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西北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及养分特征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喀斯特峰丛洼地次生林(CL)、灌草丛(Gc)、牧草地(MC)、玉米地(YM)共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及养分特征,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随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与YM土壤相比,CL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高38.5%~100%,全氮含量高63%~130%(P〈0.05);4种土壤的全磷含量间差异和全钾含量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速效磷含量受土地利用方式影响明显,CL土壤的速效磷含量最低,GC土壤的次之,YM土壤的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以及日本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世人的目光便开始转向东亚。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中国香港都是儒家文化圈的成员,新加
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面条的感官质量要素分布及其关系。通过对全国16个省市177份小麦品种制成的面条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色泽的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为38.14%,黏性
应用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理论与方法,建立调亏灌溉综合效益多层次多目标模糊评价模型;利用信息熵理论求得各层评价指标客观熵权,结合专家法的主观权重获得模型各层评价指标综合
从沈阳市物流需求量的预测入手,研究了沈阳市物流产业园区建设问题。借用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构建了区域物流引力模型,并充分利用沈阳市主导产业各项数据,对辽宁省沈阳市静态
皮埃尔·绿蒂作为近代中国历史最屈辱、最黑暗时期的西方见证人,通过《在北京最后的日子》记录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入侵、血洗中国的历史,书写了饱受列强摧残、衰败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产量在世界排名中位居前列,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农产品流通体系不够完善,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的流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型报道方式,全方位改变了新闻从采集、撰写再到编辑、呈现等一系列环节的操作逻辑。随着数据新闻成为新闻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它已不再满足于讲述国家或全球
【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当代的一种强有力的科学方法论。它不仅应用于自然科学,而且在社会科学中的教育学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
历史悠久的铜鼓,是由用做炊具的铜釜演进而成。铜鼓是一种平面曲腰、中空无底的敲击体鸣乐器,因通身用青铜铸造而得名。它造型典雅,音响别具风韵,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
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分别添加0、0.5 g/kg、1.0 g/kg和1.5 g/kg的自制中草药添加剂,制成4种实验性饲料,饲养平均体长为(4.75±0.51)cm、平均体重为(0.77±0.24)g的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