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保障措施 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zh1987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做好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规划,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和措施。要从资金保障、示范推广、社会化服务和技术支撑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政策措施。
  2.加强技术示范,强化技术推广 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安排专项经费,结合农业部实施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在农机技术人员、种植大户中培育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让农民接受更多的技术推广服务,加快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扩大示范区、示范县的规模,重点发挥农机大户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标准粮田建设,全面推进水稻机械化。
  3.搞好农机农艺结合,完善技术体系 建立区域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双向交流与合作,完善不同区域的田间集约化育秧、设施化育秧、水稻直播配套农艺技术规范,逐步形成一整套科学、实用、低成本、统一的水稻机械化专业技术规范体系,增强可操作性,用于指导和推动水稻生产的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要引导和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机推广鉴定单位、生产企业开展科技攻关,研究开发和生产符合不同区域特点、不同经济条件的实用机具,解决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难点和关键问题。
  4.创新服务模式,增强服务功能 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要重点扶持和规范农机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和专业协会等组织的发展,引导农机大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投资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具,开展水稻生产的各种服务,走市场化、效益化的路子。要进一步创新服务模式,以提高机械利用率、发展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为目的,鼓励水稻大户、农机大户建立育秧基地,积极推动各种区域作业、跨区作业服务模式以及“场乡共建”的发展,推进各地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
  5.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保障措施 把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做为重点工作来抓,充分整合资源,抓住国家支持粮食生产、实现优势水稻区域发展、增加购机补贴力度的机遇,推进水稻机械化发展。要多方面筹措资金,积极探索农机投入机制,增加水稻钵苗移栽机、水稻收割机的补贴投入,多渠道融资,走“政策搭台、企业唱戏、农民购机”的路子,积极引导农机生产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资金开展试点、示范和推广应用活动。要加大协调力度,争取当地政府重视和有关方面的支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全社会齐抓共促的良好环境。
其他文献
1.无公害蔬菜韭菜禁用农药品种甲拌磷(3911)、治螟磷(苏化203)、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59)、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甲基硫环磷、甲基异柳磷、氰化物、克百威、氟乙酰胺、砒霜、杀虫脒、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溴氯丙烷、401、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等。  2.无公害蔬菜白菜禁用农药品种甲拌磷
1.在保护中落实责任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磐石市黑石镇国土所采取了两项有效措施:在每个村都设有动态网络巡逻员,如发现有占用耕地建房等将耕地改变用途的行为时,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试验组(82例),对照组行
吉林省磷铖肥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属私营企业。公司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地处吉林省公主岭市102国道1007公里处,交通十分便利。公司注册资金100万元,固定资产500万元,流动资金
【摘要】 肉雏鸡的培育是生产的最关键一环,成活率的高低关系到养鸡的经济效益。本文总结了实际生产中能够降低肉雏鸡死亡率的各项措施。   【关键词】 肉雏鸡 死亡率 措施     1.选择好鸡雏  一看:看其精神状态,是否活泼爱动,食欲和饮水情况,粪便的颜色,脐带是否有出血以及畸形等。二听:听鸡是否有咳嗽、张口喘、锣音、呼噜声和拉风匣等声音。三触摸:是否挣扎有力,是否大肚子或者干瘪以及是否有一定的温度
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对<现代汉语>教改进行能力化导航,应养成以下两个方面的能力:从学科来看,<现代汉语>课所要培养的能力应包括语言和言语两个方面.所谓语言能力,指的
夏季气温高,是沼气生产和使用的最佳时节。农户要管理好沼气池,让它发挥最大的效益,就必须做到以下“五个三”: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机化工作的重视与支持,顺利实施了农机购置补贴、阳光工程农机培训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激发了农民群众踊跃购买农机具的热情,促使农机保有量迅速增长,为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装备基础。但另一方面,伴随着农业机械数量的迅速增加,也带来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在农机作业高峰期,事故多发也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安全威胁。因此,加强农机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