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基本特点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在整个80年代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的发展变化,基本上表现为一种不对称的“马鞍型”。 80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共同面临着一种高通货膨胀的局面。在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普遍进入“滞胀”之后,到1980年,通货膨胀程度达到“马鞍”的顶峰。1980年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2.5%升至15.8%。与之相随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率的全面下降和失业率的上升。随着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交叉和起伏式的调整,
其他文献
<正> 储蓄作为国内资源的资金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所不可缺少的,而储蓄动员的成功又在于一个高效率的融资体系的建成,使储蓄投资制度化,以动员储蓄为基本职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担当着极其重要的责任。本文意在研究储蓄动员中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所发挥的作用,力求通过理论的阐述以及实证上的分析说明,一国金融发展的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储蓄动员的效果以及经济中的资金注
<正> 上海国际金融学会第三届年会于1990年7月16日至20日在江西井冈山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学会所属各地区代表80多人。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和各兄弟地区国际金融学会的领导和代表莅临指导。东北国际金融学会、黑龙江国际金融学会和华北西北国际金融学会给年会发来贺电和贺信。
<正> 5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采取五项措施支持国内经济稳定发展:1.加强对信贷资金和贷款规模的调整,进一步强化利率管理措施;2.适当增加对流通领域的贷款投入,对国营流通企业收购计划商品所形成的超储蓄贷款,银行不加收利息;3.帮助清理部分基本建设拖欠款,适当增加部分基本建设贷款,补充能源、交通、基础原材料行业中今年可以竣工投产的国家计划内建设项目资金不足部分,
“剑桥中国史”丛书是世界上极具影响的国外研究中国历史的权威著作,也是国际汉学研究的优秀成果.此套丛书计划出版15卷。丛书各卷皆由国外知名学者担当主编,卷内各章节亦由研究有素的专家撰写,并注意吸收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
<正> 长期以来,外汇市场上主要是以美元为基础的外汇交易,如美元/日元,美元/西德马克,美元/英镑等,其他货币之间的交易则是以美元为媒介进行套汇交易。这是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在外汇市场上的反应。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非美元外汇交易 (CHOSS RATE TRADINC)。这种交易不是以美元为基础货币,而是两种非美元货币之间的直接交易,如西德马克/日元,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英镑等。伦敦是世界非美元外汇交易的中心,东京市
<正> 通货膨胀既是一个世界性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从理论上讲。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制度下,纸币的发行量和信用规模的扩充,超过了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引起纸币贬值。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纸币所代表的金属铸币的价值低于纸币的面值,另一方面就是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目前,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南高北低”,也就是说,南方发展中国家的通货膨胀问题比较突出,某些国家甚至处于三、四位数的恶性通货膨胀之中,北方工业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则普遍比较
<正> 一九九○年是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性一年。全国金融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我行工作面临的矛盾也很突出。首先是紧缩信贷与扩大出口的矛盾。总行核定我行外贸信贷规模(包括流动资金贷款及特种贷款)全年最高限额比去年实际减少36.2%,外贸出口任务却比去年增加17.4%,加上物价因素,信贷规模缺口至少将在1亿元左右;其次是人行不包资金与外贸资金需求旺盛的矛盾。信贷资金比信贷规模缺口更大,虽然大力组织存款,自己能解决一部分,但是仍
王国平,1983年7月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理论创新咨询专家、上海市“十一五”规划专家。兼任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市场体系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党校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多年来主要从事产权理论和现代企业制度的教学和研究。
<正> 中国银行在十年改革开放中,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计划的安排,不断扩拓外汇资金来源,使各项外汇贷款有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也颇有值得研究改进之处。一、十年来外汇贷款的发展与十年前对比,主要发展变化是: (一) 外汇贷款余额大幅度增长。到1989年底,按全口径统计的外汇贷款余额(包括现汇、协议项下贷款,下同),由1979年的20多亿美元,增长为200亿美元,增长5.8倍。十年的外汇贷款年平均增长率为19.8%,
<正> 当代国际债务危机起始于80年代初,现在它已走过了十年的艰苦历程,但国际社会尚未从根本缓解这场债务危机。目前这场国际债务危机已呈现出八个新的特点,并显示出了令人担扰的前景。第一、外债总额的急剧膨胀。据世界银行资料,发展中国家外债总额已由1980年的6,333亿美元增长到1989年的12,900亿美元,年递增率为8.3%。但是1980年以来的十年中的前五年与后五年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增长速度是大有差别的:1980年至1984年外债增长率年平均高达为10.3%,1985年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