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雨是谁下的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hon_zh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是一种经历,成熟是一种阅历
  回到生我养我的村庄,天上竞下起了蒙蒙细雨,淋湿了村庄的绿树、嫩草、小路、房屋。青翠的树叶和草叶,让人忍不住喜爱。牛羊被白发的老人呼唤,鸡鸭被调皮的孩子往家追赶。这熟悉而又温馨的画面让离家很久的我心生惬意。
  正当我陶醉在这静谧、和谐、宁静的村庄时,远处田野上几个移动的小黑点引起了我的注意。好像是几个孩子,怎么这时候还在田间玩耍呢?他们时而弯腰,时而站立,怀中好像抱着什么东西,绝非是在游戏。好奇心驱使我朝他们走了过去。
  原来是邻家几个孩童在捡柴。他们专心致志,好像捡的不是柴火,而是他们最喜爱的玩具。真是傻孩子啊!我暗暗地想,这些柴火都湿了,捡回去也不能烧啊!出于一种关怀的心态,我决定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导方法,传授给他们一些生活常识。
  “你们捡柴干吗?”我问。
  “拿回家给妈妈烧饭。”孩子们很诚实,正按着我的思维走下去。
  “可这些柴都是湿的呀?”我笑着反问道。
  “我知道,因为妈妈烧饭太烫了。”离我最近的一个孩童这样回答。
  听了这个回答我颇感意外,他们的思维听起来有点可笑:他们以为只要柴是湿的,做出来的饭温度就会低一些,就不会烫着他们,多么单纯可爱的想法啊!我的心软了,实在不愿意把自己所谓的成熟强加给他们,以免破坏这份诗意的纯真。我被他们的回答感动了无数个日夜,好多年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了,就连世上最纯粹的诗人也写不出这样的诗句。而我作为一位诗人,在城市生活久了,诗心染上了不少世俗的尘埃,所写出的诗句大都缺少纯真,常常难以释怀。
  我不禁想起国内不少文艺作品中的孩子,他们小小的年纪就已经历过生活的沧桑。说出的话语要么多愁善感,要么稳重成熟。现实中的孩子又何尝不是?他们本该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却过早地承受那些不该属于他们的东西,或者被父母送往各种学习机构打磨,或者夹在父母婚姻危机中战战兢兢。这个社会把太多的浮躁、功利强加给孩子。谁来救救孩子们?
  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讲述的是一个爱情故事,电影的结尾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两位情人在帝国大厦见面时都带着自己的孩子,天空飘着淅沥的小雨,那个可爱的小男孩说了这样的话:“这是谁下的雨啊,下雨的人不好,不停地下雨,我都不能出去玩了。”于是。我被深深地感动了,即使没有这个插曲,也不会影响电影故事的完整性。可是,这善良的编剧还是加了这句话,这是从一个孩子口中说出的。我认为这是一位负责任的编剧,也是一位善于发现美的编剧,或者说他是一位爱生活、懂生活的人。
  在当下,那些故作清高的艺术家们,总是埋怨这个社会太俗、自己的作品无人欣赏时,是否静下心来想一想,有多少诗意的东西曾与自己擦肩而过呢?
其他文献
春节期间赴饭局,除我之外,全是张总、李总、王总,我准备好听他们谈酒色财气,不料话题重点是育儿。有几位四五十岁的老总,刚刚麟儿在抱,还有一些语焉不详,估计是孩子的身份不宜公开。老总们边谈小额放贷、矿山、年下的银根紧缩,边讨论请中式月嫂还是菲佣,孩子将来是上国际学校还是“不忘国本、国学为首”。当然,没有一个是第一胎。关于长子长女,他们只一语带过:“判给他妈了。”“出国了。”“他不愿意学习,我也没办法呀
一九一0年底,常德广德医院的美国籍医生罗感恩给冯玉祥将军的亲戚刘君治间歇性精神病,罗大夫教他做一种柔软操时。刘君却躲到床底下死活不肯出来,费尽力气把他拉出来之后,他气愤地扭着头。罗大夫一边安慰他一边教他做柔软操,他却掏出手枪,啪的一声,罗大夫应声倒地,冯玉祥见状急忙上前,手被打伤、肩部中了一枪,卫兵将病人制伏后,再看罗大夫,弹从左颊进右边脖子穿出,送到医院,当天午后便去世了。  丈夫遭此横祸意外死
总是听人说,我会爱你一辈子,或者我会恨你一辈子,其实都很难保持一生一世。如果说真能一辈子,那么只有爱,恨只是一时之气。有时一个当初你恨之入骨的人,多年以后站在你面前,你或许连名字都已经模糊,当年觉得刻骨铭心的恨,甚至已想不起是为了什么。  每个人的心底,都会珍藏着一些与爱有关的片段,无论是哪一种爱,都会永远留存,与生命共行止。就如我的祖母,当初我们一直以为她和祖父是没有感情的,因为祖母博学而多才,
你不必赚到6位数的薪水,不必找到梦想的伴侣,想快乐,你只要按照下面的完美公式去做。  一、快乐的公式  乔治梅森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托德·卡什丹声称发现了快乐的秘诀,他认为组成快乐的6种因素如下:活在当下(M),好奇(c),做自己喜欢的事情(L),为他人着想(T),培养良好关系(N)和养生(B)。快乐=(Mxl6 Cxl L×2) (T×5 N×2 B×33)。卡什丹說:“想得到快乐,没什么简便的秘诀
当我们站在镜子前,可能经常会对自己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比如:我今天看起来太胖了,或者,我看上去开始变老了。我们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却没有意识到这些负面的思维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多大的伤害。我们把自己说得、想得越是糟糕,就越是在头脑里给负面思维大开方便之门。  朗达·拜恩写过一本名叫《秘密》的书,他在书中告诉我们,是我们的思想创造了现实,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要在头脑中为自己设想出一个积极和幸福的未来,这
同事李然,总觉得他和别人不一样。  一次,我和他去路边一家小餐馆吃饭,一进门,我就对老板说,给我们来两碗面。李然急忙提醒:“老板,我要小碗的。”我取笑他,一个大小伙,吃碗面还分大小。李然解释,刚吃了些糕点,这会儿不觉得怎么饿。落座后,我继续刚才的话,那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不完大不了剩下。李然笑了:“我如果说那样做是在浪费粮食你一定会说我矫情,抛开这个不提,一会儿咱们走了,老板看到碗里剩的面,一定会
张贤亮是集作家、收藏家、书法家和企业家于一身的大名人。正所谓树大招风,2012年11月10日晚,微博上有人爆料,说76岁的张贤亮包养5个情人,还称其“极度变态”。正如一位评论员所说:劲爆的内容,真假难辨的段子,迅即“吹皱一池湖水”,引起网民围观。  面对这种诽谤,一般人恐怕会气得半死,但是,张贤亮则表现得相当轻松,笑着时追问事情原委的记者说,那微博如同黄色小说,跟《金瓶梅》有得一比,“相信明眼人都
有一种现象,被《人民日报》归纳为“慢不下、坐不住、脾气大”,很是让人担忧。“慢不下”是急躁,“坐不住”是浮躁,“脾气大”是暴躁。  看看“慢不下”的表现:去超市买东西,不愿意排队;十字路口遇到红灯,急不可待;干什么都离不开手机;受不得一点儿委屈;做工作总想投机取巧;做学术,不是踏踏实实搞研究,而是东拼西凑;为了升迁,总是惦记着位子,热衷于制造“短平快”政绩。这种急躁,就像传染病一样,一个人传给另一
开着的木制小窗迎着街口。在下午的睡意蒙咙中,忽地听到一阵清脆而又久违的铜锣声。我猛地起身,桌上的书噼里啪啦地散了一地。如梦初醒,我涨红了脸,搭在窗边极力张望。焦急且欢喜。也许是雨的干扰、伞的遮挡,我找不到那抹青涩的绿。  一阵一阵的铜锣声,敲进心里。  小学的门口总是摆着许多的小摊。想让那些小学生在放学时,手上或是嘴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可以说是天方夜谭。印象里最深的是一个卖青橄榄的小摊。一个简单而又
越是平凡的石头,越是有超强的硬度  2011年10月,26岁的大学生刘路因为破解了“西塔潘猜想”而一举成名,被誉为“世界数学天才”。而在此之前,刘路却是人们眼中的“笨孩子”。  刘路出生于大连市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性格内向,没有一点儿出类拔萃的地方。但是,他对数学情有独钟。一次,他得到了一本大学初等数论课本,便一下子爱上了它。这本书为刘路揭开了那些枯燥背后的秘密,让他欣喜若狂。  刘路开始偷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