现在你搞的不是这个样子,你把这个东西都转变了,反映了现在人的东西,但后来都承认了。因为我不坚持下来不行啊,因为你武钢这个厂剪花怎么画,谁要你搞那些啊,要你这个单位干什么,所以那时候就设立了一个武钢画院,画院就是负责这些的,我那时就是把那些国画、油画、版画,把摄影那些都放到后面了,剪纸成了最有特色的。
  张:这边又是风光剪纸了。
  刘:这个《美丽青山》,这是一本珍藏册,这是礼品,这是青山区的十八景。黄鹤楼本来不是青山区的,青山区离黄鹤楼是十八公里,在黄鹤楼的东边,但是不管怎么样,湖北你首先要表明黄鹤楼,黄鹤楼是代表湖北。湖北、武汉、青山区,这里面是一个一个的来,我先开始出的是《湖北风光》《武汉风光》《美丽的江城大武汉》,后来只要來过武汉的,来湖北的,都要带这样的礼品走,都还没有私人带,是公家、政府带。这个《美丽的青山》也是出了两千册,这个是武汉山城的十五个景,这是长江大桥的一桥,这是青山区的十八景,这个是矶头山公园,这是武钢,这是青山区政府。我的风光设计得比较多,时代风光啊,锦绣中华,这就是我们国家的几大风光。
  周:相比其他剪纸,工业剪纸有什么特色?
  刘:工业剪纸要坚硬、气派一些,因为剪纸和其他的绘画是一样的,有圆有方,似像非像,这就是剪纸的特点,还有就是非要有云有月亮,这样子做出来的才能叫剪纸。像这个就叫“云纹”,一幅图要有直线有曲线,因为一幅剪纸,它没有层次,没有投射关系,它就是用剪纸的纹路来代表的。你看那些画好了以后用刀子刻出来的,那不叫剪纸,那叫绘画。
  周:别人不理解那段时间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刘:我就搞我的,我不管那些,我能够反映一些东西,我们单位职工、领导他喜欢就行了,我就达到我的目的了。他们不理解我弄我自己的呗,我自己办展览啊,我把武钢的报告看了以后心里都很激动,它能多生产,我就心满意足了。我们到矿上去展览的时候,那些矿工也很激动,因为矿工啊是最造孽的,他一年四季呀都在地下,我们在那里展览的时候他看了很喜欢。那些年轻的矿工,我的东西他看了以后说“哦我开的矿,是炼了铁炼了钢,那个时候做了脸盆,做了缝纫机做了自行车,火车铺了钢轨,火车可以跑,造了轮子”,他就可以想到这些问题去了。他说原来我都不知道这些矿石开采出来是干什么用的,他说我应该好好工作,我没有白活,我开的矿石做了这么多东西,那个时候想的就是社会主义,为人民做点好事。我们在北京展览的时候,新华社向全世界发通告的时候,我们湖北的报纸、长江日报都是头版头条,说怎么样影响啊,怎么样在全国带动上千万的人啊,都想着自己的劳动能够为全国的人服务啊,那个时候是这样的。我们领导喜欢了,因为我为他争了光,你看我们八四年北京展览的时候,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都是头版头条来播啊。
  张:您认为非遗是什么?
  刘:非遗啊,就是你思考,怎么想做某种东西,就是非遗。它是没有剪纸这个东西,我自己想它要怎么做,想的这个过程就叫‘非遗’,真正的剪出来以后,这个不叫非遗,真正的非遗就是你思考的这样一个过程。再就是按照剪纸的规律,你按照剪纸的特点啊,掌握这些东西。
  周:您在这个剪纸的过程中盈利了多少?
  刘:赚不了多少钱。你看我出的这四本珍藏册,最少是千万以上,都是国家的,也不能说国家赚了,是国家做的,创造了这些财富,我自己呢就是設计费,一本了不起几万块钱吧,最高的是四万块钱。
  周:那您怎么样看待现在剪纸手艺人吃饭的问题?
  刘:那它就是必须要走向市场啊,现在你要不走向市场,要是国家不帮助你啊,那这下你完了。要现在完全按照那个老的东西,你活不了,你抵挡不了温饱。所以现在国家、政府是积极地补助啊,抢救啊,现在那些掌握技术的人,他是不是凭着良心办事,那就很难说了。像我还算条件比较好,因为我以前在武钢,我是武钢画院的院长,我退休以后有退休工资,要凭着自己的良心做事,我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有的没有工作的,没有国家退休工资的,让他怎么做?所以现在这些非遗的传承人国家在积极地救助。你看上次在民大办的班,差不多一个人要花两、三万了,这是国家在掏钱,要不是国家自己哪里搞得起,搞不起。这些东西那是能落实那就蛮好,要是不能落实,就像以前那个非遗也说得蛮好听,哎呀非遗呀要花钱什么的,结果展览的时候非遗那个位置人们进去拍个照片就完了,传承人他能拥有的东西没有卖掉。像我这个是湖北省政府修的个人的博物馆,我是第一个,我自己就感到很荣幸,我应该满足了,因为也花了很多钱,像这个装修费就花了一百七十多万,房子还不说,再一个就是他们管理的人,管理的人要工资啊,水电费啊,都是国家给出的,你要我私人我负担不起啊。除非是我原来赚过很大一笔钱,没有啊,因为原来我们是靠工资吃饭,我节省下来的钱基本上都买了我自己所爱好的东西,纸张啊这些东西啊都要很多钱啊,所以搞一行这个东西都很不容易。
  汪:谢谢刘老师接受我们的采访!
其他文献
(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生活在川滇交界地带的摩梭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及独特的生活方式,走婚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风俗之一,随着这样一个古老的民族逐渐被外界所熟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研究这样一种独特的婚姻方式。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走婚是否会受到冲击也逐渐成为外界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宁蒗;摩梭人;婚俗;走婚;演变  一、引言  地处我国川滇交界地区
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00)  【摘要】:随着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程度越来越深入,中国室内设计风格也越来越趋于国际化,这也成为国内室内设计的业内趋势。虽然国际化的室内设计风格为中国的室内设计引入了新的血液,但其严重的同化现象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民族化和区域化的设计风格,导致了我国传统的室内设计文化急剧消失,甚至存在完全失去传承的危险,如今,如何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
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婚姻文化是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时世的更迭中,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和自身的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对牧区婚姻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着持续而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牧区;婚姻  久治县位于州境东南部,地处青、甘、川三省交界,东南与四川阿坝县毗邻,东北与甘肃玛曲县相接。全县总面积8757.25平方公里,属于纯牧业区,主要牲畜是以藏绵羊、牦
期刊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一下日本纳豆活性成分及保健价值,通过日本纳豆的四种作用阐述出其价值。之后分析了中国豆豉中的营养与活性成分,同样也提出了中国豆豉的几点优势与价值。通过对两者的分析阐述,其所含的酶成分以及氨基酸、维生素等等成分,两者所具有的价值,都自然而然的呈现出来。  【关键词】:豆鼓;纳豆;成分;价值  前言:现如今在日本风行的健康食
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印度文化从印度周边及各个地方传播,越过喜马拉雅山麓传入到西藏使得印度从此文化有了一片生长的沃土,也让藏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藏民族成了一个人人信教,代代信教的民族。印度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统治阶级的大力推行与执政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涉及到经济,直到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都都有宗教的参与。
期刊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摘要】:翻译是一种文化信息转换的活动,而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随着不同背景文化间交流的愈加频繁,实现跨文化语境下翻译信息的对等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基本前提。然不容忽视的是,在跨文化语境下,由于宗教、历史、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准确地实现翻译的信息转換并非易事,翻译信息走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影响文化交流的效果。因此,必须审视文化与翻译之间的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成都 611731 )  【摘要】: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它与世界的不断交流,我国人民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的满足上,更上升到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大量外来词占据了我国人民的生活,其中英语外来词居于首要地位。各种英语外来词音译,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同时汉语也对英语产生了影响,优选论和它的制约条件的出现无疑更加确切地解释了汉语词西化。  【关键词】:英语外来词
期刊
(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摘要】:作为苏州形象的桃花坞年画,与昆曲、刺绣、评弹、园林、苏扇、碧螺春、乃至街头巷尾的吴侬软语构成了丰富的吴文化资源,桃花坞年画把 2500 年历史的吴地的人、文、艺、衣、食、住、景浓缩在一幅幅精美的画面之中。如今的“桃花坞”这三个字已作为一个品牌打了出去,它装载着明清时代吴地的市井繁华、装载着七里山塘的小桥流水、装载着烟雨蒙蒙的雅致苏景
期刊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本文以商务英语谈判话语为研究对象,以真实的口头谈判话语为研究语料,以“话语分析”为载体,从语用学的维度分析探讨了商务英语谈判的话语特征。  【关键词】:话语分析;商务谈判  1.引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商务话语研究主要以教学为中心,商务谈判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1952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Z.S.Harris在《语言》
期刊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社火主要流传于甘肃、山西、新疆、寧夏等地区,是民间的一种节日庆典民俗活动,“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神,这是西北地区人民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一种民间信仰的遗脉。它是流传千百年的艺术瑰宝。它在延续过程中,揉合了大西北的民俗文化和艺术形式,形成独具特色的社火艺术,其丰富的表演形式,多彩演唱的小调,深受民间喜爱。每年正月,各地农村社火表演队浩浩荡荡,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