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对“不测风云”

来源 :大众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有不测风云。3年前,当我的事业和家庭生活渐入佳境时,灾难降临到我的头上。当时,我的孩子刚刚出世,3代同堂的一家人喜不自禁。还没从那种初为人母的幸福中回过神来,我就发现自己的身体不但没有恢复,反而越来越糟,先是消化系统全面崩溃,继而头晕、耳鸣、浑身无力、心跳过速,总感到口渴、发冷。孩子满月那一天,本来是喜庆的日子,我却躺在床上动弹不得,一测体温:40摄氏度!我被抬进了医院。
  到了医院,我开始接受一项又一项的检查。由于怀孕期间做过许多常规检查,对于检查结果我也大体看得懂。当我看到血色素只有3克时,我惊呆了!刚刚还惦记着看完病赶紧回家给孩子喂奶的我被留在了医院,而且,此后整整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母子分别。


  我躺在病房,经历了一次次的输血、抽血,经专家会诊,被确诊为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被人们称为“死不了的癌症”。
  命运对我还算宽容,一个月后,在亲人的关爱和医护人员的细心治疗、照料下,我的体力渐渐恢复,被获准出院继续治疗,但须静养且停止哺乳。
  刚出院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血色素迅速上升,一度达到13克,我高兴极了,以为自己只是小病一场,计划着把孩子接到我身边。谁知两周后病魔又复发了。我的血色素再次降至4克。我陷入了双重痛苦之中,不能自拔。除了病痛的折磨,我在心理上也承受着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看到年迈的父母强忍着悲伤忙前忙后照料我,想到丈夫又要工作,又要惦念我还得自己带孩子,以及寄养在公婆家刚出满月的孩子……我就心如刀绞。
  由于生病,我的生活,或者说生存状态与以往有了天壤之别。过去从事新闻工作的我,如今每日深居简出,睡觉、吃饭、吃药、去医院成了我生活中主要的内容。此外,因先后两次大剂量服用激素类药物,一时间我好似吹气球般体重大增,脸上好象长了胡须,眉毛也重重的,从容貌到体形都变化极大,不到30岁的我,看起来像40多岁,连邻居都险些认不出我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哭没有用,睡不着、吃不香更不利身体康复。我想,我必须平静地面对疾病,坚强地从困境中走出来。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读书,什么书都读。闲书、杂书帮我排遣寂寞;从文学书寻找精神寄托;从食品书中了解食疗知识;看医药书增加对疾病的认识。知识给了我信心和力量。
  开始我对中医一窍不通,医生每开一张方子,我都一味药一味药地查书,了解药理和功能,服药后仔细体会前后不同感受,根据书中介绍的诊疗方法照镜子观察舌苔变化。我还特别注意月经变化,月经按期而至、经血量多时一般血色素较正常。
  久病成医,我现在已基本能看懂化验单,每次看病时,我都结合自己当时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感冒、来月经等,向医生介绍清楚,在增减药量时为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我还尽可能地丰富生活内容,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除了读书,在身体条件充许时,我还经常练练气功、太极拳,听听音乐。为了补偿孩子所欠缺的来自母亲的切身关怀,我给他画了一些儿童画贴在他的床边,还给他做小衣服。每当我津津有味地做这些事时,就有一股力量支撑着我——我会好起来!
  如今,3年过去了。我的病情基本稳定,已一年半没复发了,激素也减到了维持量,体形已基本恢复,体力也逐渐转好。3岁的孩子正健康快乐地成长着,我心里非常高兴。我愿用台湾歌手郑智化的一曲《水手》与大家共勉:“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只要我们还有梦……”
其他文献
园艺,也许是人与自然大地最紧密相融的一个媒介或一座桥梁。从事园艺的人,都会享受到纯洁无瑕的乐趣,于是园艺就有了治病的功能。  在纽约的曼哈顿,有一个斯普林疗养所,专门用园艺疗法治疗精神病人。保罗·罗伯逊患有精神分裂症,数次住进精神病院和重返社会训练班,都没有什么效果。后经人介绍,他住进了斯普林疗养所,接受园艺疗法,这使他好起来。他说:“园艺带给我内心安宁和平静,这是我用其他方法无法获得的。”  该
期刊
1998年4月,春寒料峭。在北京海淀公安分局看守所,两名检察人员提审了被告王晓龙。检察人员面前的这位前北大化学系的学生显得很文弱,然而谁能想到他竟制造了一起令社会震惊的大学校园投毒案。    曾是密友    1994年8月,王晓龙被保送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就读。对于他来讲,这是人生新的一页开始。他喜欢化学,崇拜居里夫人,雄心勃勃地要获取诺贝尔奖。所以,一开学,他就将其人生奋斗基调定位在学业上。  在一
期刊
人,一旦到了老年,脸上就会出现大小不同、多少不一的褐色斑点,医学上称之为老年性色素斑,俗称“寿斑”。除脸上外,手背、小腿、足背、躯干上也常常可以见到这种寿斑。  寿斑是脂褐质色素在皮肤表面沉着的结果。人体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饱和脂质过氧化物及其分解产物,这是最终的代谢产物,也是一种不能为细胞排除的废物,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产物的堆积也会增多,进而普遍存在于人体各组织中,在皮肤上则表现为寿
期刊
生命在于运动,这是人人皆知的真理。它揭示了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你越运动,你生命的活动能力越强。但老年人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生命的长短不仅仅在于运动。一位年过古稀的老人,从青年起就参加各项文体运动,不论春夏秋冬,天天如此,风雨无阻,身体状况良好。可最近在一次登山活动中不慎跌倒,发生脑出血,幸亏被及时抢救,才保住了性命,事后他深有感触地说:“我能活过古稀之年,得益于持之以恒的文体运动和科学的自我
期刊
加油站内:请关手机    为防止由接听电话时产生的电火花可能引起的爆炸事件,世界一些的加油站相继贴出了写有警告文字的宣传画。此外,各大燃油供应商也纷纷要求下属加油站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将事故苗子消灭在萌芽中。  移动电话在接听和打出时,都会产生极微弱的电流,一旦出现电火花,极易导致引燃弥漫在空气中的汽油而爆炸的严重事故。为此,不少石油公司将有关宣传画张贴在加油泵附近,提醒人们小心火烛。    被“擂
期刊
这些年,关注健康的人们见到了一些怪现象。比如,市场上生产和销售的保健品,可谓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广告也做得声势浩大。可不少产品在问世之后不久,就销声匿迹了,真正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确有保健效果的,为数不多。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生产销售保健品利润不薄,厂商肯定不会“赔本赚吆喝”。又如,一些药厂生产的药品,在宣传其效果的时候都说得神乎其神,要是这些宣传真能应验,世界上许多疑难病症就该绝迹了,但是,医学家
期刊
在治疗乙肝方面,国外一些权威性的治疗方案,不太符合我国国情,如干扰素、日达仙等抗病毒治疗,一个完整的疗程需花费数万元,而且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许多中药制剂,虽然毒副作用小,但长期使用,价格依然不菲。花不起钱治病,仍然是压在广大乙肝患者心中的巨石。同时,大量治疗费用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为不合理用药,不但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使国家遭受不少经济损失。那么,有没有较为便宜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呢?结论是
期刊
一个人如果皮肤上反复大量发生毛囊炎、疖肿,常会被医生想到是糖尿病。在某高校任教的宋老师,由于胸背、臀部反复长疖,在医院检查血糖后,发现血糖轻度升高,于是被诊断为糖尿病合并疖病。经降糖药物治疗后,宋老师多次检测血糖都正常,但疖病愈发厉害。更令人气恼的是,凡被抓过或碰过的皮肤,数日后都会发生疖肿。为了这种“怪病”,宋老师四处求医,内服外用了抗菌、清热解毒、增强免疫等多种中西药物,均未能奏效。一位中医称
期刊
成人正常胆囊约8厘米×3厘米大小,可贮存胆汁50毫升,呈梨形,附于肝下,与总胆管相连。胆囊不大,疾病花样却不少,可有炎症、结石、息肉、肿瘤、畸形等,胆囊癌则属最严重的一种。一般认为,胆囊癌的发生与胆结石和胆囊瘤性息肉有关,因为医生在手术中发现,80%的胆囊癌患者都合并有胆结石或胆囊息肉。  由于胆囊在位置上与肝、胃、十二指肠、胰腺等脏器毗邻,在功能上又都与消化有关,故这些脏器有病,都会出现右上腹不
期刊
在医院经常会遇到一些前来就诊的水肿病人。实际上,水肿只是一个症状,并不是独立的疾病。要想消除水肿,必须找到引起水肿的病因。而能引起水肿的病因是很多的。  心脏病引起的水肿 患者患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时,全身的静脉血不能及时顺畅地向心脏回流,尤其是人体最低部位的血液积聚在静脉血管内,其中水分外渗,引起水肿。这种水肿的特点常始于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