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w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在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水资源保护将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中就充分体现在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尔后为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更进一步明确了战略目标、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保障实施,而水资源被定位于资源中的首位。可持续发展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3个方面。而资源中水资源又是人类最重要最不可缺的资源。所以,水资源的保护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领域之一,而且也是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水资源的涵义及特性
  1、水资源的涵义。水资源是指可被人们利用,有一定数量和质量保证,并能在一定的时期内得到恢复和更新的天然淡水资源。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及空中水。
  2、水资源的特性。
  (1)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地球表面上的水体在太阳能的作用下,被不断地蒸发升空,蒸发的水汽在空中一旦遇到适宜的条件就会形成大气降水,从而对地表水、地下水进行补给。所以说,水资源具有再生性或可恢复性。与此同时,地球上的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全球总水量约为13.86×1012m3,而海洋水量为13.38×1012m3,占总水量96.5%。淡水仅为350×108m3,占总水量2.53%。在淡水中,大多数储存于冰川、极地和埋藏在很深的地下含水层中。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全球水储量0.00003%,因此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十分有限的。
  (2)时空分布不均性。A.水资源的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在国内,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造成水资源的严重不平衡,在地区分布差异极大,旱、涝灾害经常同时发生。B.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匀,洪枯变化大。主要体现在降雨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方面,径流的年内分配特点是汛期(6~9月)径流十分集中,通常占全年径流量的50%~85%,而冬春季节雨水稀少;径流量的年际变化更大,1991年穆棱河年径流量为35×108m3,而1998年径流量仅为8.2×108m3,年度则差4倍多。C.不可替代性。在自然资源中,大多是可以替代的,但是水资源有3种重要作用不可替代,即维持人类生命的作用,维持工农业生产、维持良好环境作用。没有水,人类将无法生存,工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生态环境就会恶化。D.利害两重性。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能给人类带来无限的恩惠,但水量过多或过少,往往会出现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如果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就会造成水质污染、环境恶化、地面下沉、土地沙漠化等危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生产。
  三、水资源保护对策措施
  1、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建立节水型经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局面,关键在于提高用水效率,建立节水型经济。节水型经济的主要标志应该是,发展素质好、产值高、用水少和排污少的产业,并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要适应水资源条件;要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发展用水少的作物;要使工农业产品用水定额与排水定额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普及先进的生活节水设备;加强水的多次重复利用,发展污水资源化等。搞好工业节水,既减少了新水取用量,自然也减少了工业废水量。
  2、合理开发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破坏。水资源的开发包括地表水资源开发和地下水资源开发。水资源属于国家所用,因此,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开发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的有关规定,作到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在开采地下水的时候,由于各含水层的水质差异较大,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对揭露和穿透水层的勘探工程,必须按照有关规定严格做好分层止水和封孔工作,有效防止水资源污染,保证水体自身持续发展。对水利工程所在地、上下游、河口乃至整个流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可能造成一定范围内水资源破坏,因此,要求在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即进行环境评价,大型工程和一般中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报告,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中型工程和小型工程要编写环境影响评价表。另外,对乱砍乱伐造成的植被严重破坏引起水土保湿及水资源污染等行为应坚决制止。
  3、加大水利投入,支持环保工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大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并建立长期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继续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列为长期建设国债投资的重点,力争用于水利建设的比重有所提高。稳定水利建设基金政策,扩大基金筹集范围。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市场化、行业监管法制化得城市水务的运行机制。调整经济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政府财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国债资金、企业资本和私人资本等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体制。构建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信贷体系。
  总之,水资源保护的本质就是通过行政、工程、法律、科技、经济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量供应,防止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和水土流失,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他文献
王瑞霞  【摘 要】情感魅力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打开学生心灵,有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身心的疲劳;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关键词】情感魅力 激励 愉悦的心情 存在的价值 展现自我  教师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喜怒哀乐都是爱的一种真情流露。教师如果在处理问题时,能恰到好处地表现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自然会受到
期刊
未来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有完善的人格,要充满着对自己的事业的热爱和信心。这是任何教材和先进技术设备都不能替代的。因此,体育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就成为教育成败的关键。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实质是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及人才培养的要求。1.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根据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今天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职业意识,即愿意献身教育事业,献身体育事业。体育教师要有高度
期刊
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首先取决于兴趣的培养。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历史学科能力。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就成为了我们普遍面临并且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的重要性  心理学研究认为,兴趣具有激活作用,可以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以最佳的状态接受教学信息,使学习者尽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古今中外,很多知名的教育家都十分注重兴趣的培养。孔子说:
期刊
纵观以往作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以下问题:教学过程呈现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单向性。老师展示教材上的题目,结合自己的理解给学生做指导,学生按老师划的道写作文,老师依据学生的作文是否合乎自己的“心意”给以修改,打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想,被动地写最后还要被动地接受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学结构呈现教师指导与学生需要的不一致性。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高速发展的
期刊
【摘 要】小学科学教学,特别是边远农村小学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并非易事,在教学理念上要冲破"应试教育"照本宣科的方式,向素质教育转轨,创造有利实验环境,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创新的良好素质。结合农村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而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
期刊
“小学语文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教师们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确定目标。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作用”,以下谈谈个人的一些建议。  一、综合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运用现代技术更好地养成收集、处理信息的习惯,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多媒体计算机以其独特有优势进入课堂,冲击着传
期刊
词汇是语言组成的最基本单位,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一个人掌握的词汇量直接影响着他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丰富性与准确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词汇量的掌握就代表英语水平。《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加强了高中阶段对词汇的要求,对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及学生的词汇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  随着新课标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师对词汇教学有必
期刊
高考生物复习思路应坚持以高考考试说明和新课标的要求为出发点,根据高考中题目的立意和表达形式的新变化,加以认真复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生物复习的目标。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基础知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源泉。生物复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加以整理和归类,使之成为知识链和知识网,便于学生理解性记忆和回顾。如,脱氧核糖核苷酸——基因——DNA——DNA结构和复制——基因表达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推行了五年之多,回顾改革历程,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悄然变化。课堂教学有效性已成为课改之路上的值得总结与反思的话题,更加科学地利用课堂内外时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性 语文教学 运用  一、正确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  不同的效率观各有不同的结果,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率的课堂?学生会不会学,能不能创造性解决问题?思考的广度与深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