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唱低吟的思想者--《辛弃疾评传》评介

来源 :江海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rady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伟大的文学家往往同时也是伟大的思想家,其中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用形象来说话,而后者则提供直接的思想.从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到俄国托尔斯泰的沉重思考,以及中国杰出的诗人杜甫对唐代社会走势的预测、伟大的小说家曹雪芹对封建末世衰亡过程的揭示,无不如此.而在中国优秀的词人中能够具有思想深度的,当首推辛弃疾.巩本栋先生的《辛弃疾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即为我们勾勒出作为思想家的辛弃疾形象.
其他文献
赵树民教授历经十数年所磨之"剑"--《比较宪法学新论》(以下简称《新论》),自2000年3月出版至今,一直被我恭敬地陈放在我最易拿到之处,时时拿来拜读、品味,越来越发现这是一
期刊
狄固贪惏,王又启之.(僖24 P425)杨注:以狄女为后,是开导启发其报之无已.按:杨先生以"开导启发"训启,未是.<僖23>"臣闻天之所启"杨注"启,开也,引申为赞助也,详杨树达先生<积微
1990年10月,阿尔都塞因心脏病发作突然去世.此时,他被迫离开自己钟爱的巴黎高师和法国理论界已整整十年.
中国现代小说是如何从古代步入现代的?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新小说与旧小说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在中国现代小说的历史中,"雅与俗"到底怎样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