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储量管理现存问题及改进举措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se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国家动态监管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最前沿,煤矿储量管理工作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煤矿储量管理工作直接对煤炭资源开采现场和资源开采结果进行现场管理,为国家煤炭资源管理提供动态数据。当前煤矿储量管理工作存在着诸如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储量分级不合理、开采工艺限制资源利用率等问题,要想更加充分的利用煤炭资源,降低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需要从强化保护资源意识、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开采工艺和提高开采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煤矿储量管理强度,确保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
  关键词:煤矿储量管理 现状 现存问题 改进举措 分析
  1 引言
  作为重要的不可再生能源,煤炭消费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左右,因此煤炭开采工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但是由于我国煤炭资源分布面积广,且各类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差异较大,给国家对煤炭资源开采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使得我国煤炭资源开发长期存在着开采浪费、超采盗采的现象,对煤炭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必须加强煤矿储量管理工作强度,保护现有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延长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年限和服务年限。
  2 煤炭储量管理现状
  当前大型煤矿的储量管理较为规范,一般由煤矿集团总部下设地测部或生产技术部,由生产技术部下属的各矿山地测科负责煤矿储量管理工作,地测科设置储量组负责矿山资源储量的动态监测和储量数据处理工作,主要是对回采工作面的开采进度、采面高度、煤层开采厚度等情况进行现场观测分析和数据收集整理,然后以生产矿井为单位,汇总数据后逐月上报集团总部储量主管部门,最后定期由集团总部上报国家相关部门。逐级上报的机制使得国家煤炭资源管理部门能够获得现场最原始的资源利用数据,有助于国家精准把握国家煤炭资源储量开发利用动态。
  3 煤矿储量管理现存问题
  (1)煤炭资源保护意识淡薄。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许多煤矿为了追赶产量、短期内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对资源开发采取了挑肥拣瘦的策略,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开采设计方面,不按资源开发利用最佳方案逐层开采,而是挑选经济价值高、易于开采的煤层,从而造成了部分煤层由于上下煤层已经开采而难以进行开发;其次是在工作面布置时不严格按照规定留设煤柱,而是优先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行开采,从而留下诸多边角块段和孤岛煤柱难以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最后是在开采过程中,不严格执行上级部门批复的停采线规定,一旦遇到构造较复杂区域,提前弃采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2)煤矿储量划分不合理。煤矿资源储量的评估标准主要为地质储量和可采储量,但是在矿山实际生产中,一方面设计的各类煤柱为不规则边界,另一方面矿区生活区范围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就使得生活区与生产区相互重叠,导致大量的煤炭资源无法开采,造成了资源的人为浪费。(3)生产工艺的限制。按照资源储量估算标准要求,煤厚大于0.7米的煤层都应计入可采储量,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综采机械的设备高度在2.0米左右,因此较薄煤层的开采势必会混入大量的矸石,使得同时部分煤层因顶底板岩性过于特殊也难以进行开采。工艺的落后制约了大量煤炭资源的有效开采。
  4 煤矿储量管理的改进举措
  (1)强化保护资源意识。利用纸媒、网媒等各种新闻媒体,进行煤矿资源保护的宣传各种,引起社会公众对保护煤矿资源的关注与重视,并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的意识。煤矿企业各级领导要将煤矿资源保护列入到企业议事议程,保证各级的煤矿储量管理工作者能够有效开展煤矿储量管理工作,使广大煤矿开采者充分了解保护煤矿资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避免使用落后工艺开采和无序开采行为在煤炭利用领域的滋生。(2)健全煤矿储量管理机制。针对当前煤矿储量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需要煤矿管理人员高度重视资源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制度上入手,健全煤矿储量管理机制,强化资源储量利用监督管理制度,确保不因设计浪费资源、降低开采资源损耗、严格监管开采过程中随意丢煤现象,从技术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层面提升储量利用效率。对矿井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开采行为,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制止并上报相关部门,改进开采方法,储量管理人员应多深入生产现场,了解煤炭开采现场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储量管理策略。(3)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煤矿资源回收利用率。我国的采煤技术还不够发达,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积极的改进。在采煤方法上,针对一次性能够采全厚的煤层,引入综采机械设备进行开采,提高回采效率;针对不能一次性采全高的煤层,引入综放机械设备进行开采,开采之后利用放顶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开采厚煤层,提高回采率。(4)采用新技术,挖潜“三下”煤炭资源储量。我国煤矿“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比较普遍。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压煤总量约138亿吨,其中建筑物下压煤近90亿吨。随着村镇规模不断扩大,实际压煤量远高于这一数字。当前范各庄矿业分公司三下压煤达到10500万吨,其中建筑物下压煤8880万吨,水体下压煤1350万吨,铁路下压煤270万吨;三下压煤占保有资源量高达36.9%。在当前资源趋紧、接替紧张的情况下,合理开采三下压煤意义巨大。范各庄矿业分公司积极采用减沉注浆等新技术,进一步优化公路桥、铁路桥下开采方案,在保证地面运输公路及铁路稳定性的前提下,累计开采公路橋下2180(6-1)工作面煤量96.7万吨,铁路桥下2180(9-13)五个工作面煤量325.3万吨,在解放“三下”煤炭资源储量、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方面效果显著。
  5 结语
  随着国家对煤炭资源监管力度的加大和各矿区煤炭资源可采储量的减少,各生产矿井已经开始加强对自身煤炭储量的管理工作,积极从改进生产工艺和优化开采设计等方面提高工作面回采率和矿井回采率,减少开采损失和设计损失,积极寻求三下压煤的挖潜方法,以实现资源储量的有效利用,这对推动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应该看到,从全国范围来看,煤炭资源的开发依旧处于粗放的阶段,煤炭资源的开发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这些都需要煤炭资源管理技术人员立足岗位,进一步探索优化煤炭资源管理的途径,为我国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温吉洋,刘子春.关于矿山储量管理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46-246.
  [2]冯保英.浅谈煤矿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J].科技咨询,2012(25):206-206.
  [3]国玉霞.论述如何改进煤矿储量管理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46-246.
其他文献
摘 要: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细致而具体,是建筑结构、质量以及美化装饰的基础,也是施工优化控制的依据,良好的施工管理是工程人员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不仅可以达到节约工程资金的目的,而且对于提升工程效益、保障工程质量以及美化工地环境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关键词:施工项目;工程管理;管理优化  目前建筑企业普遍存在现场管理混乱的问题,制度规章不能得到贯彻执行,施工操作计划无标准
期刊
提起山东东阿,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其驰名世界的特产??阿胶.2000多年来,东阿以其独特的风物和温润的水资源造就了阿胶这一传世奇葩.而今天,东阿不再只凭借这一产业而著称于世,
回顾了GPS直接定位误差模型和伪距差分GPS误差的模型,分析了GPS伪距定位的各种误差,定义和分析了DGPS的残余误差,根据定义和伪距差分GPS误差的模型推导伪距差分GPS残余误差模
摘 要:人体解剖学是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解剖学的教学质量,自参加工作,一直从事中职学生解剖实验教学,针对中职学校解剖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相应的教学实践,变被动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引导为主,重视实践教学兴趣提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改革中职医学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学生、解
期刊
摘 要:煤矿安全是煤炭工业持续、稳定的发展的根本保证,煤矿生产的主要问题就是安全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煤矿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这就成为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立足于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论述我国煤矿在生产过程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并且探讨煤矿安全管理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引言  在中国的能源工业中,煤炭约占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70%,预
期刊
机电产品出口向来占据我国出口总额的半壁江山.但在我国的一些中小机电产品企业中,有的出口毛利率仅有8%左右,有的因无力抵御出口市场疲软、人民币升值及国内产出成本上升的
期刊
摘 要:介绍了亚硝酸盐硝化/反硝化、同时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等提高生物脱氮效率的可能途径。  关键词:生物脱氮; 好氧反硝化  1、脱氮途径  1.1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硝化反应是由一类自养好氧微生物完成的,它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称为亚硝化过程,是由亚硝酸菌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亚硝酸菌中有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螺杆菌属和硝化球菌属;第二步称为硝化过程,由硝酸菌(包括硝酸杆菌属、螺菌属和球菌属
期刊
目前,国内固井水泥浆外加剂的年使用量约为1.8亿元,工程技术研究院约占12-15%,而在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超过70%,尤其在复杂疑难井固井方面形成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综合服务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