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框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

来源 :山西青年·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mouse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是东北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大连近代工业遗产为例,从其呈现的特点入手,探索工业遗产保护措施。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大连;近代工业
  开发工业遗产旅游是东北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东北地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工业遗产旅游的开发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怀旧情结和求新、求异、求知、求乐的欲望,而且也能够为企业和城市居民带来切身的利益,同时还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做出重大贡献。
  一、大连市近代工业遗产概述
  大连隶属与辽宁省,作为重要港口城市,它的近代工业在我国发展和起步较早,可以从甲午战争前旅顺口军港建设时期。19世纪90年代,清政府在旅顺建港修坞工程的完成,标志着大连近代工业的诞生。此后,经过100多年的长期发展,大连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和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进程中,特别是新中国的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并留下了较多的工业遗存。
  大连的工业遗产主要包括生产加工区、仓储区等工业物质遗存,如机械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和城市供水等部门的工业建筑物和附属设施;包括与工业发展相联系的交通业、金融业以及有关社会事业的相关遗存;同时还包括与工业活动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工人住宅、教育设施、工业城镇等。大连已对工业遗产采取了法律护措施,在颁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保护建筑中包括了一些工业遗产的内容。据笔者统计,大连至2007年共有市级及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处,其中属于工业文物的16处;至2009年共有重点保护建筑207处,其中属于工业建筑的14处(去除已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工业建筑。此外,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大连还梳理出有工业遗产的企业为22户。
  二、大连市近代工业遗产呈现的特点
  (1)大连应以企业工业遗产为依托,特别是以遗产丰富的、现在仍在运行的大型和特大型企业为依托开发工业遗产旅游,这对于大连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成败至关重要。
  (2)大连工业遗产虽然丰富,但大多价值不高、吸引力较差,应把诸多级别、相对独立的工业遗产有机地组合起来,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包装、设计,努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以取得良好效果。
  (3)大连已有100多年的开港历史,是东北地区第一大港口城市,现存工业遗产以港口运输和船舶制造业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因此大连应根据自己工业文脉的特点,以大连港集团和大连造船厂的工业遗产旅游为重点,树立清晰的“北方港口城市,船舶制造基地”的整体形象。
  (4)大连作为东北沿海港口工业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尤以海滨风光闻名,生态环境质量十分优良,应把工业遗产旅游与其他形式旅游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增强工业遗产旅游的吸引力。
  三、大连市工业遗产保护措施
  (一)构建完善的工业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工业遗产涉及的部门和领域比较广泛,政府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能够制定出一整套工业遗产保护政策的法律,这样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工业遗存才可能会得到行之有效的保护。无论是德国的鲁尔区工业遗产之路、还是我国的无锡、上海等城市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探索,都是先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和保护规划,再通过相关的职能部门执行该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确立属于该地区的工业遗产的法律制度。
  (二)建立工业遗产保护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多元化参与机制
  工业遗产的保护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工程任务,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才得以执行,我们应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并联合企业、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普通民众这些力量来共同合作。因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会涉及到多方的利益,政府部门如何在这些利益中达到最终的平衡是摆在决策者中的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里我们要借鉴西方国家对该问题的处理方式,例如,法国和美国等国家政府很注重与公众进行遗产保护的沟通环节,他们认为遗产的保护不是政府单方面的事情,是关系到全民的利益问题,所以他们会从多个角度去为民众考虑,这样工业遗产保护政策也才会得以顺利的执行。
  四、结论
  大连工业遗产丰富,有的旅游价值较高,地域分布集中,类型齐全,组合有序,开发条件优越,这些均为东北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提供了客源、资源和地缘的优势。因此,正确判断东北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高低,确立其开发潜力的大小,将会为旅游开发战略和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推动工业遗产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上述对大连市工业遗产旅游价值的评价,为东北其他地区进行类似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案例支持。
  参考文献:
  [1]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工业遗产的价值和保护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9-2-24(005).
  [2]苏燕.张学良主政时期的东北政体改革与现代化建设[J].社会科学辑刊,2002.6.
其他文献
摘 要:水作为一个独特的意象,存在着正反两面形象。在《圣经》中,水是生命与灾难的结合体。通过对《圣经》中“水”意象的分析,我们对西方文化也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也认识到应该注意事物的两面性。  关键词:生命;灾难;“水”意象;两面性  一、引言  水,作为一种自然元素,滋养着世界的万物,成为一切生物生命的依托;作为一种物质元素,水与人类生活乃至各国文化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在漫长的文化积淀中,水作为
期刊
摘 要:在电视节目中最珍贵的视频资料就是新闻和纪录片,它的新闻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它的历史价值却会不断增加且没有上限。湖南公共频道的自制民生专栏《市井发现》开播一年多来广受好评,它将注意力集中到了生活在当下的默默无闻的平凡人身上,记录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栏目用主持人的亲身体验和纪实的手法,将许许多多普通人的故事汇聚成了一个大时代,而这个大时代将会成为将来的大历史。  关键词:历史关怀;历
期刊
摘 要:王尔德在其《谎言的衰朽》一文中,以主角维维安的口吻道出了他心目中的崇高艺术。他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以外,不表现任何东西,一切坏的艺术都是返归生活和自然造成的。生活模仿艺术远远胜过艺术模仿生活,而谎言是艺术的真正目的。本文作者试图通过具体分析王尔德的艺术观点,探讨其唯美主义艺术观,已达到更好地解读西方经典的目的。  关键词:唯美主义;王尔德;艺术观;谎言  一、引言  19世纪后期,英国艺
期刊
摘 要:汉英两种语言产生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导致了两种语言的笔译过程中,会出现“文化空缺”现象。本文主要针对这种文化空缺现象对笔译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给两种语言的笔译过程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汉语;英语;文化空缺;笔译  一、汉英语言的文化空缺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影响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由于产生的文化背景迥异,汉语和英语都各自承载着许多截然不同
期刊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染性成为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之一,国与国之间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显著增强。本文通过界定金融危机传染的含义,并论述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来探讨并提出我国防范金融危机传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对策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金融全球化大大增强了国际经济之间的联系,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会迅速波及其他国家并造成严重损害。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欧洲货币体系危机
期刊
摘 要:随着人类矿产能源的大量使用,给我们生存的环境带来了越来越恶劣的影响,相关的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得到全人类的共识。物流产业的低碳环保发展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逐渐成为发展的趋势。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我们以往使用的交通工具其碳排放对我们的环境会造成极大的破坏,而以往物流产业的碳排放量非常巨大,所以低碳物流的发展势必成为今后的主流。在低碳环保的理念下的物流产业必须要降低碳的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办学所形成的一种内在文化氛围,是一种育人文化,也是一种管理文化,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综合表现。校园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问题;对策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
期刊
摘 要:国内医疗保险市场是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的,但目前仍处在较为缓慢的发展状态。医疗保险的风险防控,尤其是针对道德风险控制明确了医疗保险企业商业化目标,是医疗保险的首要重心。保险公司应根据不同的投保人和医疗机构存在的道德风险选择有针对性的防范手段,促进国内医疗保险事业进步。  关键词: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风险防范  一直以来,医疗保险市场一直受到高度关注。其一,由于医疗费用的无限制上浮和疾病风险层次
期刊
飞奔的火车,窗外原野一片金黄,各种色彩斑驳的树木为远山涂抹了水墨画的色彩,天高而远。秋色连波,尽收眼底。此时,一个人,一颗心,踏上了奔赴吉林师大的行程。吉林师大的校址在吉林省四平市。是在清晨的黎明中踏上这座英雄的城市,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小语国培学习。  一、引领,美丽的转身  至今仍记得,东北师大附小的王廷波校长在讲座中深刻的指出:“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崔峦老师提出的阅读教学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从比较文学研究文学与哲学关系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著名的批评论作《自己的一间屋》中所表现出的存在主义创作倾向。本文通过作品内容的梳理,体现伍尔夫关于女性和自身存在的思考,以及其与存在主义的千丝万缕的关系。  关键词:弗吉尼亚·伍尔夫;《自己的一间屋》;存在主义;文学与哲学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是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和女批评家。《自己的一间屋》于1929年
期刊