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的交响音乐会芭蕾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xq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总共将近三百人的恢宏阵容——包括舞台舞者一百一十人、交响乐团八十人、合唱团八十人以及指挥——这不仅是上海演出史上从未有过的,在世界舞台上也是极其罕见的。而这一切将在今秋的上海舞台上成为现实:久负盛名的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的交响音乐会版芭蕾作品《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下简称《贝九》)将在第十六届艺术节期间上演,这也是该作的中国首演。此次盛大的演出由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东京芭蕾舞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合唱团及交响乐团联合带来,由桑彻斯(Maestro Sanchez)担任指挥。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成立于1987年,这已经是它四年内第三次造访上海:2011年,他们带来了《狄俄尼索斯(组曲)》、《波莱罗》和《生命的诱惑》,酣畅淋漓,震撼人心;2013年,他们在上海文化广场为观众奉上“马勒之夜”,三部名作《死亡对我说》《旅行者之歌》《爱情对我说》将马勒音乐的魅力演绎得令人迷醉不已,充沛的情感更是感人肺腑。
  贝嘉芭蕾舞团的创办者莫里斯·贝嘉是二十世纪最雄心勃勃、最先锋的现代舞大师之一。贝嘉1927年1月1日出生于法国马赛,其父是法国知名哲学家加斯东·贝尔热(Gaston Berger)。在一次观看了塞尔日·李法尔(Serge Lifar)的表演后,贝嘉对舞蹈产生了浓厚兴趣。十四岁时他进入了马赛歌剧院芭蕾学校学习,后来又前往巴黎和伦敦,师从柳波芙·伊格洛娃(Lubov Egorova)等名师。在作为舞者表演的同时,1951年,贝嘉就与瑞典现代舞大师比尔吉特·库尔伯格(Birgit Cullberg)合作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未知》(L’Inconnu)。1953年,贝嘉在巴黎成立了自己的第一支舞团“明星芭蕾舞团”(Les Ballets de l’Etoile,四年后解散)。1960年,贝嘉的作品《春之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上演大获成功后,贝嘉以布鲁塞尔为基地成立了“二十世纪芭蕾舞团”(Ballet du XXe Siècle)。虽然贝嘉的新作推出时大都伴随着争议,但是无人能否认他的作品风格卓尔不群,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1964年,贝嘉编舞的《贝九》在比利时皇家圆形剧场首演,由二十世纪芭蕾舞团领衔,总共动用了五十五名舞者、一支完整的管弦乐队、一支合唱团和四位独唱演员,盛况空前。贝嘉的这部恢宏巨作仿佛一场大型的宗教仪式,在“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信念的感召下,所有的观众都参与其中。贝嘉这样定义自己的这部作品:“这是一种音乐会舞蹈,如同席勒的诗歌给了贝多芬音乐巨大的空间,我的舞蹈也随着音乐延伸发展。这不是一部局限于诗歌文本涵义的芭蕾,而是让舞者们参与到一部属于全人类的作品当中……这是一种深层次的‘宣言’。”
  设计师罗热·贝尔纳(Roger Bernard)担任了《贝九》的服装和灯光设计,他设计的绘于舞台上的白色几何图形是受了达芬奇的影响:巨大的圆形、方形、对角线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也是舞者们表演时的“坐标”。
  这部《贝九》曾在世界各地各种场合上演: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上、维罗纳竞技场内甚至莫斯科克里姆林宫中。在芭蕾舞团于1987年解散后,贝嘉不愿意再上演这部需要大量舞者、歌手、乐队乐师参与的巨作。后来,在巴黎歌剧院院长胡格·高尔(Hugues Gall)和时任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团长碧姬·勒菲弗尔(Brigitte Lefèvre)的多番劝说和努力之下,贝嘉终于同意在时隔十八年后再次上演《贝九》一剧。1996年5月,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在巴士底剧院上演了《贝九》,随后舞团的巡演把该剧带到了日本。1999年,约一万四千名观众在巴黎贝尔西体育馆见证了《贝九》史诗般的演出。
  无疑,贝嘉本人也把这部《贝九》作为自己反种族主义的“宣言”,无论这部作品在何处上演,他都要求演员阵容中囊括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艺术家。在巴黎贝尔西体育馆的演出中,他动用了比以往更多的非洲裔演员,在序幕中,一位旁白站在非洲裔舞者中,朗诵了一段尼采关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名言;终幕,白人黑人男女舞者们手拉手围成圆环,形成一个巨大的“人链”,呼应着歌词中的“在你光辉照耀下面,四海之内皆成兄弟”。
  此次《贝九》中国首演的又一亮点是贝嘉舞团与亚洲舞蹈演员的全力合作,包括东京芭蕾舞团和上海芭蕾舞团。贝嘉本人对东方文化十分热衷。早在1986年,贝嘉就为东京芭蕾舞团编排了一部作品《歌舞伎》(Kabuki),剧中演员们身着和服起舞,堪称现代芭蕾舞台的一道奇观。多年来东京芭蕾舞团也与贝嘉舞团保持合作,上演了如《春之祭》《唐璜》《波莱罗》等众多贝嘉作品。
  值此《贝九》首演五十周年之际,将此作搬上中国的舞台无疑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受其父亲影响,贝嘉本人生前对中国非常向往,他曾说到中国演出是他“生命后期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2001年,贝嘉的这一心愿终于实现。然而此后,尽管舞团曾于2005年再次来华演出,大师本人却因身体抱恙未能随行。直到贝嘉于2007年去世,他都未能再次踏足中国。因而,此次由现任团长吉尔·罗曼率领贝嘉舞团与中日舞者联袂献演上海舞台也不失为对大师一种特别的的致敬。当贝嘉舞团来自五湖四海的舞者们与亚洲艺术家们手拉手,一齐唱响、舞出《贝九》,高昂、激越、欢腾,那一刻将是贝嘉呼唤“天下一家”的理念再现——斯人已逝,但是大师的精神从未远去。
其他文献
我1924年出生在沈阳城。七岁时“九一八”事变,日本人占领东北,烧杀抢掳。我父亲说不愿做亡国奴,便携家带口逃亡到北京。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占领平津,我们举家又开始流亡,一路经安徽、武汉、贵州,最后于1941年到达四川。  在汉口时,我曾就读于张学良创办的国立东北中学初中,课余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到处唱歌演戏,聂耳、冼星海的大部分歌曲我都唱过,还演过《放下你的鞭子》《打鬼子》等街头
期刊
2013年,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年仅十五岁的沈子钰同学获得了在英国马恩岛举办的第十一届莱昂内尔·特蒂斯(Lionel Tertis)国际中提琴比赛的第一名。英国广播公司(BBC)用了“震惊世界”来形容她的获奖,因为她刷新了这项国际最高水平的、年龄在三十岁以下均可参加的中提琴比赛中年龄最小的获奖记录,而且这一记录恐怕很难再被打破。  莱昂内尔·特蒂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中提琴演奏家之一,也是最早的一批致力
期刊
● - 贺汨江 ○ - 乔安·罗宾逊  ● 我以前对《猫》并不很了解,但参演后,发现它其实是非常深刻的一部戏,包括在戏剧方面,如遵循同一个情节主题、同一场景、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古典戏剧“三一律”等,让我感觉音乐剧《猫》的创作理念和深刻寓意是非常具有研究和推广价值的。另外,《猫》中文版通过第一季的巡演,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观众、专家、学者都对这部剧发表了一些看法,褒贬不一,各抒己见。您是这部
期刊
众所周知,比利时小提琴大师伊萨依将六首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献给了六位音乐家,其中的四位——西盖蒂、埃内斯库、克莱斯勒和蒂博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可是,另外两位——马尼奥·库伊罗加(Manuel Quiroga)和马修·克里克布姆(Mathieu Crickboom)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可能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太了解。  马修·克里克布姆(1871-1947)是一位比利时小提琴家,生于比利时的韦尔维耶,逝世
期刊
彰显个性的世界一流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是世界上享有至高荣誉的老牌名乐团,它有着一百七十余年的光荣历史,自十九世纪中叶至今,先后经历了马勒、魏因加特纳、富特文格勒、瓦尔特、伯姆、卡拉扬、克莱伯等数十位指挥大师麾下的辉煌时期。在近两个世纪中,乐团汇集了无数高水平的知名演奏家,形成了几代人相传的神奇技艺和独特乐风。在世界各地,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名声响彻四方,人们已习惯以它的演奏为基准,去衡量一个交响乐团
期刊
二十世纪新维也纳乐派的重要成员阿尔班·贝尔格与他的老师勋伯格一样运用十二音技法进行创作。贝尔格一生总共创作过两部歌剧:《沃采克》和《璐璐》。1925年12月14日,当《沃采克》在柏林国家歌剧院首演成功后,作曲家得到了很高的赞誉,被称为是“把歌剧带入二十世纪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更因此将他和格鲁克、瓦格纳相提并论,认为他们是歌剧发展进程中三位伟大的革新者。  在世界歌剧舞台上,像《沃采克》这样语言
期刊
由美国录音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十六届格莱美大奖于2014年1月26日在洛杉矶举行颁奖典礼。古典音乐奖项照例未在颁奖典礼中决出,而是仅做了媒体公布。  今年有一张获奖唱片格外抢眼,那就是爵士女歌手玛丽亚·施耐德(Maria Schneider)灌录的《冬晨之旅》,它获得三项提名,并一举斩获三项大奖,达到百分之百的命中率。唱片凭借女中音唐恩·阿普肖尔(Dawn Upshaw)的出彩演唱获得最佳古典独唱奖
期刊
对今天的爱乐者而言,爱上理查·施特劳斯应该很容易。这位后期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用跨越两个世纪的八十五年走完了自己的一生,用眼、用心、用乐见证和记录着世纪之交的精彩、迷茫、动荡与反思。他生活的年月离我们不远,但他的音乐语言却深刻而不艰涩。他实在很亲切。  2014年是理查·施特劳斯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的纪念年。在覆盖全球的众多纪念音乐会上,《莎乐美》《玫瑰骑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的生涯》《蒂尔的恶
期刊
1756 萨尔茨堡  1756年1月27日,我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格特莱第街9号。这里现在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但我出生的时候,我们家只是这栋楼的一户居民,住在四楼。呱呱坠地之后,我最早的记忆就是无比悦耳的音乐声和姐姐弹琴的背影。在学会说话之前我就能哼唱姐姐弹出的所有曲调,它们在我的脑海里不断回响,伴随我喝奶、玩耍,陪我进入美丽的梦境。那个时候,我就已经知道音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的生命里不能没
期刊
在2014年上海国际艺术节众多精彩纷呈的音乐会中,西安鼓乐与高雄市国乐团这两场演出可谓节目中较为独特的。纵览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系列音乐会,中国传统戏曲、戏剧音乐显得尤为突出,而像西安鼓乐与高雄市国乐团这类纯音乐形式的传统音乐表演就显得更与众不同。这两场音乐会的共同主题是传统,西安鼓乐带给我们的是一次回望过去的经历,而高雄市国乐团的演出则更接近我们生活的时代,因而两场音乐会的音乐语汇构成了一次有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