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观察

来源 :华中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为子宫肌瘤的30例患者每天口服米非司酮12.5mg,从月经来潮第3天开始,连续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用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检测血红蛋白、肝功能、肾功能。结果子宫肌瘤体积缩小,所有患者闭经、痛经及下腹坠胀症状消失,血红蛋白上升。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可行的保守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动态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中环氧合酶-2(COX-2)在肺内的表达及血浆中血栓烷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α)的变化,并探讨当归和川芎嗪对它们的影响。方法将大鼠
目的 探讨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在大鼠疼痛模型脊髓背角中的表达及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反应方法检测Caspase-3在脊髓背角的表达。结果 未刺激侧
目的探讨新生儿阴沟肠杆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敏感特点,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5年5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阴沟肠杆菌败血症29例的临床资料及药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布比卡因复合吗啡,对剖宫产手术后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49例ASAI-II级择期剖宫产病例,随机分为:I组25例,蛛网膜下腔阻滞用药为重比
目的调查老河口市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了解气传真菌的分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标准连续24小时曝片。结果①曝片法共收集真菌孢子19 395个,计27个种属;②老河口市优势气传真菌为交链孢菌、锈菌、黑粉菌、小球腔菌、枝孢芽枝菌等;③气传真菌漂散高峰期为每年5~7月,气传真菌漂散高峰期与季节、气温、湿度相关。结论气传真菌与某些变应疾病的高发季节一致,是某些变应疾病的过敏原。
目的 探讨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的2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CTA资料.结果 20例中,CTA 1次检查发现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