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度复杂社会的反思型法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2430lusof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日益严峻的治理问题,根源于“功能分化”导致的社会复杂性增长,需要法律模式做出相应的变革.超越自然法学与实证主义法学,社会理论法学在19世纪阐释了法的古今之变,20世纪又聚焦现代法的内部变革,揭示了法律的反思性与法发展的新方向.反思型法注重激发诸社会系统的自我规制潜力和为系统际冲突供给协商处理程序,不仅能适应高度复杂社会的治理需要,而且契合“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国社会治理理念.基于矛盾化解的微观层次、秩序调整的中观层次以及社会组织原则维系的宏观层次,可以初步构建反思型法体系.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革命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从苦难到辉煌的历程中,上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下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中的革命思想对当时中国共产党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的李大钊,对“革命”一词的内涵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革命”既包含了暴力革命、社会革命,也包括革命领导阶级的自我革新,这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认识的开端.延安时期,我们党总结了过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了清除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倾向的不良影响,提高党员明辨是非的能力,统一思想,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次整风运动,这是党在思想领域的一场比较彻底的自我革
11月4日,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基本经验,对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振兴发展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了很多有预期、提士气、可操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rn大连自然禀赋优越、产业基础雄厚、创新资源丰富、开放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巨大、政治生态持续优化,正处于将历史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的窗口期、把国家使命和省委期望转化为重大项目和务实行动的关键期、把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转化为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黄金期.未来五年,我们将实现七个“新”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科技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
期刊
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有四个方面,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坚持真理是坚守理想的前提与准备,坚守理想是坚持真理的立足点与落脚点;践行初心和牢记使命二者伴生统一,同向并进,互为表里;不怕牺牲是英勇斗争的思想前提,英勇斗争是不怕牺牲的实践归宿;对党忠诚和不负人民高度契合党的建设目标与人民期待.四个方面的内在逻辑铭刻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体现在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之中.
《敕赐法海禅寺碑记》记录建寺时间、地点和环境,叙述御用宦官李童集资兴建.碑文体现明英宗时期,宫廷崇信藏传佛教的文化史实,说明其文化在京都的流传、发展与繁荣.
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为标尺,把人类社会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和“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通过对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梳理,可以其为视角对新时代“美好生活”进行理性认知.“美好生活”经由长期发展而来,早已跨越“人的依赖性”;“美好生活”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使需要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中逐步显现,立足但不局限于“物的依赖性”;“美好生活”作为理想的生活样态,应然迈向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境界.
在企业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工会组织要勇于担责,在党委领导与支持下,带领职工积极打造先进的职工文化,引导职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的利益关系,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工会组织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推进阵地文化、劳模文化、竞赛文化、活动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丰富职工生活内涵,陶冶职工情操,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引领广大职工焕发劳动热情,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推进企业健康发展.工会组织在企业职工文化建设中,要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大局、小众与大众、分散与
期刊
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后工业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信息通信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信息通信技术引领了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也孕育了全新的数字化经济模式,以及在数字经济模式之下的数字劳动形式,在这个过程中,资本与劳动力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阶级的划分标准日渐模糊化;劳动者之间的差距日趋明显;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身份逐渐合二为一.数字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对立披上了温柔的外衣.信息通信技术有可能最终会成为巩固和加强资产阶级现有权利的工具.但同时,当信息通信技术的本体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生产力、吸引力、竞争力的综合反映,是市场经济根植之土、市场主体活力之源、地方发展生命之氧.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日渐成为普遍共识.实践中,一些干部和部门在履职行权中,不顾大局,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性落实上级决策,不仅破坏营商环境,损害企业的利益,而且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损害党委政府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把这些问题形象地比喻为“中梗阻”,要求坚决破除.出现“中梗阻”问题,既有干部人事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也有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原因,还有干部自身业务能力等原因.必须从破除和根治“中梗阻”问题入手,突
期刊
劳动作为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中介,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一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具有四重反生态性质:异化劳动造成了劳动产品和有机自然的异化;导致了人的尺度和自然尺度的异化;致使劳动主体和无机自然的异化;引发了社会关系和自然现实的异化.要想消解劳动异化和自然异化,必须从根源上消灭私有财产,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本质复归.明晰劳动异化是自然异化的原因,私有财产是劳动异化的根源,认清异化劳动与自然的根本对立关系,有利于破除资本逻辑的价值观念和消费理念,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